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 公开承诺裸捐却承受质疑谩骂 拿净利润50%做慈善却被当伪善 陈光标:骂我的人有一天会谢我 在中国第一个公开承诺裸捐,却承受了无数人的质疑和谩骂;第一个每年拿出企业净利润的50%做慈善,却被解读成“伪善”。中秋见月心更闲,被誉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在中秋节前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却显得语气急促,对现在嫌他讨厌的那些人,陈光标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感谢他。
自称不怕背负伪善骂名 9月20日,在参加“西城区2010年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宣讲活动”时,陈光标透露,在他率先承诺裸捐之后,曾遭到一些富人的抱怨和谩骂。
“我不生气,更不怕背骂名!”陈光标在接受专访时告诉记者,那些骂声,是他的好友在和一些富人聚餐后向他转述的。“我既然一直在做慈善事业,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些负面意见,也包括抱怨和谩骂。但我相信,一些富人随着人生价值观和财富观的转变,有一天他们会从骂我到感谢我。”
尽管他没有给出富人的这些观念转变的理由和动力,他却始终坚信这一点。
“裸捐”招来骂声甚至危险,陈光标表示都会坦然面对。“就算为此牺牲了,我也不怕。牺牲我陈光标一个,但能为百姓造福,值了。”
开骂的人不少,追随者也大有人在。陈光标向晨报记者透露,截至目前,通过给他发邮件或传真承诺裸捐的企业家、普通干部已经接近200人了。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位83岁的厅级离休老干部、老党员也表示要在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沈阳市的一名公交车司机每月收入3000元,也要跟随陈光标“裸捐”。
“裸捐”还不算,有人甚至打算“全裸捐”,在百年之后将身体器官甚至遗体捐献出来,以作为医疗机构教学实验之用。“有的企业家说,全捐了我做不到,但我会在死后把50%的财产捐给社会。”陈光标说,“这些都让他深深感动。
“隐形富豪未捐一分钱” 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中国内地有64人上榜,居美国之后排名第二。另一串数据更是惊人,《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资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豪达87.5万位,其中资产过亿者达5.5万位,资产超过10亿元的达1900位,超过百亿元达140位。
但陈光标告诉晨报记者,福布斯和胡润排行榜上的富豪,还远远不是中国真正的大富豪。
“真正大的富豪还都藏着呢!”说到这些,陈光标有点儿激动。据他估测,这些“隐形富豪”口袋中的钱足够再建一座新的现代化北京城,而拿出其中20%就足以解决全国4000万贫困人口的吃饭和就业问题。“但在国家遭遇大灾大难的时候,他们从未捐献过一分钱。”他特别提醒,这些人中还不只包括企业家。
采访过程中,陈光标还特意当场拨通了清华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教授的电话,请这位教授佐证。教授在电话那头笑言,“建一座北京城应该是够了,但别包括故宫和颐和园”。陈光标在采访中反复呼吁国家对此引起重视,严格审计制度,健全法律法规。
慈善有助于改造富二代 中国富人的产生也不过20多年,绝大多数还属于新生代。有观点认为,财富在他们手里还没捂热,就要拿出来,有点儿不现实。而且,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富人还是要先把企业做好、做大。
陈光标却不这样认为。“你要大批财产干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的财富中,每一元钱里都有人民的无形股份。今天,我要拿出来和他们共同分享。”
对陈光标而言,人生价值观是最重要的。这也直接关系到对富二代的影响。他说,未来10至15年,80%的富翁将向富二代移交财产,但以现在的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培育出来的富二代60%都是“败家子”。“二代就败家,到第三代就真的没什么可败的了。”
净利润10%做慈善是底线 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企业每年拿出净利润的1%做慈善就足以了。
