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年轻一代投身家政行业:部分人社会认同感缺失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9月21日11:34
大批保姆在市区内的马路边等待工作机会,她们中不乏80后、90后。资料图片
大批保姆在市区内的马路边等待工作机会,她们中不乏80后、90后。资料图片

  本月初,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研究部署了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加强统筹规划,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维护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加大财税等政策扶持力度。”五项措施一出台,各界再次聚焦家庭服务这个新兴的行业。

  而当梦想照进现实,有这么一群年轻而青春的“新生代”闯入我们的眼帘。她们是80后、90后,大多拥有高于父辈的学历,投身于家政行业从而在同龄人中显得另类。青春、梦想、憧憬、迷茫……交织着困惑与坚守的矛盾感在她们身上表露无遗。

  “起码看起来体面”

  清爽的绿色格纹衬衫,时尚的牛仔裤,明亮乖巧的清秀面容……22岁的宝芬笑容稚嫩却异常灿烂,看起来就像位女中学生。

  1988年出生的宝芬,求职经历很简单。从石岐职业学校毕业,直接“女承母业”,成为了一名家政从业人员。

  在同龄人眼中,“家政二代”宝芬的选择显得有点另类。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人,她的想法很简单,喜欢与否是职业选择的关键。“妈妈一辈子都在做家政工作,受她的影响,我不觉得这份工作有什么特别。”

  “小孩子第一次要上幼稚园,一直拉着我的手,想要把我一起带过去。”宝芬短短一年的职业生涯里,雇主家孩子的贴心和信任是她最深的记忆。

  一开始对“保姆”职业的心理落差,在那小小人手中消失殆尽。练习煲汤、回家政公司听课、学习营养学……虽然不敢说会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宝芬却能确定第一个十年规划和家政已经分不开。

  据中山市家庭服务协会介绍,目前中山的家政从业人员有3万多人次,但年龄却集中在30—50岁,30岁以下的新生代家政人员比例不到10%,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更少。

  30多岁的阿青,在众人眼中已经属于年轻漂亮的保姆,她在同一雇主处一待就是8年。阿青的印象中,愿意进入这一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往往是中年保姆将远在农村老家的侄女、外甥女带出来,小女孩做个一两年,适应了中山便马上换了工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尴尬的境地中,像宝芬这样的“家政二代”并不多。刚刚工作一年的宝芬说,周围的许多同学去了公司当文员,即使工资只有1000元出头,收入更低,但“起码看起来体面”。 

  从文员到保姆的主动选择

  “我觉得已经很幸福了。”1984年出生的叶琦说起现在的家政工作,带着一丝不为人知的感触。

  中专毕业,年纪轻轻的叶琦只身从家乡清远走出来,寻找梦想。一开始的轨迹一如很多年轻人,在佛山一家公司做文员。现在,她在中山石岐一位雇主家照顾其有智力障碍的孩子。这样的转变不仅让周围的同学不理解,她自己起初也是抱着过渡的心态。

  从被动到主动,从“文员”到“保姆”,叶琦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其中的心路历程不得而知。“我是个不爱说话的人,而她像是我的影子,在后面安静得让我有点害怕,我能做的,只能是一次一次的重复简单的动作。一个星期下来,我觉得紧张,小心翼翼生怕犯错,更害怕她的安静会很快磨光我一直引以为荣的耐性。”

  “心态”一词是被新生代家政人员反复提及次数最多的。相对于过去学历低的老一辈家政人员,新生代们明显对于实际操作的学习没有过多担心,更多的只是在心态上的调整。“有时候那就是一根刺,问得越深也越痛。”梁会长颇能体会“新生代”的状态。社会认同感和朋友圈子的缺失,繁琐工作的调试,与雇主的沟通相处……这些问题是挥之不去的困扰。

  即使社会不断进步,传统观念对于家政业的“歧视”也很难一日间消除。“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60年代,20岁的我也曾是‘新生代’,周围人群的眼光当然让我难受。那时我的选择是告诉自己,现在我做保姆,以后我要想办法管理保姆。”家庭服务协会梁会长的身上也有故事。

  叶琦选择让自己沉浸在工作中,照顾年仅6岁的智障儿童。“最害怕她没反应,说什么她都不理。”积木、公仔、说故事……很多方法都尝试过。2个星期后,叶琦找出儿时流行的游戏“翻花绳”。这一次,小女孩有了咿咿呀呀的回应,虽然表达显得生涩,但已经让叶琦喜出望外了。

  “小女孩有点封闭,不喜欢接触外面的事物,所以一开始沟通特别难。”心态的调试和互换变得频繁,安静、腼腆、被动的叶琦尝试让自己习惯对方的生活,习惯静静地陪在小女孩身边。这一陪就是两年,最近小女孩已经可以简单地沟通,能去智障学校学习了。

  足不出户困不住梦想

  “我也是很普通的女孩子,平时的休闲也就是上上网、爬爬山。”谈到工作以外,宝芬的爽朗笑声中活泼劲显现了出来。

  “家政二代”们的工作一般并不忙碌,照顾孩子外,清洁工作只是附带,而煮饭烧菜往往不需动手。她们的学历也普遍高于老一辈。年轻的个性,多姿多彩的世界总是一种梦想。她们会去中山图书馆借书,从《社会营养学》吸取养分,也会上网聊天玩游戏,和朋友轻松交流。但那些梦想,却常常被困于一个个犹如“围城”的家庭,难以起飞。

  广西灵山的小文刚来到中山,随着姑姑帮一位澳门人照顾孩子,可不到一年就“弃械投降”,改去服装店做销售服务员。那段过渡时光里,小文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足不出户”的感觉。

  也许是从小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宝芬对家政工作的适应力非常强。但即使这样,她也常常会迷茫。“有时会害怕被困在一个家庭里,走不出去。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其他地方多感受一下,换个环境换份工作。”

  “照顾小女孩,让我有了精神支柱。”叶琦从过渡心态转变到坚守梦想靠的是对工作细心和投入。到现在,每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已经超过许多同龄的朋友。近年来,月嫂的旺盛需求和高薪待遇,这成了她的新目标。

  “我挺喜欢这个工作的,可以学很多东西,以后也可以做出一些成就,将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其他人。”这样的梦想,质朴而实在,支撑着“家政二代”们的青春和理想。或许不一定能实现,却构成了她们目前的期盼与憧憬。

  南方日报记者覃素玲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