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倪元锦)22日的中秋节开启了为期3天的假期。在十几亿全球华人共同举杯赏月的节日里,一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也在好奇地探索着中秋节传统,节日的经历让他们更加走近中国。
22岁的俄罗斯留学生谢东来收到一条“漂亮”的中秋短信,祝福的汉字拼成一个心形,里面写着“中秋快乐,我想念你”。
这位三周前才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的小伙子惊呼“原来汉字还可以构成图案啊!”在此之前,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是谢东来对中国赏月文化的仅有知识。22日的中秋节是他和保加利亚同学格奥尔基·格奥尔基耶娃·德扎托夫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节日。
“尽管有丰富的旅游经历和大学学位,我很惊讶自己对中国如此重要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来中国前曾经在缅甸做过英语教师的格奥尔基说。
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或打着灯笼,或放飞许愿灯,品尝月饼佳肴,共赏皓月当空。 今年的中秋假期,谢东来选择游览故宫和天坛,游走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和祭祀神坛之间,探寻有着千年历史的“中秋节”的踪迹;格奥尔基则在中秋节前夜投奔朋友,前往一对中国夫妇家中,亲身体验中国家庭的庆祝方式。
故宫和天坛里老年人悦耳的歌声、一家人散步的悠闲、路边被家庭聚会挤满的餐馆、严重超载的拥挤地铁里此起彼伏的短信电话铃声、手里提着月饼和礼物的乘客……这些场景让不懂中文、初来乍到的谢东来感觉到了“中秋节”的喜庆气氛。
“我也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地铁里收发短信乘客脸上的笑容,穿过语言的障碍,传递给我中国人欢度中秋节的好心情。”谢东来说。
23岁的格奥尔基对月饼的好奇,从8月份来到中国就没有停止过,但他一直望着自己的月饼咽口水,终于忍耐到了中秋节的前夜。
“在西方,凡是跟节日有关的特定食物,是一定要等到那一天才能品尝的。"中秋节"中国人吃月饼就不同,这让我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是灵活而实际的。”格奥尔基说。
有着超过1000年历史的月饼最早出现在唐朝,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在中秋节食用。
格奥尔基在中秋节假期所拜访的年轻中国夫妇住在一套现代公寓里。中秋节前夜,他在主人家的苹果电脑前,咂着中国传统菊花茶,品尝了平生第一块月饼,红豆馅的,味道有点儿像他母亲做的果馅点心。
在现代前卫的房子里度过古老的传统节日,中国普通家庭这种“穿越古今时代、跨越中西文化”的生活,让格奥尔基觉得十分有趣。 “我必须要说,好客的主人是很现代的年轻人,从他们身上能体会到中国包容并蓄的文化。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是我对当今中国的整体印象。”格奥尔基说。
中秋节当天,格奥尔基陆续品尝了五仁、苹果、蛋黄、椰子等许多味道的月饼,而谢东来则有幸吃到了中国朋友亲手做的草莓和柠檬馅月饼。这些中国美食令他们大开眼界。
“吃着月饼,望着月亮,听着我的中国朋友用电话问候亲人,我想这就是中国人期盼的团聚吧。”格奥尔基说。
未来在中国的每个节日,谢东来都决定和中国朋友一起度过。
“中秋节让我见识到注重传统并热爱文化的中国人。他们爱国家,也爱自己的小家。”谢东来说,“过节能帮助我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并走近中国。”
“在中国的第一个中秋节,我意识到,我们外国人对中国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所知甚少。北京的经历教给我,哪怕在中国待上一天,对这个国家的了解都要远远胜过看十几部成龙的电影。”格奥尔基说。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