“1%实在太少啦!”当记者把王振耀“细水长流式慈善”的观点转述给他时,陈光标声音提高了。“我说企业每年要至少拿出年净利润的10%至20%才行。如果说每年拿出1%,对普通公务员还可以,每个月从三四千元中拿出三四十元做慈善。但对一家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来说,每年的10%到20%应该是底线。” “第三次社会分配就是要靠慈善来完成。”他批评有不少企业拿“要解决员工生活问题”、“捐款可能影响企业发展”当作拒绝捐款的理由。“那都是借口!我现在每年拿出50%专门来做慈善,对企业发展并没有任何影响!” (晨报记者 孙韬)
-记者手记 陈光标误入富人堆 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自己出身于农村,对那片土地充满深沉的爱,也对和他一样经历过贫苦生活的人感同身受。形象地说,陈光标更像是一个误入到富人堆儿里的耿直汉子。他也许身在富豪们的宴会上,心却在别处。
他自称要做雷锋,却让人在身上找出堂·吉诃德的身影。他称李连杰为“同志”。他一声“裸捐”招呼,引来如此多的人响应,不止是富豪。他吸引的不止是镁光灯,更凝聚了民间善的力量。
他掀起的将不止是一场慈善的热潮,或许,更是一种社会观念的变革。他更像慈善式的切·格瓦拉,他身体力行的不是1%的慈善,而是50%的大慈善,他是一名彻底的“裸捐者”。
富豪,在当今的中国已不是稀奇的字眼,如今家产过亿的中国富豪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位。然而,同样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从金字塔底爬到塔尖的“富一代”,他们中有些人财富越来越多,心胸却越来越狭隘,成为“守财奴”、“铁公鸡”;有些人却有魄力挑战中国“子承父业”的五千年传统,愿意将自己一辈子辛苦建立的家业还给社会。
陈光标,这位中国“首善”在2010年9月5日宣布将在死后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他已经接受过国内外一百多家媒体的专访,他要高调做慈善,以至深夜两三点,他仍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在“巴比”邀请的五十一位富豪中,陈光标是“最穷的一位”。在这里,我们困惑的是,为什么他愿意在其他富豪装聋作哑的时候挺身而出,又为何要让自己成为“最招摇的一位”。
【不需回馈的裸捐】 帮助过的同乡总会避开 “亲爱的盖茨和菲特先生,你们邀请了50位富豪,你们放心,我会争取做他们的工作,确保他们到齐,不到场富豪的名单,我将向海内外媒体公布。”中国“富豪”、“首善”、“裸捐代言人”陈光标9月11日首次向作者透露,他将于当夜给盖茨先生写这第二封信。
9月5日,陈光标公布自己写给盖茨先生的信件,承诺“裸捐”,死后将所有家产捐献社会,刹那间,他成为媒体围观的对象。陈光标欢迎媒体关注他,总是赤裸裸地说:“多宣传宣传像陈光标这样的好人。”他有两部手机,采访过程中,打进来的电话有十几个,总有消息告诉他某某又决定“裸捐”。
“爱国者老总冯军宣布"裸捐",您觉得是受您的影响吗?”某记者电话里问道。
“那是一定的,一定是我的榜样作用,现在又有十几位企业家向我表示要"裸捐"啦!”陈光标的热情就像一团火,它被点燃的那一刻,就注定越烧越旺,每一个"裸捐"的消息都为这团火输送着氧气。 “我希望每天都有十几家媒体来采访我,一家媒体采访我一次就意味着我捐出一个亿!”陈光标相信媒体的关注可以感化更多的老百姓和富人,让他们的精神、灵魂、良知、信仰发生好的转变。
社会上对于陈光标的赞誉不绝于耳,然而,“80%接受过我帮助的人都没有感恩之心”,这一点,让陈光标很心痛。
如今的陈光标回到村里,他没有衣锦还乡的感觉,曾经帮助过的同乡总会避开他,就连他仍住在村里的父母生病,村里人都很少探望。村民们觉得陈光标的钱赚得容易,说不定是非法得来的,他帮助村里是理所应当。
媒体一直质疑:陈光标愿意帮助社会,为何忍心弟弟妹妹在外当保安、洗碗工?
他回答得很坦率,因为弟弟妹妹和他曾经帮助过的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他的帮助是应该的,不予以陈光标任何回馈,甚至在陈光标的公司里捣关系,其实弟弟妹妹在他的公司“三进三出”,他给过他们多次机会。现在,陈光标每月给弟弟妹妹每家两千元作为孩子的教育费,有时去看看他们,“再苦不能苦着孩子”。
【行侠仗义的童年】 专吃蚊子的青蛙不能抓 家乡,在陈光标的记忆中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是家家户户几十平方米的茅草屋,是下雨天泥泞的烂泥土路,是下雨天就“睡”在自己床头的牛,它曾一泡尿尿在他的脸上。
如今的他依然记得,小时候每当有要饭的在午饭时间路过家门口,父母就会叫他们到家里同桌吃饭;小时候大雨来了要收麦子,他和弟弟妹妹在墙上抢粮食,母亲却跑到别人家抢粮食,最终家里的粮食都湿了,都长出芽子了。
陈光标当时不能理解父母的做法,他更不理解的是母亲经常把要吃奶的弟弟放在床上哭,抱别人家的孩子吃奶。
那时,陈光标只有八岁,他看着弟弟哭得厉害,就问母亲:“为什么不给弟弟吃奶?”
