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这一刻,梦圆了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9月21日06:26
  时隔近40年再来上海,张克全眼前是“电视上天天播放”的上海美景,一路的期盼之情此时反而有点“失真”。回想前一天在高铁虹桥站落脚时,只觉得被眼前的明亮晃了眼,满街高楼林立,全城时尚光鲜。“变化太大了,要慢慢适应。”

  9月19日,应邀来沪的百名著名烈士家属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东方明珠、中共一大会址、南京路步行街,坐上游轮,饱览黄浦江两岸风情。

  66岁的张克全家中出了3位烈士:祖父张吉阶、父亲张礼成、母亲高英。他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3岁时母亲去世,由孤儿院抚养长大。“好在不管是组织上还是父亲生前的战友,都很照顾我。”

  广东人林芃也有类似的“上海情结”。她的先生是上海人,两人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成婚之后,林芃有机会常来上海。与上海“亲密往来”30多年,林芃很高兴世博会能在上海举行,这让她有了一次特别的“探亲”之旅。

  1950年,林芃的父亲林文虎在解放万山群岛的战役中牺牲,当时她还不满3岁。来自父亲的基因似乎注定了林芃和军人的缘分。她后来认识了哈尔滨军工大学毕业的丈夫,二人定居广东,时常与上海的亲友往来。上海的一切对于林芃都可以算是“熟门熟路”。

  “但是有这样的机会来参观世博、游览上海,还是很激动。”作为烈士子女参与活动,对林芃来说“角色和意义都完全不同”,虽然通过电视宣传和亲友转述,她对世博会一点也不陌生,但是这一次,“是替父亲来看世博”。

  “父辈的奋斗和牺牲,都是为了国家强盛百姓安康。世博不就是展示国家建设成果的一次机会吗?不就是父亲想要看到的画面吗?他到不了,我替他来。”出身军人家庭,受父辈潜移默化,林芃不愿意错过参观世博这样的大活动。

  和张克全、林芃比起来,宋振西可是“老上海”了。她是“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姐姐,烈士夫妇宋琦云、徐林侠的第三个孩子,14岁就当兵,上海解放的第二天便随部队来沪。后来几经辗转,于1955年在上海定居。亲历上海几十年的发展,宋振西感慨:“对我来说,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了。”

  “新闻里天天看世博报道,因为腿脚不便,一直也没有机会去。现在好了,有人陪着逛。”宋振西说,“作为烈士子女,受到党和国家的悉心照顾,年纪大了,生活反而比过去更丰富。”

  对于李恒胜来说,时光跨越了不折不扣的100年——他的父亲李白,是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革命者李侠的原型,正好在100年前出生于湖南浏阳。李白15岁即投身革命,受党中央的安排,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电台工作。1949年5月7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没有看到上海解放的那一天。这些天,《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在热播,晚上,李恒胜守着电视,看荧幕上还原着父亲的革命经历;白天,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烈属一起游世博、看上海。在历史的上海和时尚的上海间游走,看父辈的梦想在自己眼前绽放,这种对比让他感慨:100年内这个城市经历了太多变化,但人们对于革命传统的敬意、对烈士的缅怀从没改变,“作为烈士子女,我们自小得到组织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当遇到像世博这样的重大活动,政府和社会都积极地为我们创造参与其间的机会。”

  由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这次活动,让众多烈属都产生了这种“替父辈还愿”的感慨。

  “建国以后上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上海越来越开放、时尚,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软实力也逐步上升。”烈士王孝和的女儿王佩民一直居住在上海,她感慨地说,“父亲如果能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很开心。”

  (本报上海9月20日电)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