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实现六大创新 提高支农水平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14日17: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服务则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农民作为服务主体的新需求和自身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如何构建一个覆盖面广、满足率高、资金安全、管理严密、效益良好的信贷支农新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全力求解的重大发展命题。

  当前,构建信贷支农新体系,把支农服务提高到新水平,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着力推进和实现六大创新。

  一、创新理念

  理念是发展之魂、发展之本。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成果,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由于局限于传统思维定势和滞后于时代发展水平,当前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发展理念,突出表现为“两个倾向”:一是片面倾向于“就农业谈农业”,忽视“三农”全局和县域经济整体发展需要,服务对象局限于传统种植户,服务方式偏重于传统业务的低层次延伸;二是片面倾向于“追大进城求洋”,认为服务“三农”没效益、没出路,市场定位不坚定、经营理念错位、办社宗旨发生动摇,重工轻农、重大轻小和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现象日盛,“弃农进城”倾向日趋明显。这些不正确理念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实现理念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创新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服务“三农”不仅是国家赋予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和社会责任,也是农村信用社的自然属性,更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三农”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离开了“三农”,就失去了经营的基础,就失去了发展的源头。这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生于斯、长于斯,农信社姓农。

  创新理念,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农村金融面临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三农”发展正在实现一系列重大转变。农村信用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紧扣“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脉搏,切实增强识别机遇、把握机遇、运用机遇的能力,真正实现从扶持传统农业向扶持现代农业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从提供传统金融服务向提供现代金融服务转变。

  创新理念,必须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来认识问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当前,农户内涵不断外延,现代新型农民经营的产业和致富的途径已经涵盖农、工、商等各个领域,农户贷款用途从传统的种养业向多种生产经营转变。同时,县域经济发展正在出现工业产业集聚化、农业产业专业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新格局。农村信用社必须使自身解放思想的能力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切实树立服务“大三农”的新理念,把服务对象由局限于传统客户扩展到“大三农”全局和县域经济整体。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三农”,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支持县域经济,致力于把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贴近县域和社区客户的银行”和名副其实的“便民银行”。

  二、创新载体

  作为理念的实践工具和实现手段,载体是承载理念之船,是传导理念之桥。有没有一个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载体,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把理念变成现实的成败。

  当前,农村信用社传统的经营载体与全面提高支农水平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两个不适应”:一是与自身发展要求不适应,长期以来局限于简单的“存、贷、汇”经营模式,经营载体不仅数量少,而且层次低——— 存款业务只有定活期存款、信贷业务单纯是抵押贷款、结算业务就是简单汇款,不能有效支撑农村信用社发展;二是与客户需求不适应,在简单的“存、贷、汇”经营模式下,代表“三农”发展方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县域新的经合组织因不符合贷款主体条件而被摒除在外,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和县域经济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加上缺乏有效解决农村有效抵(质)押物严重不足实际制约的经营载体,导致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同时存在。

  创新载体,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发现、培育、开创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支农新平台。

  一是创建政信合作新载体。支持新农村建设就是最好的支持“三农”。而和谐的政信关系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信用社做好支农工作的保障。针对传统载体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实际,要高度重视县乡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主导作用,整合政府资源,加强政信合作,创建一个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合力推进的良好合作平台。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要根据各级政府规划与财政投入安排进行信贷资金配套安排;另一方面,要以整村推进为合作平台来全方位整合政府资源,为新民居建设等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二是创建信企合作新载体。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要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和县域新的经合组织合作的多种模式。创建龙头带动型载体,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保险”、“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保险”、“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创建联保载体,如信用村、专业市场建立联保共同体等箱式型载体;创建园区型载体,如产业园区、开发园区的建设与进区客户搭建信用平台;创建商会、协会等互助型担保载体;创新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担保型载体;创建动产、不动产、应收账款、存款、仓单等抵(质)押品型载体。

  三是创建信农合作新载体。支持信用工程就是信贷支农。要积极协调联合市、县、乡三级政府共同开展信用示范村、信用示范市场、信用示范企业共同体的创建工作,创建公务员、教职员工等团体型信用载体,把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明显成效。

  三、创新产品

  金融产品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也是金融市场竞争的核心。不断的产品创新能使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超脱营销领域的低层次竞争。

  当前,产品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服务能力弱势的直接体现和最短缺的发展要素,突出表现为“两个怪现象”:一方面,由于业务宣传、培训和推广不到位,一批现有产品在基层被“束之高阁”,出现“有产品没应用”的尴尬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力度不够,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的新产品踪影难觅,出现“有需求无产品”的奇怪现象。

  面对“有产品没应用”和“有需求无产品”现象并存的怪圈,农村信用社应集中人力、突出重点,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典型经验,切实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而要保证产品创新的实效,必须坚持“三项原则”。

  一是针对性原则。创新产品要突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矛盾,在维护好传统信贷产品基础上,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和社(银)团贷款,进一步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创新担保形式,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通体系建设和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要针对贷款期限设置不够科学的问题,合理参考消费贷款的使用周期、生产投资回报期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

  二是多样性原则。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信贷产品开发形式和渠道,在自身能力可承受范围内,通过四种形式开发创新特色信贷产品:第一种是整合系统内的力量与新技术,积极开发全新的信贷产品;第二种是对既有信贷产品进行合理改造或包装,扩大产品服务内容,使其在结构、功能、形式等方面具有新的特点,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第三种是把产品与服务有机组合形成新的“一条龙”服务,并在某个特定的客户群体中推广应用;第四种是将其他商业银行成熟的信贷产品和成功的创新经验嫁接过来,结合农村信用社特点和当地实际加以改进,推出符合农信特色的新产品。