“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我奶水还可以,别人家一点都没有,小孩子要饿死的。”母亲的话或许并没有让陈光标领悟到什么,但就是这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行侠仗义的个性。 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在放学后拿把叉子,背个笼子,到稻田里插青蛙,回家后把青蛙腿拔掉,两分钱一斤卖到农贸市场上。
母亲看到小朋友的行为,回家就对陈光标说:“别人家孩子抓青蛙,你不能去。”“为什么呢?”“你看脸上身上一个个红疙瘩都是蚊虫咬的,青蛙是专门吃蚊子的。”
第二天开始,陈光标只要看到有人捕青蛙就阻止他们。有次,碰到一家兄弟姐妹捕青蛙,他上前阻止,硬是被打了一顿。“我很勇敢,我不怕,第二天我看到有人单溜的时候,我抓到一个就使劲打。”陈光标有勇,也有谋。
如今,陈光标行侠仗义的地方不再局限于家乡,也不再仅仅依靠个人的绵薄之力。2006年起,他每年都在国家组织的大型企业家研讨会上发出倡议,号召企业家朋友加入他的“光标榜样爱心团”,为贫困区的人们送上新春的礼物。
当然,陈光标也有个遗憾,他没能感化“上海”。“所有捐助的企业家中,没有一个是上海的。”其实,他很乐意接受上海媒体的采访,因为他希望借此感化上海的有钱人。
【不穿名牌的妻子】 第一桶金是妻子娘家凑的 网上有很多关于陈光标妻子的搜索,但每个搜索结果都没有任何相关信息,只是猜测其妻子张婷是位美女。
在陈光标的眼里,妻子永远都是最漂亮的,“在上海、南京,我都没见过比她更漂亮的”。其实,相貌之外,妻子的心灵更美,“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的妻子从来没有为捐款和我吵过一句嘴”。
1997年,南京市路边的一家照相馆,陈光标第一次遇见张婷。
“小姐,你的耳朵很漂亮。”陈光标走近张婷,笑嘻嘻地说。 “你会看相吗?”
“会,”陈光标用手摸摸她的耳朵,“摸一下能看得更准一点。”
“小姐,你心地很善良啊,比较有爱心,看到别人有困难想帮助别人。”陈光标摸着张婷的耳朵,“认真”地说。
张婷很惊讶,觉得他说得很对,好像遇到知己,便把自己的呼机号码告诉了陈光标。
当天晚上,陈光标就约张婷去茶馆喝茶,请她吃消夜;第二天约她看电影,见她父母,第三天就闪电般地带她去大连旅游。陈光标重复着说:“我们俩是一见钟情。”当时,他所有的家当就是五千元人民币。
张婷从来不穿名牌,每上一趟北京,她就要去“水街”批一大包衣服。里面有自己的、孩子的、双方父母的,一包有上百件衣服,总共才三四千元。“她就喜欢穿市场上外贸出口的衣服,她觉得那样舒服”,这与我们想象中的阔太太相距甚远。
其实,陈光标1998年创业开公司的第一桶金是妻子在娘家凑的,“当时她有三万元工资存款,又向她父母借了五六万”。第一年,陈光标的公司盈利二十万,他将其中的三万元用于救治安徽芜湖的一位白血病女孩。
【细致入微的慈善】 舟曲灾区新学校需要电脑 在外人看来,陈光标“裸捐”的义举值得全社会称赞,但这样的选择莫非对他的后代有些“刻薄”。或许大家会有疑问,觉得他完全可以在生前就给儿子第一桶金,让他们发展自己的事业。然而,陈光标坚决地表示要让孩子“从零开始”,他不会给他们一分钱做生意,“他们也可以像我一样,去农贸市场拉货到小区里去卖”。
当然,这个设想有点讽刺,就像陈光标自己所说,儿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裸捐”得非常有底气。陈光标的小儿子如今7岁,钢琴已经十级,二胡、口风琴、跆拳道、钢笔字、毛笔字全方位地发展,而最令他欣慰的是“儿子很善良”。“每当看见要饭的,他都要妈妈给钱,十块的小钱还不行,一定要给一百的。”陈光标谈到儿子,就笑得合不拢嘴。 儿子小学毕业的证书,是陈光标亲手写的,内容如下:我的一切属于我的祖国,所以我将永远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这是一份做人做事的结业证书,由陈光标亲自颁发。
其实,自2006年以来,陈光标和妻子、儿子就没再在家里过年,每年都全家前往贫困地区发善款。2006年在青海,2007年在贵州,2008年在四川,2009年在新疆、西藏、云南,他让儿子参与每次捐款,让他们知道钱分给谁,用在哪里,让他们对慈善有直观的概念。有一次,当家里人对小儿子宣传陈光标是中国“首善”时,他天真地喊道:“爸爸是中国"首善",我要做世界"首善"!”
