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区 > 最新文章

钓鱼岛风波致中日关系骤降 考验中国公众日本观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23日12:26
日本人尊崇传统,但在同样重视传统的中国人看来,日本人又过于现代。路透社
日本人尊崇传统,但在同样重视传统的中国人看来,日本人又过于现代。路透社

遨游太空长达7年之久的“隼鸟”号成功回到地球后,受到日本民众的追捧。法新社
遨游太空长达7年之久的“隼鸟”号成功回到地球后,受到日本民众的追捧。法新社

  旅日华人看日本:这个国家,矛盾无处不在

  封闭的岛国环境中,日本人既自豪又纠结;他们坚持努力、坚持改进,但有时又固执得无法理喻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言、邓工发自北京 眼下,虽然东京的最高气温依旧在30度以上,让人感到非常闷热,但北海道附近的其他几个县,已经多少有些秋天的感觉了。夏季郁郁葱葱的山峦,很快就会被染成红色,或者转眼几天内变成枯黄。

  日本人喜好赏红叶,但每当红叶中还透着大自然的几分绿意,或者红叶中夹杂了一些枯黄时,日本人反而会迅速丢下一句“太脏了”。似乎在他们眼中,固执的审美方式容不得一丝变通,这就是那个创造力举世闻名的民族。

  倘若在日本待久了,你也会发现,日本人就是习惯在矛盾中生活着的。他们的思维、处事方法充满了矛盾,但他们自己又觉得并非如此,天地使之然。

  骄傲与忧郁的结合体

  笔者和同事2007年曾受日本政府的邀请赴日访问交流。记得初来乍到,日本的政府官员和学者热情而又诚恳。

  指路、生活照顾……但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是义不容辞。然而,临到交流结束时,平日笑容可掬的日本官员突然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我们怀疑你们有移民倾向。”他们严肃地说。即便我和同伴持有因公护照,这些官员仍强硬逼迫我们保证:以后不会再来日本。

  “好像你们很了不起似的。”有气不过的同事当下生气地说。这话其实对了一半,作为二战后迅速崛起的经济体,日本人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了自豪。在他们固执的印象中,中国内地远不及日本发达,因此日本对中国移民有强烈的吸引力。

  但与这股骄傲相应而生的还有忧郁。当“中国崛起”越来越成为世界公认的事实时,“忧郁”表现得更加明显。

  三年前,日本经济还在保持着将近10年的平稳增长。而与日本学者和民众的攀谈中,他们已直言:中国肯定会超过日本,这是无法扭转的情况。到今年6月,日本《朝日新闻》的民调进一步显示,已有95%的民众在为日本未来担心。

  所以,日本人自己看自己,自豪没变,纠结却在继续。

  所谓自由和一种声音

  在日本生活时,接触最多的是媒体。

  “日本记者非常自由,想写什么稿子,和编辑沟通一下就可以写了。”日本记者说到此时会很得意。

  但每天清晨早起读报时,却总觉得看几份报纸不如精读一份,因为从社论到具体的版面,综合大报基本上一个声音,有时办公桌上的报纸堆得多了,特别是剪报剪到一半后,又去忙别的工作,再接下去剪时,几家报纸混在了一起,常常分不清那个消息是哪家媒体的。

  看看日本记者的采访方式,就能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了。很多时候,完成采访后,外国记者差不多离开会场了,但日本记者会留下来,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笔记,然后就自己记录的内容,向其他报社的人提问。于是第二天几家大报上的文章刊出时,能一眼看出源自同一个记者俱乐部之手,甚至连采访对象也都是同一个人。

  最近,翻看日本报纸时注意到“非常无礼”这个词,它用来评述中国对日本拘捕中方船长一事的抗议,紧接着,“非常无礼”成为一个流行词,晚报、早报、电视,差不多都用上了这一词。

  而至于此次中国向日本抗议的原因,日媒多解释为“中日法律制度不同”。这时,日本舆论显现出了整齐的步调一致,即不承认现实中存在的钓鱼岛领属争议问题。“一个声音”,与他们主张的新闻自由(多样性、公平性)之间,出现了很大反差。

