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月到中秋分外明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9月25日06:52
  月为传情之物,月乃寄情之所。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皎皎月光赋予我们民族无比瑰丽的想象,也留下无数绚烂华章。从先秦起,至唐宋为高峰,以咏月为题材的诗作竟达三成之多。李白的《月下独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商隐的《霜月》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在以写月亮、月光而大放异彩的历代诗词中,中秋诗词又自成一系。这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确乎好词!不仅是苏东坡的代表作,也无愧几万首宋词的压卷之作!有评家认为,这首词体现了词人对永恒的宇宙和多变的世事两者之间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是他厌恶宦海沉浮、感慨人生无常的自我排遣。言之有理,但笔者不敢一概苟同。苏东坡在密州那稍显破败的府衙里长夜难眠、吟词秉笔之时,很难说会有什么探讨哲学的心情。因为他与5年未见的弟弟子由刚刚错过一次见面的机会。本来苏轼从美丽的杭州请调穷困的密州,主要为了能与当时在济南做官的弟弟见面方便。但在政治上与苏氏兄弟并不相容的朝臣们,显然不愿给他们兄弟太多这样的机会。就在苏轼到达前不久,苏辙却奉调离开了济南。这对东坡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因为透过这兄弟亲情的阻隔,他感觉到朝廷里面的政治气氛对他仍然不利。王安石虽然再次辞相离开了朝廷,但是改革派的后台神宗皇帝依然不改初衷。这说明今后一个时期他所面临的将是又一段严酷的政治生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苏东坡的这首千古绝唱,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真情抒发,绝无做作。无怪乎《苕溪渔隐丛话》这样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东坡好写中秋之月,还有《阳关曲·中秋月》等多首。他于熙宁6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观钱塘潮即兴所作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体现出诗人挥洒自如、诙谐幽默的一面。面对钱塘大潮,东坡寄语上苍,休得关闭那沉重的九重天门,而目睹滔天巨浪,他又试图借得吴王夫差三千强弩,从此镇得大潮休狂,民生无扰。一个地方官,能有如此见识,在那当时也就苏学士了。

  同是中秋赏月,唐代刘禹锡是另一番天地,试看他在苏州刺史任上的一首《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洗遍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世间,翛然是玉京。”这首诗,题中明言中秋赏月,然从始至终,不见中秋二字。而是紧紧抓住秋景与月夜,借星辰、风露而衬托中秋之月的光辉。应该说,刘禹锡写这样的诗,与他的个性是极其符合的。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与群小相斗,从不畏惧,真可谓任人诽谤无所惧,我自高歌向天行。

  几乎与刘禹锡同时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体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格:“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忠臣,衷肠,忠言,大唐的山河破碎、宦官专政、军阀割据,使得诗人无论如何也乐不起来。中秋望月,这应当是在华丽无比的曲江之畔,而今却不得不来到不见经传的湓亭水边。昔之乐游,今之苦叹,在鲜明的对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的苦闷。

  同样的中秋同样的月,在不同人的笔下便瑰丽多姿;同样的诗人同样的月,时移事易,这月亮的光芒便有了喜怒哀乐的色彩。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