在舟曲发生泥石流之后,除了其他的救援物资,陈光标还给灾区送去2000台电脑,这一点让作者不解:灾区的孩子一时哪用得上电脑呢?陈光标的回答足以体现他的细致入微:当时舟曲的孩子被送到兰州等各个地方的新学校,我考察过十一所学校,仅有两所有电脑,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所以我给他们什么。
有一次,央视记者问陈光标的小儿子陈环境:“你爸爸开的是什么公司呀?”
“黄埔捐钱公司!”小儿子陈环境有趣但又颇有意味地回答道。 (闵婕 上海青年报)
本月6日,一封写给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裸捐”信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该信的作者——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下称黄埔再生)董事长、被誉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在信中承诺,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将为慈善事业捐出所有财产。
在公开信中,陈光标曾表示,去世后将捐出所有的财产来回报社会,但面对数额巨大的财产,由谁来接管却是个疑问。“我会选择一个最有公信力、最透明的慈善机构来处理我的捐赠。”陈光标昨天说。
陈光标称,他会先寻找一个绝对权威的公证处来公证自己的财产,并邀请慈善机构参与,“未来肯定会有值得信赖的慈善机构”。陈光标还透露,捐款资金投向主要是环保产业和教育发展。
陈光标认为,未来10-15年,80%的富翁将向富二代移交财产,但有六成富二代将是未来国家的“高消费品”。
“讲难听点,就是国家未来的败家子。”陈光标说,“但富二代不知道怎么利用手上的资源,所以我要倡议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
9月7日,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南京一闹市路口维持交通秩序。
当日,作为“南京文明交通形象大使”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走上南京街头向市民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近日,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走上街头,维持交通秩序,再次成为新闻焦点人物。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陈光标致信盖茨和巴菲特响应“劝捐”号召,称绝不做守财奴 9月7日,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向交警学习交通指挥手势。
9月7日,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右一)向市民发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册。
陈光标不怕做“出头鸟” 承诺死后“裸捐” 陈光标:中国首善的婚姻故事 中国男人婚后最缺乏的就是爱的表达。而我爱我的妻子,我就要时时表现出来,让她知道。——陈光标
大家都知道,他是汶川大地震中亲自背出208具遇难者遗体、共捐助中国慈善事业近12亿元钱物的中国首善;
却一定不知道,他是一个对妻子一见钟情,十几年来仍经常对她说“我爱你”、“谢谢你”的浪漫丈夫;
大家时时看到,他在众多采访演讲中侃侃而谈;
却一定不知道,他在家里,却心甘情愿只做一个最称职的倾听者。
近期,记者专访陈光标,首次对外披露这位中国首善浪漫温馨的爱情婚姻故事。
一见钟情照相馆 15年前的一个夏日的傍晚。27岁的陈光标拿着刚拍出来的一副彩色胶卷,吹着口哨,信步走进了路边的一家照相馆。
就在这里,他巧遇也是来洗照片的张婷。
“南京夏天特有的炙热空气瞬间凝固”,15年后,他用这句话形容第一眼见到未来妻子时的情景。
是谁说过,所有的爱情都是一见钟情。
她正认真地看着照片,留给他一个恬静柔美又充满想象力的侧面,柔顺乌黑的长发随意地用白手绢系在脑后,一袭淡雅的碎花连衣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盈盈一握的弧度。
“完全像一部纯爱电影里走出的女主角。而且正是我最欣赏的那一种。”年轻的陈光标呆呆地立在那里,他花了三秒钟张开嘴,又花了三秒钟闭上。他超音速般地在脑海里搜索了27年来所有和女孩子搭讪的最佳辞令,却发现没有一句适合此时此刻。
“嗨,你的耳朵很好看,耳垂很大。”天,当发现自己搜肠刮肚蹦出的竟然是这句话,他差点想推开门逃走。
“你会看相?”女孩转过头,眼前这个头发顽固地直竖在头顶成怒发冲冠状、一脸英气的大男孩,让她觉得有些奇怪,却并不讨厌。
“你说对了。说说看,你是哪年生的?”陈光标努力摆出一副星相命理师的架势。
“哦,我1975年的。”女孩明显有些感兴趣。
“那你属兔咯,属兔的人大都单纯而善良……”陈光标几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属相知识,并迅速筛选出其中最好听的内容。
“你说得还真对。”女孩露出了微笑。
临走前,陈光标鼓足勇气找这个叫张婷的女孩要了电话。当天晚上,担心号码有误,他便迫不及待打了过去。一听到听筒那边传来的那个柔美的声音,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
天时地利,第二天刚好是周末。
“要不要出来喝杯茶?”他试探着问。
“我周末更喜欢去中山陵爬山吔。”张婷老老实实地回答。
陈光标一听乐了,她怎么知道他最喜欢爬山,就是她了!
