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彭令藏品获专家认可 钓鱼岛主权归属添新证(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10年09月14日10:20
与会专家逐一审阅稿本原件
与会专家逐一审阅稿本原件

  一石激起千重浪、太平洋学会组织专家审阅论证《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

  2005年,我省平遥古籍收藏家彭令购得一册清人钱泳杂记稿本《记事珠》,整理过程中,他发现其中《册封琉球国记略》等内容,极可能撷自清代沈复《浮生六记》佚失已久的第五记《海国记》,消息既出,学界为之轰动。之后,文中关于钓鱼岛的记述,再次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9月11日上午,中国太平洋学会组织召开《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原件专家审阅评估会。会前会上,又有新的论证、鉴定结果公之于众。  

  专家云集 论证稿本

  9月2日,暂住京城的彭令接中国太平洋学会通知,近期将组织专家审阅评估《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请他届时将稿本送达指定地点。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一家致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的学术团体。1983年,我国著名学者周谷城、于光远、贾兰坡等人研究认为,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将由大西洋转向以太平洋为中心,决定发起成立中国太平洋学会。1984年1月,学会正式成立。宗旨是:广泛团结海内外有关太平洋研究和开发的专家学者,对太平洋区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对太平洋区域的经济、海洋、环境、社会、文化、军事等学科进行研究,以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此次认证会的议题十分明确:对《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进行鉴认;对钱泳摘录《海国记》的文字特色进行探讨,做出与原著忠实度的评估;对其中途经钓鱼岛的描述进行真实性与可信度评议;对该稿本成为钓鱼岛主权归属又一新证的探讨等。  

  与会专家均为业界顶尖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教授,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鹿守本教授,著名文献学家郑伟章先生,《浮生六记》研究专家、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蔡根祥教授,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金灿荣教授等。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萧相恺因病住院,未能出席会议。收到邀请函后,9月6日深夜,萧老在病榻上发来电子邮件:北京的会我是不能参加了,我的观点在那《人在江湖》的文章中表达清楚了。如今又有笔迹专家的鉴定,还有钱泳的另一部《登楼杂记》的记载等资料为证,《记事珠》系钱泳手笔应该肯定无疑。《记略》(指《册封琉球国记略》)系抄摘沈复《海国记》也极有可能。若有可能,我将写一篇关于《记事珠》的考证文章……寥寥数语,尽现学者风范。  

  笔迹鉴定 盖棺论定

  自彭令所藏《记事珠》两年前公布于世,围绕该稿本的文本价值讨论,主要集中在两点:稿本是否确系清代学者、书法家钱泳真迹;稿本中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是否撷录自沈复《浮生六记》卷五《海国记》。针对前者,之前的几次鉴定,均系古籍专家从字体和纸张角度做出分析。虽然学界权威早已认定该稿本“确系钱泳真迹,不可能系今人伪造”,今年7月,彭令又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稿本进行了笔迹鉴定。论证会上,他首次对外公开封存了一个多月的鉴定结果。  

  受彭令委托对稿本进行鉴定的是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曾在1999年至2005年香港“龚如心遗产纠纷案”中,为龚如心赢回400亿港币的中国“文检泰斗”贾玉文、詹楚材,任该中心文检鉴定技术顾问。主持此次笔迹鉴定的白培元,亦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文检高级工程师。  

  今年7月26日,该中心正式受理彭令委托。专家从检材(彭令所提供《册封琉球国记略》等复制件共18页)与样本(已公认系钱泳所书的《俦游纪胜》,任继愈编)中,分别提取若干相同字,如“皇帝、此、奉、其”等,制作成字迹特征对比表,通过放大镜和体视显微镜放大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在相同字的基本写法、运笔形态、笔画搭配关系上,均反映一致,尤其细节特征上符合点较多且质量高,反映了同一人的书写习惯。7月30日,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出具鉴定意见:(彭令)送检的《册封琉球国记略》等复制件共18页,书写字迹与所提供钱泳书写的《俦游纪胜》第二页字迹是同一人所书写。  

  至此,彭令所藏《记事珠·册封琉球国记略》系清代钱泳真迹已确定无疑。  

  台湾学者 力荐稿本

  来自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的蔡根祥教授与《浮生六记》之间,有着诸多“机缘巧合”。足本《浮生六记》行世70多年来,曾有不少学者对后两记提出质疑。在总结前辈成果的基础上,蔡根祥教授进一步发现,第六记中一段讲述太极拳的文字,抄自武侠小说名家“平江不肖生”1930年前后的作品,彻底了结了这桩文坛公案。蔡教授称,一切都是机缘。就像钥匙,要每一个齿都配上,才能打开对应的那把锁。因为他熟悉《浮生六记》,刚好又学习过太极拳,于是便成了最适合处理这个问题的那个人。  

  这段“机缘”,之后经由彭令所藏《记事珠》稿本,得以延续。  

  2008年,蔡教授初见彭令提供的《记事珠》稿本图片时,便留意到一个细节:其中一图中的“接果木”文字片断,与沈复《浮生六记》第二记《闲情记趣》的相关内容有着惊人的雷同。今年6月,蔡教授特意利用到苏州参加学术会议之机,赴京与彭令会面。此前彭令曾经允诺,将提供机会,让他“最方便、最真切”地检读《记事珠》全部手稿。  

