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自曝中秋福利拿了1.8万元,有人双节福利包括苹果电脑
也有人哭诉拿了六七年100元中秋福利
职场畅销书作家陆琪:更值得关注的是炫富心态
本报记者 章卉
连日来,关于“史上最复杂放假月”的话题还在热议,又有新的爆炸性消息在杭州流传。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某单位正式工中秋福利:1.8万元,非正式工福利:3000元。”
这则消息被网友在杭州当地著名BBS曝出后,随之而来的口水已经蔓延了大半个杭州城。有人感慨:好公司一笔福利费竟然比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还高?
为何继网上晒工资条后,网友又纷纷上网晒福利?网上晒福利,是公司行为还是个人行动?这么曝光,会刺激职场中的“杜拉拉”勇敢向前冲吗?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让人愿意这么晒隐私?杭州本土畅销书作家、《潜伏在办公室》的作者陆琪老师有话要说。
民间福利 “妖股”:一笔福利赛过普通工人年收入 “正式工中秋福利:1.8万元,非正式工福利:3000元。”如果听到这个单位的中秋福利,你已经张大了眼,那么接下来另一家公司的丰厚待遇,恐怕会让你惊叫—— “我们单位今年的双节福利,中秋节:1W2(即1.2万元)现金+8000元杭大购物卡+3000元月饼券+一箱红酒+2箱水果,国庆节:8000元的旅行奖金+一台苹果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我们是一家世界500强的石油公司,具体公司名字就不说了……”
对此,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怨念”,“我心里极度不平衡,我嫉妒,我妒忌”。
“滞涨股”:十年如一日,怎么跑得赢CPI? 杭州本地一著名论坛上,网友“恋错了床”如此记录道—— “又是中秋节,很多单位都开始发福利。当然我们单位也不例外,说到我们的福利,就是十年如一日。从公司有中秋福利开始,我们的标准就是100元,应该保持了6-7年了吧。在这个物价大涨的年代,青菜从0.5元到了3.5元,大米从1元到了3元,榨菜小月饼都从0.5元到了2.5元了。而我们的福利却一直保持不变,真是佩服我们的老板。看着身边朋友们每年福利翻倍地增长,只能叹息自己入错行,选错老板。”
这样的滞涨,只能让人发出一声叹息。
“成长股”:外企总算入乡随俗了 记者还看到一个落寞的帖子,《杭州的外企那么多,怎么没人来分享一下啊?》。发帖网友是一家外企的员工。
他自称进公司的头两年,中秋福利啥都没有。想想人家外国人,肯定是不过什么中秋节的,也表示理解,于是进超市买了月饼,过自己的节!后来,不知哪个中方领导进言,前两年公司居然有中秋福利了。同事们感动得不知说啥好了——(老外)终于知道咱们中国人是过中秋节的了!虽然那福利只是节日当天午餐时,公司食堂发两个“咪咪小的月饼”。要知道,那时的中秋还不是法定假日。
“再后来,又不知经哪些领导研究决定,咱们的中秋福利升级了——100元购物卡!相当感动——尽管物价飞涨,但100元还可以买一大包小月饼滴!呵呵,说完了,总的来说,咱的中秋福利是越来越好了啊!”从无到有,这些“成长股”让员工心生感激。
职场调查 真金白银永远最现实 福利,是求职者时时刻刻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在职者永远晒不完的职场话题。如今,晒福利的职场人士,在BBS,在论坛,在微博客上愈来愈多。随着城市半径变大,CPI指数走高,被晒的从工资,扩展到过节费,甚至是车贴、饭贴等细枝末节的费用。许多知名企业的HR总监感觉生活在玻璃房里,透明度极高。
员工挑选公司最为看重的因素是什么?员工跳槽意愿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员工离职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根据前程无忧的历年调查显示,“薪资福利”也许不是时时排名第一的选项,但绝对是时时刻刻萦绕在员工心头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如同企业在衡量员工的绩效时会想法设法地用数字来量化一样,员工在衡量企业时,最终也会将他们所看重的职业发展、公司规模、企业文化等等因素折算为数字—— 真金白银永远最现实。
前程无忧近期特别针对车贴、饭贴的问题做了网上调查。关于车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既不提供免费班车也不提供车贴,只有12%的白领每月能够享受到100—300元的交通补贴,另有13%的受访者只能享受到公司班车,却没有任何现金补贴。而在饭贴这个问题上,35%的白领每天只能享受10元以下的餐补,还有26%的白领所在的公司既不提供公司盒饭,也不提供饭贴,午餐全靠自己买单。可见,即便是车贴、饭贴,也不是人人都平等的。
分析 “晒”的背后, 更值得关注的是 炫富心态 《潜伏在办公室》系列热卖,作者陆琪对那些晒高额福利的职场中人做了点评。
虽已成为名人,有了助理的陆老师在电话里听到那笔1.8万元的丰厚福利时,还是惊叫了出来。但他觉得,发多少很正常,只要企业自己拿得出,大家不用反应过激。“这个社会就是有竞争,有等级关系的;有老板,有高管,有员工。如果大家均贫富,就没有动力了。”聊到这,不免让人想起当年那个幸福的“天下第一村”。陆老师说,华西村的模式在初期是好的,但是后期会失去竞争力,失去变化。没有欲望,动力就会越来越不足。
让陆琪关注的是,那些上网来晒幸福的人的心态很奇怪,他们对此有优越感。对那些收入高的单位员工而言,1.8万元在工资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1.8万元在杭州连新房的1个平方米都买不到。但中秋福利拿到这笔钱,连发帖人自己都觉得有点“离谱”。这表明,他从前是没有拿到过这么多的。这几年国有企业的配薪方式在发生改变。原来人们印象中的“金饭碗”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的员工拿到的钱没有从前多了,而一些新兴行业(如通讯公司)和一些民营企业的钱发的越来越多了。
再者,那些晒幸福的人可能在其他方面没有优越感。当今社会上人们关注的有两类人,一是富人,二是教师、医生等令人尊重的职业。而那些普通的白领,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也没有别的好炫耀。怎么表达他比你厉害?于是就有了晒一族。
也有人说这样的晒工资、晒福利,是公司HR(人力资源部门)的行销手段,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陆琪说,这样的传播,对于发放高福利的单位是最有利的,因为它会产生很大的刺激动力。动力是欲望。年轻人看到这些高福利,就会自我激励“我要向上爬”,动力非常足。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