“我当时对她说,我比你大6岁,我属猴,你属兔,绝配。我们一起生活的这十几年,也证明了这点。”时隔那么多年,陈光标说起两人的初恋来,如同就发生在昨天。
我的老婆,看不够 1996年,正是陈光标事业最困难的时候。也正是在这一年,张婷决定嫁给这个穷得连单人间都租不起的男人。
随后,她拿出自己的工资,甚至借来她父母的工资,统统交给他。“你一定行。”和陈光标的健谈相比,张婷不爱多话,但他却始终牢记着她对他说的每一句话。正是它们,激励着彼时陷于绝境的陈光标奋起。
陈光标成为感动中国的大善人,并非一朝一夕。“我最欣赏他的,就是他的爱心和责任感。”张婷的话很实在。
“我的夫人,最吸引我的,则是内在和外在一样美。”陈光标毫不吝啬对妻子的赞美,“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只要一想起她,我就会高兴起来。”
十多年来,岁月并没在张婷脸上留下任何痕迹。一同出去,甚至会有人将她误认为是陈光标的女儿。每当这时,陈光标不但不生气,反而会很开心,很自豪。“我怎么看她都看不够。”
陈光标说自己是个既浪漫,又注重实际行动的人。工作那么忙,但只要有一点空就会见缝插针地带张婷出去旅游。每次出差回来,他还会雷打不动地给妻子带礼物,有时实在没什么好买的,他就会带一朵花回家。“我觉得送一束花有点浪费了,送一枝花表示一心一意爱你。”而张婷每次收到花,都会既开心又感动。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光标第一时间组织救援队奔赴灾区一线。
临走,张婷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心,只是悄悄地把一个护身符放在了陈光标贴身的口袋里。多年来,她对丈夫的善举不仅习以为常,而且一直坚决支持。“怎能不担心?但我更希望他看着我的笑脸放心上路。关键是,我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会平安。”
之后,陈光标闻名全国。每次出门,张婷都不忘叮嘱:“光标你现在这么有名,你要更加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出了家门,就要当做东西南北都有摄像头对着你,不能做一点不利于社会的事。”
在外面,他是一个言论家,在家里,陈光标更愿意做妻子的倾听者。
陈光标夫妻很少起争执,偶遇张婷发火,他总是“让她把话说完,就是不对也要听完放在心里,不要直截了当去批评指责,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巧妙地沟通交流。”倾听并不代表沉默。“我从没有选择过沉默,我善于用甜言蜜语哄她,先把她哄开心,再给她讲道理。”说到这里,陈光标面露得意的笑。
“如果需要,我坚决能做到为她付出一切,哪怕生命。相比之下,这个时候哄哄她,不是很容易的事吗?”陈光标始终认为,夫妻间的矛盾,责任永远主要在男方,“因为你是男人,让你所爱的女人幸福是你当仁不让的义务。”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众所周知,陈光标对慈善事业的大方慷慨。却没人知道,他的亲弟弟只是一名月工资1500元的保安,妹妹则在一家餐馆里当服务员。
“我妹妹初中文化,我弟弟只有小学文化,他们的能力不够,只能干这样的工作,你就是给他钱开个店,也管不起来。我不希望他们沦为不劳而获者。慈善的最大意义不是施舍,更不是浪费。哪怕是对我自己的亲人。”
但弟弟和妹妹的孩子,生活费学习费,陈光标全管,“因为他们才是弟弟妹妹未来的希望,我帮助他们的孩子,就是帮助他们未来的生活。”
和丈夫在外的大方慷慨比起来,张婷却一直很简朴。她自己买的衣服从没超过2000元,超过2000元的都是陈光标送的。多年来,她的样貌和内心,始终如陈光标当初在照相馆见到的那个浑身散发朴素美的女孩一样,几乎没发生任何改变。
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相比,她显然更注重后者:丈夫的一句情话,一朵花,一个吻……或许这些就是她看上去一直那么年轻的理由。
而更令张婷满足的是,丈夫不仅对她好,同时“还给我父母带来了最大的满意和安慰”。
她的父母身体不好,而最令她感动的就是,老人生病住院,即使再忙,丈夫都会尽量抽时间亲自到医院日夜陪护。陈光标则认为,这是自己必须做的事,请个陪护很简单,但和自家女婿比起来,当然是后者更令老人放心开心,更利于病情康复。
我爸开的是黄埔捐钱公司 小儿子三岁时,央视采访陈光标,顺带问他:“你爸爸开的是什么公司啊?”小家伙小胸脯一挺,特自豪地答道:“我爸爸开的是黄埔捐钱公司!”