  蔡教授抵京当天,彭令便慨然践诺,取出封存于银行保险箱的《记事珠》稿本,供蔡教授“看个够”。蔡教授得以用一天时间亲眼目睹全部抄稿,并记下“接果木”完整内容。此前的观点得到验证——“将两条文字进行对比,读者可以了解,钱泳如何撷取《浮生六记》的材料,变为自己论著的素材。” 

  ……他如石菖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则长细叶菖蒲,茸茸可爱。以老莲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母)鸡(同)哺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小器”圈改为“磁碗”)中,以河水养之;置(烈)日中晒之,使开花如酒盅(“酒盅”圈改为“钱大”),叶亦缩小,可置案(“案”圈改为“几”)上……

  (钱泳《接果木》)

  ……如石菖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以老莲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盅,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

  (沈复《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此外,钱泳稿本中的“荷香茶”一条,亦与沈复《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末段内容明显出自同一源头。蔡教授由此断定,钱泳一定读过沈复修改润色前的《浮生六记》全本初稿,并撷取其中可用资料录入自己的《记事珠》,以备他日著述之用。同样亦可推论,钱泳《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系从沈复《浮生六记》卷五初稿《海国记》撷取而来。 

  蔡根祥教授表示,作为《浮生六记》研究者,他原本是从纯学术角度考察该稿本的,但若问他,稿本中的相关内容可否作为钓鱼岛归属佐证,他的观点是,“有这样的价值跟功能”。 

  文献学家 再出新证

  随着关注《记事珠》稿本的学者越来越多,不久前,又有令人欣喜的全新学术论述问世——2010年9月1日出刊的台湾《国文天地》上,刊发了“大陆退休文献研究学者”郑伟章对《浮生六记》卷五《中山记历》初稿《海国记》考证的新发现——《一石激起千重浪》。

  郑伟章曾担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商报》副社长、红旗杂志社历史组副组长,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文献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学、文献学、目录学等的研究,著有《文献家通考》《书林丛考》等作品,1998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郑先生素对古籍文献兴趣深厚,退休后,更有闲暇自费到各地访读古籍文献。就在不久前,他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检读到钱泳的另一部著述《登楼杂记》。他发现,书中有《琉球》一长条,明显由3部分组成。而作为长条主干的第二部分,明显采自《记事珠·册封琉球国记略》。这一发现,为学界之前对《记事珠》的认知,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此外,郑伟章还注意到,与前后两部分不同,第二部分并未明言出处。而结合《记事珠》中所记——“吴门沈梅逸名复,与其夫人陈芸娘伉俪情笃,诗酒倡和。迨芸娘没后,落魄无寥,备尝甘苦,就平生所历之事,作《浮生六记》”、“梅逸尝随齐费两册使入琉球,足迹几遍天下。余与梅逸从未一面。亦奇士也。”郑先生推断,钱泳既未见过沈复,则他对出使琉球的记述不可能采自沈氏口述,最大的可能便是录自沈复传世的惟一著述《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虽略有加工修改,已非沈氏原作,但应保留了《浮生六记》第五记《海国记》的基本内容,难能可贵,可谓仅下沈复真迹一等!”  

  主权佐证 跨越时空

  会议现场,彭令郑重地戴上雪白的手套,从一只精致古朴的木盒中,取出经过分拆装裱的《记事珠》稿本,请在场专家一一审阅。有学者当即表示,作为以古籍旧书生意谋生者,彭令能于旧书摊上发现此稿本并做潜心研究,值得钦佩。  

  在持续3个小时的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仔细审阅了《记事珠》稿本原件、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证书和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文件鉴定意见书,并逐一做了客观严谨的发言,最终达成评估结论如下:

  经笔迹对比、文献对比(与钱泳《登楼杂记》比较),可以肯定,《记事珠》确系清代中期学者钱泳手稿,无现代人伪作之嫌;《记事珠》中有文字专门提到《浮生六记》,且有部分条目来自《浮生六记》,故可肯定,《册封琉球国记略》抄自《浮生六记·海国记》;在沈复《海国记》原著发现之前,钱泳的抄录本可作为《浮生六记》(卷五)的替代,不失其应有的文学意义;在《海国记》中描写出使琉球、册封琉球国王之事,真实性、可信度高,反映了我国早年与琉球国的外事往来,具有对外交流的积极意义,值得大力宣传;在《海国记》中描写出使琉球,册封船航行到钓鱼岛(台)附近海域,对钓鱼岛的描述真实可信,可作为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新证;钱泳手录沈复《浮生六记》卷五初稿《海国记》佚文的发现,使钓鱼岛(台)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钓鱼岛(台)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不属于琉球领域,更不属于日本领域等真实的历史信息,首次融入古典文学名著之中,更有利于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 

  更有专家明确指出,彭令发现的《海国记》钱泳抄本,为钓鱼群岛的归属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令国人不仅对沈复《浮生六记》佚文,也对钓鱼群岛和琉球国的历史倍加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或许,诚如一位新闻界同仁所说,“《浮生六记》,是一本沈三白祝福未来中国陌生人之书”。又或许,晋人彭令,正是执著地向我们传递着这份祝福的那个人。  

  本报记者 翟少颖 文/图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