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新近发行的一部词典,收录了一些土得掉渣儿的中国俚语和新词,其中有些属于难以启齿的脏话。
虽然这些街头俚语(以及其他较为社会所接受的字词)只出现于《牛津英汉汉英词典》,而不是更具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但此举已引起中国人一阵兴奋。一些人从语源学的角度分析,认为词典编纂开始进入中文越来越流行的时代,世界在其他方面也将被中国软实力“中国化”。
当然,将几句骂人脏话编入英汉词典,与“中国要统治世界”的预言联系在一起,实在是有些牵强。毕竟,主流英语中(甚至《牛津英语词典》)也录入了不少源于印地语的单词,但我们印度人并未将世界收入囊中。虽然英国人将我们的咖喱当作他们的“国菜”,世界也并未真正领我们的情。
不过,一些中文俚语被收入牛津词典这件事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全球文化“中国化”的广泛预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平台,可探究由此产生的可能结果。无论如何,鼓吹中国将“主宰世界”的理论已经出现多年了。
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增强“软实力”,在许多国家开设孔子学院,教外国人学汉语和其他中国文化内容。这项计划在印度进展缓慢,但教授汉语的印度私立语言学校招收的商人学员人数创下纪录。他们都要到中国的小城镇做生意,而那里的英语水平还很低。
一个“中国化”的世界会是怎样的?现在已出现了一些貌似有理的猜测。比如,有人说美国好莱坞觊觎中国的庞大市场,今后将制作出将中国描写为救世主的电影,就像灾难片《2012》一样(编者注:在好莱坞大片《2012》中,中国制造的高科技“诺亚方舟”在末日来临时,拯救了全世界)。这种情况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来得早,特别是如果中国对外投资、收购缺少资金的电影公司用于其“软实力”宣传的话。
不过,中国的“软实力”如何影响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生活的问题,可能并不重要。眼下,牛津词典将一些脏话收入其词典的冒险之举,引发的真正大问题是:当中国主宰世界时,你骂人时脱口而出的会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