六岁时,他看到春节晚会上小沈阳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他转过来头就一本正经地指着陈光标说,“我爸爸不死就把钱花完了!”笑得全家人前俯后仰。
孩子是陈光标夫妻最珍贵的纽带和最大的快乐来源。
2009年的时候,他给两个孩子都改了名字,一个叫环保,一个叫环境。这是他除了慈善事业,最注重的两件事。他也希望孩子能继承老爸的这份执着。 孩子一过三岁,陈光标就会带着他们一起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爸爸在上面慷慨陈词,妈妈就在下面耐心地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捐钱,捐钱做什么……一开始孩子似懂非懂,但这样的教育多了,他们对自己的爸爸、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便充满了崇敬。
陈光标平时和妻子交流得最多的也是孩子的事,因为他工作实在太忙,孩子基本都是张婷在培养。因此,他常不忘对妻子说:“你对孩子付出那么多,把他们教育得那么好,我真心谢谢你!”
虽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和对待妻子一样,陈光标对他们也是多鼓励多表扬,从不轻易批评责怪。同样的,一有时间,他们夫妻就会一道带着孩子到处游玩。
每当这时,陈光标和全天下所有的老爸并没两样,给他们当马骑,和他们玩射击,输了还会假装倒地装死……在孩子们心中,自己的爸爸就是个超有爱心还超会搞笑的超级老爸。
十多年来,无论身在哪里,陈光标始终保持每天至少给妻子发三条短信的习惯,内容诸如:“老婆,我闭上眼是你,睁开眼还是你,我非常想你,非常爱你……”
他并不觉得这有多肉麻,就像他觉得慈善就是要秀出来感染更多人一样,他说:“这就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就该时时让她感受到。而爱的表达恰是中国男人婚后最缺乏的。”
链接:首善陈光标 迄今为止,陈光标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近12亿元,受助人群突破50万人。
汶川大地震后两小时,陈光标就率由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和120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直奔灾区。他的团队共救活了131人,掩埋遇难者遗体近万具。他亲自背出了208具遗体,并累计为地震灾区捐款过亿元。
2009年陈光标创立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值近百亿,净利润4.1亿,而他这一年捐出的款物共计3.13亿。
2009年一年,全国各地到陈光标公司登门求助的有937人,他们收到的求助信件28700份。他根据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解决了其中许多问题,为此共花费2100多万元。(来源:家人 作者:范佳丽)
陈光标:一路沐浴祖国阳光陈家老宅外景。陈光标年轻时照片。 “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他的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但也是一个创造奇迹、充满着希望的家庭。正是在伟大祖国不断发展繁荣的大背景下,在时代赋予的一个个大好机遇的指引下,他和他的家庭,收获了整个家族的兴旺和骄傲……
父辈艰辛养家 难改贫穷处境 在江苏苏北一个贫穷的村落里,居住着一户陈氏家族。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家庭也迎来了自己的曙光,终于,可以分得属于自己的田地,可以在自家的土地上播种希望的种子了。1945年出生的陈立胜刚好赶上了好时光,他的命运也就和家族分得的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辈子踏踏实实地种地养家。
成人后的陈立胜,迎娶了小他两岁的姚翠侠,继续过着四平八稳却极度贫穷的务农生活。婚后,夫妇俩头两胎生了一儿一女,都因家中贫穷,无力哺育,相继饿死。
夫妇俩虽然悲痛欲绝,但仍没有放弃孕育后代的希望。第三胎,又是一个男孩,取名陈光标,名字中蕴含着夫妻俩对这个孩子满怀的期望。果然,陈光标虽然瘦弱,却顽强地生存下来。自打生下陈光标后,夫妻俩又成功孕育出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在物质极度贫乏的那个年代,却也都幸运地活了下来。但陈光标至今回忆起那时的生活状况,都带着心酸:“8岁前,我都没吃过肉。”
背负痛苦经历 立志脱贫致富 童年对饥锇的恐惧记忆深深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的强烈想法。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光标在10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对创业致富的探索。
那时,正在上小学的陈光标,就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家乡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陈光标挑着水桶沿街叫卖的情形。当时,靠卖水,一个中午放学的时间能挣2-3毛钱,这大概相当于当时村里一个成年人半天的工钱了。这也让陈光标清醒地意识到,只依靠父辈那样单纯的种地模式,想改变贫穷的境地是不可能的,要想致富不仅要有勤劳的双手,更要有聪明的头脑,先人一步的眼光。
13岁暑假的时候,陈光标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卖冰棒。后来,他又瞅准机会,做起了贩粮的买卖,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5、6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陈光标在致富路上尝到了一些甜头。1985年,17岁暑假结束的时候,陈光标挣了两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汶川地震救援现场背出一个小孩。
陈光标在青海玉树捐建了46所希望光彩小学,图为2007年7月陈光标参加玉树希望光彩小学竣工剪彩仪式时和孩子们在新校舍一起听课。
