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记者周步恒 陈庚)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面对优惠政策淡化、“特区不特”的现实和困惑,厦门经济特区不等不靠,不断增强内生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再造特区新优势,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和试验田。
16号晚上7时,助理教授陈经超第一次登上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讲台,成为台湾籍毕业生获得大陆重点高校教师编制的第一人,厦门在两岸交流上再开先河。根据规定,陈经超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将和大陆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
陈经超说:出台这样一个保障政策,让我对于将来我在发展情况下我觉得会有一个比较坚强的后盾。
吸引人才,不仅要靠良好的就业、生活环境,更要靠制度创新、人文关怀。今年7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由厦门岛扩大到全市,面积增加11倍。8月,厦门实施户籍新政,让暂住人员落户,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30年来,厦门率先实施国企改革、最早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最早出台地方性涉台法规,保障台胞投资权益;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全民养老;创造住房保障的“厦门蓝本”;在全国率先把外来工子女纳入医保范畴,享受本地孩子相同的待遇。众多全国第一并不靠政策给予,而是靠打破常规、敢闯敢试。如今,厦门正全力对接台湾产业转移、着力打造13条百亿产业链,提高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
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不能仅仅靠政策,要弘扬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所形成的这种先行先试、敢于创新、敢为人先这样一种特区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我们内生的创新动力,内生的发展活力。继续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担当特区这样一种试验田的作用。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