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 南方人物周刊最新

寻找阿加莎的蛛丝马迹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10年09月17日14:00

  阿加莎所创造的

  本刊记者 墨未白

  现代侦探小说传统始自短命的美国作家爱伦•坡(诗人、惊悚故事大师),时运不济的他只活了40岁,却仅凭几个短篇就成功创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位侦探杜宾(你是否记得,他是华生的偶像之一,见《血字的研究》),并开创侦探小说的几种模式:密室杀人、密码解读、意外凶手、安乐椅破案。没落贵族杜宾同一位朋友住在一起,而这位朋友正是讲故事的人。这种手法后来为英国人柯南•道尔发扬光大。

  1887年,28岁的柯南•道尔发表了侦探小说处女作《血字的研究》,凭借他所创造的侦探福尔摩斯,这位不成功的医生成了最成功的作家。但据说他并不喜欢被称作侦探小说家,晚年热衷于心灵感应等神秘事物。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侦探小说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名家辈出,包括范•达因、约翰•迪克森•卡尔、艾勒里•奎因、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茜•塞耶斯、约瑟芬•铁伊等。范•达因提出著名的“侦探小说20条守则”,对这类小说做了严格限定;卡尔号称“密室之王”,致力于不可能犯罪;奎因(一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以公平性著称,并创办著名的推理杂志;塞耶斯创造了绅士神探温西;铁伊则以8部水准齐整的小说被称为一生没有失败之作。

  阿加莎所创造的是什么?这个光辉序列中,她处在什么位置?

  她是这些作家中作品最多(中长篇有近70部,要知道柯南•道尔只有4部中篇,其余都是短篇)、销量最大(据说有20亿册)的,只有奎因接近她(50多部,号称有2亿册);她创造了两位极受欢迎的侦探——波洛和马普尔。虽然她也有失败之作,某些作品甚至只能算是惊险小说,但阿婆设置悬念、结构布局、迷惑读者、意外结案的功力是一流的,看过《罗杰疑案》、《无人生还》等小说的读者不会不承认。此外,根据她的作品改编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也大获成功。

  不满传统推理小说只管解谜、不问现实的风格,192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硬汉派”侦探小说,以达希尔•哈米特和雷蒙德•钱德勒为代表。在《简单的谋杀艺术》中,钱德勒说,好小说跟坏小说写的完全是不一样的事情;好的侦探小说和坏的侦探小说写的却是同样的东西,而且写法相像——形式固定,风格确立,“细心圈定一群嫌疑犯的手法基本上还是相同的”。他们写的不是真正发生的谋杀案,表现不出生活的真实感,回避事物的阴暗面;硬汉派则“把谋杀案还给了有杀人理由的人,而不仅仅是提供一具尸体”。哈米特和钱德勒笔下的侦探行动力强,靠拳头和手枪比靠逻辑还要多,突出的是性格而非案件。哈米特本人真的在著名的平克顿事务所做过几年私家侦探。其当代传人是美国作家劳伦斯•布洛克。

  作为“后起之秀”,日本推理小说早年多是追随欧美,直到松本清张的《点与线》问世,终于开创了有别于欧美、关注现实的“社会派”风格。此后传统推理小说在日本进入长达数十年的停滞期。但从1978年的作家纳税排行榜来看——前3名森村诚一、松本清张、横沟正史都是侦探小说作家——侦探小说整体上无疑深入人心。

  进入1980年代后,日本的侦探小说类型更趋多元,或重惊异、幻想元素(岛田庄司、绫辻行人);或引妖怪传说(京极夏彦);或具科幻风味(森博嗣),异彩纷呈。近年最热的则是“社会派”传人宫部美幸和执著探究犯罪动机、手法的东野圭吾。

  日本侦探小说一个显著弱点是欠缺生动的侦探形象。无论是明智小五郎、金田一耕助,还是御手洗洁、侦探伽利略,都无法与福尔摩斯、波洛、马洛、马修•斯卡德匹敌(漫画角色金田一、电视剧角色古畑任三郎反而更为鲜活)。而在这一点上,欧美传统派和硬汉派是殊途同归的。阿加莎自负喜人的比利时侦探波洛和爱说闲话的乡下老太太马普尔古怪的个性、风趣的言语、心中的善意使他们比故事本身走得更远。我绝不是说阿加莎多有抱负或多有思想,她自己也说她写的是消遣读物。但消遣不是没有品质之分的。

  博尔赫斯说,侦探小说制造了这样的读者:他们都犯一种特殊的疑心病,对什么都疑神疑鬼,不肯轻信,唯恐被人蒙骗了。有时,读侦探小说的乐趣正来自你的疑神疑鬼可以借题发挥而无伤大雅,不是吗?即便最后没猜中谁是凶手你也可以自豪地宣称——我怀疑过他!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