商学兼顾周到 事业渐入佳境 在从商磨练的同时,陈光标并没有荒废学业,做生意都是利用课余或是节假日的时间。通过勤奋刻苦的自学,1985年,他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经过5年的专业学习,他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那时,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刚刚发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论述,让年轻的陈光标听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普通上班族的工作完全不能调动起他年轻的激情和活力,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光标看到了致富的商机,也由此掘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一天,陈光标正巧在一家药店附近闲逛,见一群人兴致勃勃地围着一个袖珍式的仪器反复询问,他下意识地上前去探个究竟。原来,这是一个新近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仪,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看到这里,陈光标的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灵机一动想:“这个疾病探测仪好是好,就是没有直观性,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那一定会更受欢迎的。”
于是,他大胆果断地用身上仅有的3000元钱,聘请了一些业内专家提供技术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了简单的改进,再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了。接着,他又租用别人的厂房,将研制出的这个“新玩意”让工厂生产出成品,后来这个先进仪器就被他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一上市就广受好评。该产品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就是这样一个原本简单的疾病探测仪,经过陈光标的一番创新改造,立即身价倍增。从此,陈光标开启了创业致富人生旅程。
陈光标是从发明、创新中创业开步的,接着他还发明了折叠式电动车,并获得了国家专利,陈光标的好学、钻研、敏锐、执着带着他的事业渐入佳境。
陈光标及家人来到北川5.12纪念碑前,向孩子讲述自己抗震救灾的事迹,缅怀遇难同胞。
收获爱情甜蜜 事业更上层楼 1996年,对于陈光标来说意义非凡而重大。正是在这一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张婷。“第一次见到她是在照相馆,那时她负责整个照相馆大厅管理工作,她五官端正的长相一下子就吸引住我,再加上,她长了一对福气十足的耳垂,让我非常着迷。”陈光标得意洋洋地说着。徐州姑娘张婷自此被他彻底盯上,采用“粘人”战术,他很快俘获了张婷的芳心,翌年,两人喜结连理。
好事成双。1997年,陈光标成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婚后,张婷辞去了原先的工作,来到陈光标的公司,夫妻并肩打江山。
随着事业逐渐驶上了快车道,小家庭也在计划酝酿后代。2002年,34岁的陈光标喜得贵子,他给儿子取了个可爱的小名叫嘟嘟,因为孩子出生时重达9斤8两,异常敦实。如今,即将上小学的嘟嘟,不仅精通钢琴、二胡、手风琴等各种乐器,还擅长于唱歌、说单口相声,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让陈光标一谈起来,便心生欢喜,更表达对妻子的肯定:“自从生下嘟嘟后,他妈妈就做了全职太太,全力在家教育孩子,孩子现在这么懂事聪慧,全是他母亲不辞辛劳教育的功劳。”
2003年,陈光标又瞄准了环保行业,成立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这家企业的创办,与国家大力提倡的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的政策不谋而合,公司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
公司的主业是大型厂房、桥梁、烟囱等爆破,大型高科技含量机械设备拆除,大型建筑、桥梁拆除。企业在陈光标的领导下,仅仅几年就成长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拆除公司,拥有了国家级拆除资质,拆除过程中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和水压、液压、静力、爆破拆除法等国际领先的拆除工艺,有效降低了噪音,减少了灰尘。对于拆除后的建筑垃圾,陈光标的公司突破了传统拆迁工艺将钢筋剥离后渣土外运到郊区填埋而大量占用土地、严重污染环境的弊端,采用国际先进的移动式破碎筛分机组,对拆除下来的废旧混凝土现场破碎、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骨料、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三合土集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这些建筑垃圾经过再生加工便成为商品,有效实现了拆除工程的环保化、无污染、零排放。
陈光标和父母在一起。 家人其乐融融 回报社会慷慨 从陈光标经营起步,到如今财富上亿;从农村苦孩子到“中国首善”,这种嬗变,既是对发展奇迹的最佳注释,更是对创新创造的肯定褒奖。
陈光标发达了,他的父母也过上了好日子。不过老俩口还是过不惯城里人的生活,只有在农村老家,才觉得亲切自在。了解了父母的心思,孝顺儿子陈光标便不惜花费重金,为父母在老家新盖了一栋苏州园林式的宽敞房子,给老俩口颐养天年。但一辈子勤劳惯的老两口怎么也闲不下来,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坚持每天到自家的几亩地里拨弄一番,享受栽种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
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和妹妹陈春华,因为当时家境贫穷,上不起学,文化程度很低,但陈光标想让他们走出农村,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便一路提携,把他们也带到大城市南京来。但陈光标从来不会因为弟妹是自己的亲人,就把他们都揽在自己的公司里。
现在,陈景标在南京一家工厂做保安,妹妹陈春华在江宁一家酒店给人洗碗,“虽然他们工资也就一千多块钱,但他们也都自食其力,经受社会的磨练,等他们在社会上锻炼到一定程度,我一定会资助他们一人开一间小店做点小生意。”陈光标说。
对弟、妹如此,但对弟、妹的孩子,陈光标则慷慨解囊,把弟、妹共6个孩子的学费、杂费、医药费以及平时的零花钱都包揽下来了。陈光标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弟、妹被生活的磨难耽误了前程,他们的孩子,我一定要扶持好,让他们读好书,将来有所作为。”
最亲的家人得到了他的庇佑,那些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也得到了他的慷慨解囊,作为中国慈善的领跑者,他一马当先,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