  坚持与不该坚持的

  以往与日本企业家接触时,常被他们百折不挠去开发一种产品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日本人有个特点,决意做一件事后,肯定会把这件事做下去。政治家身上,尤为明显。

  上世纪50年代,鸠山一郎首相(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爷爷)在恢复日苏邦交正常化时,冒着政治生命危险完成了这项工作。在实现了日苏邦交正常化以后,他本人辞去了首相职务。

  到了小泉纯一郎,事情就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小泉本人并不是煽动中日民间对立、对中国毫无好感可言的政治家,但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他为了在任期间内履行自己的选举诺言,每年8月都去参拜。

  每当这时,国外舆论的反映和民意、道德的争论和羁绊,与他的诺言比起来似乎微不足道,而日本国家利益因为参拜靖国神社受到了哪些影响,他可以不闻不顾。

  “让历史学家去评说。”小泉曾强硬地表态。一旦作出了决定,只有到了小泉任满,才有可能去调整,才能让安倍晋三等后来者去修复因为参拜而毁损了的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其实在小泉时代,一些媒体也知道参拜靖国神社降低了日本国家形象,很多保守的政治家也认为首相在任期间不该去参拜,但日本政治体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像在二战结束前,大多数日本人知道战败已经是时间问题了,但直到最后也没有人主动出来要求结束战争一样。

  日本人的矛盾心理、自由所呈现的“反作用”,以及政治家为履行选举诺言而置道义于不顾,这大概是在日本的中国人感受最深的矛盾。

  日本变了吗

  日本在这10年来,整体的国家战略、外交模式、民族特性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同的只是有些政策隐蔽得更加巧妙而已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发自北京 日本,可能是所有国家中汉字书写笔画最少的国家。日本两个字,写起来容易,但认识这个国家本身,却并不易。

  这是个本身就充满了多元、多面、多色和多角度的国家,如果我们不调整看问题的方式,就会无形中对其出现误读。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日本政权更迭频率不断提高,除了眼花缭乱走马灯的政客“轮岗”之外,这个国家的很多地方也都让人满腹狐疑:日本变了吗?

  海洋政策更加隐蔽

  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从上世纪开始就因日本的虎视眈眈而一直没有真正平静过。

  钓鱼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平时,海风拂过洋面,中国渔船顺着水势捕捉各种鱼虾。对于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的中国船只,日本海上保安厅往往非法采取追赶、驱逐的方式。而渔民们似乎也习惯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但本月发生的日本非法扣留中国渔民案中,日本政府的种种做法却打破了过去相对的游戏规则。

  首先,日方为什么非法拘留中国船长和渔民,扣押船只?这个决定,在一些日本政府内部人士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据内部人士分析,9月8日凌晨作出决定时,“可能最终没有请示官房长官仙古由人”,忙于党代表改选的菅直人“可能也没有在第一时间获知详情”。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此次事件还反映了日本防卫省和外务省之间的力量抗衡。“对华问题上,政府排除万难,起用民间人士作为驻华大使,本身对外务省处理中国事务是个打击。逮捕事件或许是防卫省势力抬头的结果。”但目前,关于此次事件是否为偶发还存在争议,所以这位资深日本媒体人的说法还有待考证。

  那么,日方非法逮捕船长事件,代表了日本在对华领土争端上的新动向吗?其实,成为并维护海洋大国的地位,历来是日本国防战略的重中之重。日本历届政府在对钓鱼岛的非法控制上,也从未松懈过。比如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附近海域配备了随时巡视船,还定期派航空力量监控该海域。海上保安厅历年报告书中均写道,“为了对付(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政府已经决定从全国调集巡视船舰、飞机守卫尖阁群岛(钓鱼岛——编者注)海域。”2009年的报告书中更是明确表示,“今后海上保安厅将与国内外的相关部门强化信息交换与收集,根据这些信息进行高效的监视控制活动。对于外国公船的主权侵犯行为,将同相关部门一道毅然、迅速、妥当处置。”

  今年年内,日美将首次举行离岛夺回演习。此前还有消息称日本要将25个离岛国有化,并会在钓鱼岛赤尾屿和黄尾屿周围设置保全区域。虽然国有化中有说法称不包括钓鱼岛,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防卫专家告诉本报记者,“这并不代表钓鱼岛被强占时,日本会毫无行动。”

