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野外驻训秀一秀咱的“得意时刻”(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9月17日06:53

  甘琳 邓贺 李磊 杨锦

  8月下旬,来自成都军区某师野外驻训部队的几幅“驻训酷图”,令人颇为回味。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图片背后的故事吧。

  女兵甘琳的“无泪故事”

  如果不是清脆的嗓音,通信连列兵甘琳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小伙子。

  体能训练,她和男兵一样,一身短打,动作勇武;布线作业,和男兵一样放线爬杆。她甚至学会了典型的“男兵动作”:接线时弃钳不用,直接用牙撕开被复线塑料皮,神速般打好“蛇口结”。

  高寒山地3公里越野选拔考核,甘琳对干部表态:“不拖后腿?那是最低要求!”考核中,甘琳竭尽全力,几欲虚脱,冲过终点即趴在路边。呼吸尚未和缓,便上气不接下气地问:“我及格没有?”听到班长肯定的回答,甘琳很开心,女兵们却心疼掉泪,甘琳不解:“我及格了你们哭啥?”由此,“甘琳无泪”传开了。演习前夜,甘琳自告奋勇去通信保障一线。女兵们摸黑在荒山野岭架线,平时看到老鼠蟑螂都会落荒而逃的甘琳,勇敢地走在最前面:“怕啥?你们跟我走就行了!”穿越一个怪石嶙峋的河谷,甘琳重重地摔了一跤,扭伤了脚。借着夜色掩护,甘琳一声不吭,咬牙继续前进。完成任务后,甘琳跌坐于地,脚肿得像馒头,痛得龇牙咧嘴,但依然无泪。

  黎明,胜利的消息连同甘琳的故事传回连队。战友们夸道:“甘琳不会哭,不是一般人!”甘琳咧嘴而笑,亮眸闭上,开心的泪水顺着睫毛滑落。

  【采访笔记】像甘琳这样的“花木兰”,在今年的野外驻训场上已不是新闻。不信,你看:在这个师参加驻训的38名女兵中,列兵胡晓梅完成重大任务出色荣立三等功,士官胡炼娥参加通信专业比武夺得全能第二,士官罗剑姗与男兵同台比武夺得5公里武装越野第三名,女士官郜婷在政治教员比武中获评“优秀教员”,等等。

  上等兵走进“中军帐”

  尽管只是个上等兵,某团大学生战士邓贺却很爱“掺和”事。

  8月下旬,团组织指挥所演练,频谱管理员参加比武未归。正当通信股股长赵宇为此挠头时,邓贺毛遂自荐:“我的专业是通信工程,学过电磁频谱,我试试!”

  “这可是关键岗位,没经过专业培训,你行么?”赵股长颇有疑虑,邓贺很干脆:“请把相关资料和仪器设备借我,您4天后验收!”

  4日后,赵股长来考核。只见邓贺熟练打开电脑和频谱侦测设备,记录各类数据,对战场电磁态势图进行准确分析和研判。赵股长眼睛发亮:“就你了!”

  演练结束,面对领导和战友的褒奖,邓贺很腼腆。在日记中,邓贺写道:“大学生战士就得多做点事,才对得住这个称呼!”

  【采访笔记】岗位不同,“属性”相同:同样的青春热血,同样的才华崭露,同样的责任荣誉。这个师参加野外驻训的285名大学生战士,有5名在各类演练和比武考核中摘金夺银荣立三等功,25人被表彰为重大军事演练先进个人,4人被列为提干对象,31人在驻训期间被批准入党。

  硕士排长的“潜伏传奇”

  因为肩扛三颗星,硕士排长李磊在某团颇引人注目,更让人啧啧赞叹的,是他上演的“潜伏传奇”。

  那日晚,李磊和战友们潜伏在距“敌”不足1公里的山林中。“蚊虫叮咬,汗流浃背,这没啥嘛!”对潜伏一开始遇到的这些挑战,李磊不以为然。他没料到更大的挑战在后头:潜伏4小时后,山风大作,暴雨倾盆,树上一个马蜂巢和断枝一道,砸落在他面前。惊恐万状的马蜂倾巢而出,有几只撞在李磊脸上,与他来了个“亲密接触”。

  被蜇的伤口再被雨水一淋,又疼又麻又痒,异常难受。李磊用手指紧紧抠住泥土砂石,手指都破了。除了这招“疼痛转移法”外,李磊后来说他还运用“精神激励法”:“坚持不住时,我就想想邱少云,鼓励自己坚持住!”

  凌晨4时,突袭打响。李磊第一个跃出丛林,带着战士们在炮火掩护下冲向“敌”阵……

  战斗结束,李磊的伤情才被战友发现:被马蜂蜇的3个包又红又肿,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大伙焦急地送他去卫生队时,他还“幽了一默”:“这几个包,可是我完成任务的荣誉勋章!”

  【采访笔记】李磊是参加驻训的53名硕士以上高学历干部之一。在演兵场上他们完成了从博士硕士到战士,再到合格指挥员的漂亮转变。其中有8名立功受奖,有10名参加师参谋集训比武夺得名次。

  90后卫生员的“生死时速”

  坡度:47°,路况:无路,距离:2.5公里。

  7月10日夜,19岁的卫生员杨锦只用27分钟,就翻越了这段路程,而且还背着彝族大爷艾福旺。

  那晚23时许,部队驻训点旁的礁石村彝族大娘赵桂兰,急冲冲找到部队求助:她老伴艾福旺进山砍竹一直未归,可能出事了。

  部队立即派小分队进山搜救。经过1个多小时搜寻,在崖底找到昏迷的艾大爷。卫生员杨锦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发现他右手手臂骨折,头部裂开8厘米长的创口,血压和心率低于正常值,需立即后送抢救。

  战友们抢着要背运老人,杨锦拦住了:“背运动作不对、移动不当,都会加重伤势。我受过专业训练,我来吧!”

  时间就是生命,杨锦背起艾大爷往回赶。坡陡路险,杨锦大汗淋漓。“要不要歇一下?”战友每次问,都被杨锦拒绝:“伤情太重,不能耽搁!”

  由于后送抢救及时,一个半小时后艾大爷苏醒过来。此时,杨锦已累得大腿抽筋……

  事后,战友们估测了杨锦背运艾大爷的路程,发现他创下的背运时间纪录,连队竟无人能完成。杨锦后来也试了试,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那晚的“生死时速”。

  “当时情况紧急,豁出去了嘛!”杨锦挠着头说。

  【采访笔记】据统计,这个师驻训官兵中有13%为“90后”。在野战军营的摔打磨砺中,这些“大男孩”逐渐历练成长,经受住了实兵实弹演练的考验,有20余名被任命为副班长,13名被批准入党。

  (题图分别为 胡向诚、余柄贤、蔡国绍摄, 方 汉合成)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