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探访“飞虎队”何其忱:抗美援朝时捐米格飞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20日00:17
  中新社天津9月19日电 题:探访“飞虎队”队员何其忱

  作者 田齐 杨娜娜

  天津睦南道一个幽静的院落,公寓楼一层,现年90岁的何其忱平静地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飘飘洒洒的细雨。

  得知记者的来意,何其忱娓娓道来:“我与邓小平是同乡,两家相距只有10公里。我是专门飞轰炸机的,是B-25型轰炸机的机长,负责攻击长江以北的日军飞机和军事设施。彭德怀、邓小平、贺龙都坐过我驾驶的飞机。现在老了,耳朵"背",腿脚也不好使……”

  据何其忱的妻子、今年83岁的何云芝介绍,何老现在的生活比较规律,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中文报纸也看英文报纸。因患小脑萎缩,近年来记性差多了。眼前的事糊里糊涂,几十年前的事情倒像长在脑子里,总也忘不掉。“他这几年常念叨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偶尔提到阵亡的战友,会好半天不说话,静静地发呆。”

  何夫人告诉记者,何其忱原名何培茂,1920年5月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秋,在同宗叔父的资助下考入重庆大学,主修水利工程。1942年,何其忱抱定“为千千万万个中国普通百姓报仇”的决心,投笔从戎,报考飞行员,并到美国受训,1943年学成回国,编入中美混合航空联队(即“飞虎队”)一大队,任轰炸机机长,曾一次炸毁日军20余架飞机。1947年,何其忱离开国民党空军,加入中央航空公司。1949年11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

  1950年8月1日,何其忱驾驶DC—3—139型飞机,载着14名乘客、邮件、货物,从天津起飞,经由北京、武汉飞往重庆,与潘国定机长驾驶的“北京号”共同完成了新中国民航国内航线的开通,史称“八一开航”。1958年因出色完成“试飞”任务,获“劳动模范”称号。

  谈到60年相濡以沫的丈夫,何夫人说,“他重情重义,不吸烟、不喝酒,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米都要捡起来吃了,是头老黄牛,一辈子什么享受也没有。"两航起义"时,他拿出20根金条,帮助有困难的人;抗美援朝时,他又独自捐了一架苏制米格飞机。很多街坊邻居背地里说他是"衰公",管我叫"衰婆"。”(何夫人是广东人,广东话“衰”里有“傻”的意思。)

  何夫人望着丈夫,深情地说,我们这辈子经历了太多的风雨,现在5个孩子都长大了,生活终于安定了,我很满足。你要多活动,少看病,少吃药。“今生缘未了,愿结来生缘。”
(责任编辑:赵志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