  三是安全性原则。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农村信用社需要创新,但必须科学创新,不管是信贷产品还是中间业务,创新必须增强审慎经营意识,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四、创新管理

  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基础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加强内部管理既是维护经营秩序的重要保障,也是防范、规避、化解各种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支农水平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仍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管理高难期,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和紧迫。

  创新管理,要在用优势上下功夫。与国有商业银行比较,农村信用社有着独特的管理优势:县级联社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有着扁平化的管理方式、灵活的经营管理权和相对独立的信贷审批权,再加之农村信用社网点覆盖城乡,办理贷款确实能够实现“短、平、快”。管理创新,首先就是要把这种优势保持好、发挥好、利用好。

  创新管理,要在全覆盖上下功夫。以实现信贷管理的全面覆盖为目标,建立科学规范、风险可控的操作流程,实现风险的硬约束,通过全程跟踪,做到管理到位。坚持“先评级、再授信、后用信”原则,健全、建好客户资源档案。注重贷前调查,严格坚持“双人调查”和“客户经理AB角”制度。坚持评级授信的基本标准和审贷分离制度,将调查、审查、审批、发放、支付等环节的工作职责进行分离。强化贷后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信号,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解信贷风险。

  创新管理,要在短过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管理过程,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实现管理的全覆盖。各级管理部门特别是县级联社,要认真总结和改进信贷管理改革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机构网点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客户需求和信用环境状况,合理选择信贷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在最大限度地拓展业务、方便客户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合理授权,有效调动基层机构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学习现代银行管理制度,着重把控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坚决有效遏制住新的风险。

  创新管理,要在上手段上下功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信用社要全面加快信息科技建设步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来改造传统的管理方法,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开发、测试、运行、安全四大应用体系,不断做好各项系统维护、优化和升级工作,为规范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现代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农村信用社形象。

  五、创新服务

  现代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的竞争。而金融企业的服务行业特性,更决定了服务质量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离农民最近的金融机构,长久以来农村信用社与“三农”发展形成了血脉相连的不解之缘,但在服务质量特别是服务意识上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地方。一些基层农信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员工服务态度差的问题,坐门等客的经营方式和贷款权利的思想依然严重,工作作风拖沓,服务水平不佳。为此,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将在全省深入开展“农信进万家”活动作为创新服务的重大举措和具体抓手,使之成为一次河北农信的大宣传、金融需求的大调研、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服务水平的大提升、社会形象的大塑造。

  “农信进万家”,发扬农信人“背包下乡”和“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通过“四进”来近距离、全方位了解农村金融需求。一是“进农户”,牢固树立“亲农”思想,摒弃“重工轻农”和“求大弃小”思想认识误区。二是“进基地”,研究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与趋势。依据特色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当地党委与政府的农业产业化定位,确定支持重点、研究支农切入点。三是“进企业”,建立常驻重点企业的客户经理队伍,把对中小企业支持从以信贷支持为主向信贷与其他金融服务并重方向转变。四是“进社区”,实现志愿行动进社区、金融知识宣传进社区、办理业务进社区,改变农村信用社在城区和城郊接合部社会知名度较低、社会影响力较小的状况,积极拓展城区金融业务。

  “农信进万家”,紧紧围绕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通过“三送”提升服务质量。一是“送信用”,全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利用信用村、镇评定工作,积极推行“批量营销,批量授信”这一新的信贷模式,加大对农户的贷款投放。二是“送产品”,广泛、深入、持续地宣传农村信用社业务产品的种类、范围和功能,扩大产品受知面和应用率。三是“送服务”,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积极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宣传营销活动,推行“便民服务站”和“农村自助服务终端”服务,让农民和农村企业感受到农信服务的方便、快捷和安全。

  六、创新机制

  机制建设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性。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每一个发展成果都与思想解放、机制创新紧密相连。

  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是农村信用社的治本之策、长治之计,也是提高支农水平的着力点。把服务“三农”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成果,努力将业已形成的共识、明确的思路、制定的举措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制创新。

  创新支农机制,必须建立组织架构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支农水平,不仅要体现在市场定位和经营方针中,体现在金融产品设计上,更要体现在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结构上。要以深化市县联社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转变市县联社职能,优化市县联社职能部门设置,调整人员配置,充实支农服务人员,加大支农贷款营销力度,将市县联社职能由单一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充分发挥市县联社的经营主体作用和营销职能。同时,按照“三农”信贷“实现三个高于”的工作目标,定期对市县联社进行考核,确保支农服务落到实处。

  创新支农机制,必须建立选才用人的长效导向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公推公选、全员竞聘的重大改革举措,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导向,以业绩论英雄,打破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机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通过科学考核和评价,给实干的“舞台”,做能干的“后台”,使不干的“晒台”,让胡干的“下台”,在广大农信员工中树立起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

  创新支农机制,必须建立薪酬分配的长效激励机制。在明确信贷人员贷款管理责任,尤其是违规贷款责任的基础上,根据信贷产品风险的高低,给予基层机构和信贷员适度授权,实现责、权、利对等。要将贷款的发放收回、收益以及吸收存款、发展中间业务等,与客户经理和一线员工的绩效挂钩,实现多劳就多得,彻底打破绩效工资分配上的“大锅饭”。要积极探索信贷员等级管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信贷人员的准入和管理办法,全面提升信贷基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益,充分调动起信贷人员服务“三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者系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 (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