7月9日,云南姚安县刚刚发生6级地震后,陈光标又率先倡议全国的企业家捐建抗震住房,他的公司带头捐建10套以上的钢混结构抗震住房。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他第一时间带领公司120人,调动推土机、挖掘机、吊车等60辆重型机械设备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战斗,冒着余震、泥石流和山体坍塌的危险,参与救灾抢险,打通通往北川、汶川和映秀的生命线,推出映秀镇的停机坪,在岷江边修出了几公里的道路,为大部队进入灾区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救援队共救出活着的被掩埋群众131人,掩埋遇难者尸体数千具,其中,陈光标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他的大无畏行动感动了四川,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也因此被温家宝总理盛赞为: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因为,在经济建设和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陈光标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四年荣获“中华慈善奖”。2008年12月更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2009年1月,陈光标又荣获“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和“CCTV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公益奖”;4月,被推选为“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7月,中华慈善总会成立15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
其实,陈光标身上的善心并非在汶川大地震后爆发,是他从小骨子里就有善爱之心,即使在读小学时家里很穷的情况下,他从乡里挑井水到集镇上卖得的一元八角钱都无私地资助乡间邻里的小孩读书。
多年来,他对青海、甘肃、西藏等老少边穷地区的捐助从没有停止过。据不完全统计,陈光标创业十余载,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已达9亿多元。所以当有人调侃地问陈光标的儿子,“爸爸是开什么公司”时,他会稚气十足地讲:“我爸爸开的是捐钱公司。”一句质朴的童语,逗得大家乐不可支。很多人也许惊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捐款数字,但陈光标对财富却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和他人分享。”
沐浴在祖国的阳光里,陈光标始终觉得:“我们每赚的一分钱里都有国家的无形股份,我们应当与政府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共同分享财富。”
陈光标说,善事是要一辈子做下去的,要尽其所能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此,他最近发出了倡议,提议年利润百万以上的富人拿出20%利润定向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即百万富翁帮100户、千万富翁帮1000户,亿万富翁帮10000户,用民间的财富力量帮助国家解决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让财富抹上人性的光芒。
陈家大事记 1949年
1945年出生的陈立胜分得了属于自己的田地。1968年
陈立胜夫妇在头两胎一儿一女相继夭折后,又生了个男孩,取名陈光标。
1978年
上小学10岁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当时,靠卖水,一个中午的时间能挣2~3毛钱。
1981年
13岁的陈光标暑假时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卖冰棒。后来,又做起了贩粮的买卖,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5、6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
1985年
17岁暑假结束的时候,陈光标挣了两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远近闻名。同年,他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经过5年的专业学习,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1991年
陈光标大胆地用身上仅有的3000元钱,研制成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一上市就广受好评。也由此掘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97年
陈光标与现在的妻子张婷喜结连理。同年,陈光标成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并担任董事长。2002年,儿子嘟嘟出生。
2003年
陈光标又瞄准了环保行业,成立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公司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
2008年
陈光标第一时间带领公司120人,调动推土机、挖掘机、吊车等60辆重型机械设备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战斗。救援队共救出活着的被掩埋群众131人,掩埋遇难者尸体数千具,其中,陈光标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
2009年
陈光标荣获“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和“CCTV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公益奖”;4月,被推选为“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7月,被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中国妇女报 记者 茹希佳)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