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花蚊子首现太原:抗旱能力强喜欢白天叮人(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2010年09月20日02:58
白纹伊蚊标本

  本报记者武六红摄

  省疾控中心监测发现:“不速之客”体型大,肚量大

  本报9月19日讯 (记者 王芳 实习生 言丹丹)“秋蚊子真毒,白天还咬人!”今日上午,省疾控中心门诊,市民乔女士发现自己的腿上起了钱币大小的肿块,来求助专家。医生告诉她,这应该是一种叫白纹伊蚊的“家伙”干的。这几天,省疾控专家首次在太原市的小店区、迎泽区捕捉到了这种“花蚊子”。

  目前我省活跃的蚊子主要有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上世纪70年代,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们就在垣曲等地发现过白纹伊蚊,2006年,专家们又先后在长治、运城和临汾等地发现白纹伊蚊的踪迹。今年,这种不速之客在省城首次被监测到。“根据我省气候特点,白纹伊蚊在每年9月前后比较活跃。”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控科科长程璟侠说,白纹伊蚊就是俗称的“秋蚊子”、“花蚊子”。一般蚊子喜欢在傍晚和晚上出没,但它“反其道而行之”,通常在白天发动攻击。该蚊体型硕壮,食量大,进攻能力强,是非常活跃和凶猛的吸血者。除此之外,它的卵抗旱力非常强,即便没有充足的水源,它的孑孓也能仅凭一点潮湿的环境发育。所有家中和户外只要能积住一点点水的地方,如树洞、竹筒、空罐、轮胎、水洼等,都是它的乐园。

  省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实验室,记者看到了专家们近几日捕捉到的白纹伊蚊标本。它的胸背和脚上有黑白色间条,由此得名。它一般栖息在树丛里,但偶尔也会飞进室内。虽然该蚊飞行能力不强,仅约100米,行动相对缓慢,但其同样可以携带登革热病毒。“百姓常说秋天的蚊子非常毒,长牙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程科长说,之所以感觉秋蚊子叮人更狠,与蚊子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及季节环境有关。吸人血的一般都是雌蚊子,这些蚊子是以卵的形式过冬,它们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吸血储备。还有一些蚊子是以成蚊的形式,趴在比较隐蔽的地方过冬,这种蚊子现在也在大量吸血,储备能量。此外,如果白天被蚊子叮咬,凶手很有可能就是白纹伊蚊。

  秋天雨水多,又是秋蚊活跃的旺季。程科长建议,居民要防止家中的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处积水,闲置容器一定要经常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晾晒,保持物品干燥。如果家中有水生植物要注意定期换水,同时,可投放观赏鱼、柳条鱼、孔雀鱼、胡子鲶等来控制贮水容器、假山池、消防池等处的白纹伊蚊幼虫。
(责任编辑:郭扬)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