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04年6月18日,云阳县故陵镇移民向术兰拿着家乡的黄桷树苗向记者说要让它在江苏的新家生根。当日,重庆市云阳县故陵镇741名外迁移民启程前往江苏,标志着重庆最后一批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工作正式启动。在2004年8月底前,三峡重庆库区将有2.34万农村移民同故陵移民一样,搬迁到重庆以外的10个省市。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正在上大二的移民李永英(左二)利用暑期为移民的后代辅导功课(2010年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新华网重庆9月17日电 题:三峡百万移民完成安置 库区迈向致富新征途
记者张桂林
这是一次艰辛而动人的命运大迁徙;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家园大重建;这是一部凤凰涅槃的创业改造史。
跨越两世纪、持续18年的三峡工程大移民,至2010年宣告结束。百万移民安置任务全面完成,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终告破解。
回首迁建之路,下有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三峡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行为;上有国家不断修正、完善安置政策,努力维护移民群众利益的举动,最终促成了这一百万移民顺利搬迁的壮举。
近几年来,在中央强有力的持续支持下,三峡库区人民负重前行,全力建设新家园,库区基础设施和社会面貌大为改观,特色产业日渐兴起,百万移民逐渐走上安稳致富路。
“搬得出”成功实现 建设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并发挥其巨大的电力、航运效益,是国人的百年梦想。但三峡水库淹没区涉及重庆、湖北两地20多个区县,上百万移民需避让搬迁、重建家园。移民能否“搬得出”,成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自工程开建以来,库区人民无私奉献,毅然“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一部分移民离开肥沃的土地向后靠,把新家建在瘠薄的山梁台地上;更有16万多移民离乡背土,揖别祖祖辈辈居住的故园,带着家乡的泥土,远赴十几个省市重新安家。
资料图片:移民向天辉(右)、乔玉兰夫妻在自己办的养殖场内(2010年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涪陵南沱镇坪西坝依靠种植特色作物,人均年纯收入6000多元,是三峡库区“首富村”。但为了建三峡,村民含泪刨掉了带来财富的蚕桑、龙眼、榨菜和柑橘树,重新创业!云阳县高阳镇红庙村50多岁的移民冉以奎,种了300多株佛手树、柑橘,办有小酒厂。政府动员他外迁,老伴哭肿了眼,他劝说:“哪方水土不养人,再创家业不就是苦点累点。为三峡作贡献,值!”这个村26位冉姓移民跟着他主动外迁。
为了清库蓄水,万州区武陵镇禹安村65岁的董生芬老太太,含泪砍倒了40年前她和丈夫亲手栽种的定情树。巫山县培石镇培石村谭成栋的父亲临终前说:“我要葬在江边,听着江水声,才睡得踏实。”但为了三峡库区水质,谭成栋给父亲迁了坟,仅这个镇,十几年内就要迁坟几百座……
为维护好移民群众利益,18年来,国家根据移民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完善安置政策。搬迁之始,国务院在1993年发布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中,就明确提出“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法妥善安置移民”,并庄严承诺“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迁建过程中,面对库区人多地少、容量不足,基础设施欠缺等一个个“拦路虎”,中央分别做出“鼓励更多农村移民出县、出省(市)安置”“加大库区搬迁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新增移民安置人口和投资概算”等多项重大政策调整。
根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三峡库区共搬迁移民139.76万人,安置任务全面完成。参与移民工作近20年的国务院三建委原副主任甘宇平深有感触:“正因为有了移民群众的奉献、牺牲,有党和政府不断维护和发展移民的利益,三峡百万移民"搬得出"的目标才得以如期实现。”
资料图片:几名移民小孩在村里的健身器材上玩耍(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移民生活逐步改善 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不是简单的人员迁徙、家园变换,而是经济社会从打乱到重构的艰辛历程。这期间有“阵痛”,有彷徨。但近几年来,中央和库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编织起一张包括就业、社保在内的“民生保障网”,使移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云阳县青龙街道滨江社区是一个移民聚居区,居民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宋发伍夫妇多年待业在家,生活比较困难。日前,经社区居委会推荐,他们被县城对岸的马岭羊场聘为管理员。宋发伍说:“按照协议,两人每月可以挣2000元钱,家里的日子要好过多了。”
在三峡库区,像宋发伍一样,过去因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困难的移民家庭,为数不少。为此,库区各地一方面大力振兴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岗位扶持、劳动技能培训,纳入低保等,千方百计开展就业帮扶和生活救助。
中央先后拿出6亿多元专项资金,培训移民30余万人,资助4万余名移民子女接受中职学历教育,其中六成参训移民实现了上岗再就业。
重庆库区还通过劳务输出、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消除了城乡移民“零就业家庭”。今年,重庆移民部门又筹集资金计划为库区培育1000名创业明星、1万名小老板,带动10万名移民就业。
国家还专门设立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将移民困难群体全部纳入居民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保障体系。
近年来,移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统计显示,2009年,仅重庆库区就新增移民就业5.8万多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由过去最高峰近20%下降到8%,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31元,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为4998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库区特色产业兴起 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库区原有的工矿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益低,在移民迁建过程中,大量的被关停。
为此,中央专门编制出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结合库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整体推进库区旅游业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库区各地也积极探索破解“产业空虚”的新路子。
二期移民后,移民重镇万州区一多半工矿企业关闭破产,“产业空虚”形势严峻。近年来,万州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盐气化工和多晶硅生产一体化的循环经济,还引进山东如意纺织、江苏大全、广东雷士照明等10多个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大型项目,吸纳就业近2万人。
库区不少农村则凭借三峡良好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经济。睦和村是涪陵区的重点移民村,搬迁后,大量土地被淹,造成人多地少,村里果断调整了产业结构,将2500亩土地全部种上龙眼、枇杷等经济林木。村支书刘家奇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产的优质荔枝、脐橙和南方早熟梨等正加倍“回报”村民。近3年来,全村累计产果量达到5600吨,销售收入3400万元,平均每年每个村民增收3万多元。
为助推库区产业发展,中央还专门设立总额50亿元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目前,仅重庆库区就累计安排产业项目1037个,新增就业岗位近7.6万个,安置移民就业2.3万余人。在产业基金的扶持带动下,库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已经起步,初步形成了以柑橘、榨菜、中药材为主的农业产业,以化工、纺织为主的工业产业,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 重庆市统计显示,三峡库区GDP增速已连续4年超过重庆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重庆库区GDP增长19.1%,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1%。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