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国际上不少人认为不太现实,将其看作是中方的一个外交口号。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中国从来没有把“和谐世界”当作一个空洞的口号或者仅仅是招揽人心的大旗。自提出“和谐世界”理念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事务的路线方针更加明确。中国落实“和谐世界”理念,至少在以下七个方面付诸了具体行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解决发展问题。贫穷是导致动荡最主要的因素,建设“和谐世界”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一方面通过保持自身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功防止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并有效带动周边国家及主要贸易伙伴走向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很多国家提供信贷支持。比如在希腊面临主权债务危机时,不仅其国家主权债权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调低到“垃圾级”,甚至连欧盟内部也对希腊进行批评和谴责,但这时中国仍然及时伸出援手,支持他们度过危机。
二是努力促进大国合作。最典型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自己深受其害,直接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不仅如此,部分国家还通过无理的贸易保护等方式企图向中国转嫁危机。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依然加强同各大国的战略对话和沟通,增进互信,维护与主要大国关系的稳定,促进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
三是推动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和地区争端。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朝核问题和伊核问题。特别是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积极推动由中、朝、韩、美、俄、日参加的六方会谈。这样的机制使朝核问题的总体局面多年以来始终得到控制。这其中不少工作如果缺少了中国的努力是难以取得成功的。而对于前不久发生的“天安号”事件,在有关各方激烈争执、对抗不断升级之时,中国努力居中斡旋,提出解决问题最核心的两条主张:一是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二是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安理会发表了兼顾各方关切的主席声明,使紧张的局势逐步缓解。
四是推动“和谐地区”的建设。中国领导人在2005年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之后,陆续又提出“和谐地区”、“和谐亚洲”等概念。“和谐世界”首先要从周边做起。尽管中国的周边局势比较复杂,但总体上来讲,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中国和周边各国的共同愿望。中国经济本身的蓬勃发展,对亚洲邻国,包括日韩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南亚、东南亚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都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实际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已经反映出中国推动建设“和谐地区”的努力得到了有关各方的积极响应。
五是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尽管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愿意看到,但实际上,近几年具有全球意义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都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后,G20一跃成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核心机制。在G20的成员构成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数量大体相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会形成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世界事务的局面,同时也避免了机构臃肿、决策困难的弊端,使决策和行动的有效性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其中,中国的作用也是非常积极的。
六是在一些全球性问题上承担应有的责任。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发挥了负责任的重要作用。尽管会议刚刚结束的时候,欧洲国家出现了一些对中国批评的声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不少欧洲政要都坦承,中国制定的自主减排目标是具有相当雄心的,如果没有中国,可能哥本哈根会议将走向空转,什么协议也达不成。
七是推动文明多样性。“和谐世界”理念本身就包含了文明多样性的内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先后爆发,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和欧洲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主义都受到质疑。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中国模式”备受关注。尽管各方对这一提法尚未形成共识,但“向东看”正在成为世界的一种潮流。事实上,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更强调的是不同文明、文化和发展模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将来一个和谐的世界应该具有多样化的文明,不同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并存,是一个共同发展的世界。
以上所列举的仅是这五年多来中国落实“和谐世界”理念诸多具体行动的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上述行动,有的赢得了有关国家的认同与喝彩,有的更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效应。比如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战略对话机制,对推动建立一种相对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中国通过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不仅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和谐世界”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理念和主张。
(作者为外交官)
欢迎为本栏目投稿或参与讨论:dxy510@gmail.com 最新评论: 进入国际频道 掌握世界精彩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