  此前,日本还又一次让美国承认了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军事同盟安保条约的范围。这说明,日本一方面想拉美国为其助势,另一方面也打好了靠自身力量维持实际控制钓鱼岛的算盘。

  所以,与其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更强硬了,不如说是更巧妙、更隐蔽了。

  与亚洲各国关系不会大变

  咔嚓咔嚓如雨点般的闪光灯下,前原诚司和其他17位阁僚一起,走上台。从鸠山内阁时期被任命为国土交通大臣,到被菅直人改造内阁任命为外务大臣,前原看起来只是平调,但在外界看来,似乎意味着日本外交将会随之走向鹰派。

  “对于渔船冲突问题,我认为是偶发事故。日方会根据日本国内法律严肃处理。希望中国冷静对待。”前原在就任外务大臣后表示。

  然而,日本政府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前原并非解决此次事件的关键人物。因为所谓的日本司法程序已经启动,前原无论在外交舞台上如何表演都不会对所谓的司法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

  但在日本国内偏右势力看来,前原的一些表态似乎在为日本执法部门打气。“我们在此事件上要看清日本外交、司法等部门的关系,切不可被右翼分子牵着鼻子走。”一位专家提醒道。

  在钓鱼岛问题的基本认识上,中日两国政府存在分歧。“在对日外交上,中国应该思考如何与包括前原在内的新一代现实主义政治家沟通的问题。而且今后两国需要建立一个机制,处理在有领土争议海域上的类似案件。避免此类危机的再次发生。”一位日本外交人士说。

  9月21日,菅直人和前原一起启程前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这也是前原作为外相的第一次国际亮相。“虽然中日之间没有安排外长会见。但是如果在会场偶遇中国领导人,我会上去握手,并重申我国在钓鱼岛上的立场。”21日,前原在联合国总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据悉,钓鱼岛问题还将成为日美会谈的议题之一。

  当然,有日本专家提醒记者,光靠一个外相并不可能完全扭转日本外交风向,关键还要看前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外务官僚。“官僚们会出于考虑自身利益,制定一些迎合前原口味的外交政策。这将给日本未来的外交带来微妙的变化。”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哪届政府,哪位首相,哪派外相上台,日本外交的基础——以日美同盟为轴心,日本与亚洲各国关系为重要组成的思路不会大变,只会微调。

  危机意识和韧性依旧

  “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了!”这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是日本酸溜溜的表达。但在日本人自己看来,则不过是自身对危机意识的又一次强调而已。

  早在几年前,中国的GDP还只是世界第五六位时,日本各媒体就已经预言“日本被超过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如此宣扬对手的强大,其实是为自己寻找前进的动力。从历史上看,日本对于中国古文明的顶礼膜拜,在19世纪被美国黑船攻开港口后的维新改革,都是日本民族遇强则刚特性的体现。

  而如今,面对中国——这个身边重新崛起的邻国,日本还没来得及调整好应对的心态。日本历来尊重、崇拜强者。“作为企业,中国热钱当然是我们最重视的收入来源之一。但现在的中国还不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国家。”一位日本企业人士如是表白。

  除了危机意识、崇拜强者、勤勉守纪,你觉得日本最硬的软实力还有什么?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一位旅日多年的国人思考良久:“一股子韧性吧。”

  就拿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说。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在2003年5月被发射升空。此后出现多次故障,并在一段时期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而今年6月,“隼鸟”却奇迹般地降落到了澳大利亚南部的沙漠地带。被称为“不死鸟”的隼鸟号,成为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天体的人类探测器。

  其实,“不死鸟”的“奇迹凯旋”,得益于日本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死心”。该项目负责人川口淳一曾总结过三条诀窍,“第一是终极目标明确,第二是即使遇到困难也决不动摇。第三是有好意见就积极采纳。”这股韧劲,也伴随着日本民族走过了百年风雨。

  对于中日关系来说,我们无法选择邻居,只能选择对待邻居的方式。可以说,日本在这10年来,整体的国家战略、外交模式、民族特性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同的只是有些政策隐蔽得更加巧妙而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