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加强政治建设永远听党指挥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9月25日07:15
  部队正在进行快速反应演练。高双江摄

  本报记者郭晓宇本报特约记者舒春平本报通讯员刘彦军费士廷

  10年间,武警驻豫某师守南粤、战中原、奔高原、戍边陲,整建制跨越12省市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人们不禁要问:面对频繁机动的部队、高度分散的人员、异常艰苦的条件,他们如何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靠什么激发官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热情?

  教育随车轮走课堂随车厢行

  “命令你部速赴某地执行维稳任务!”

  2008年3月,突如其来的命令,把这个师的任务由沿海执勤变为高原维稳。

  面对建师历史上首次出征高原任务,部队来不及动员就开始向预定地域机动。

  时任师政治部主任赵书毅口述了一个教育提纲,每个车厢打开一部对讲机,由各团通信车进行通播,边开进边组织教育动员。各车厢适时开展讲故事、唱革命歌曲等活动,缓解官兵的紧张和疲惫。

  “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就抓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样的方法。”10年来,由于任务转换频繁,部队流动快,教育没有大块时间,也没有固定场地,人员更是难以集中,这个师着眼多样化军事任务特点,坚持教育跟着任务走,课堂紧贴任务设。

  “没有大块时间,三五分钟不嫌短;没有固定场所,车厢、帐篷不嫌小;不成建制,三五个人不嫌少。”他们打破传统集中教育模式,把大项教育分成若干小课题,组织教育骨干进车厢、上哨位、入帐篷,一课多讲。执行任务间隙,他们依据教育内容设置小话题,组织官兵进行小讨论、小辨析。

  教育随着车轮转,课堂跟着车厢走,广大官兵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

  强化组织功能筑牢流动堡垒

  2009年11月10日,由于编制调整,正在西北边陲执行任务的某团二连成建制抽组至兄弟单位,29名当年退伍战士则要返回中原驻地办理手续。

  从执勤点到中原驻地4000余公里,途中需要多次转车,其间,这些退伍战士的管理、食宿、安全最让人担心,但连队实在抽不出干部护送他们。

  此时,退伍战士中的6名党员站了出来:“没有干部有党员,我们可以像执行任务一样组成一个临时党支部,迎接这个特殊的考验。”

  火车启动后,临时党支部书记彭照超组织“一班人”研究成立行政管理组、文化活动组和列车联防治安组。他们还把退伍战士分成3个班,每个班安排两名党员负责全班的食宿、值班和文化活动。

  4天3夜后,这个临时党支部带领29名退伍战士安全抵达终点站。

  回到驻地,彭照超再次召开支委会,研究帮助退伍战士办理手续、发放退伍费用、购买返乡车票、送站等事宜。

  直至送走最后一名退伍战士,这个临时党支部才停止运转。留守的该团副政委王道灿感慨地说:“这真是个让党委放心的战斗堡垒。”

  而这仅是该师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众多“流动堡垒”的一个缩影。

  10年来,无论是沿海执勤,还是高原维稳,这个师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常常要打乱建制,分散作战,一个执勤驻地多则上百人,少则几十人甚至几个人,人员高度分散,领导力量薄弱……

  兵撒千里,靠什么凝聚力量、完成任务?关键要靠党支部。

  在沿海执勤期间,他们合理调整党员、干部分布,确保每个驻点至少有2名干部、3名以上党员,以便有条件组建临时党支部。

  在赴荆楚执行处突任务中,他们在出发前,对全师党小组和党员分布进行了统一调配,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每个任务段都有党支部负责,每个关口都有党员把关。

  解决实际问题关怀温暖官兵

  “等爸爸回来,我要送爸爸一个大纸箱,我就藏在纸箱里,当爸爸打开纸箱时,我就一下子搂住他的脖子,给他一个甜甜的吻。”

  离开驻地赴高原执勤已近一年,突然间从屏幕上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某营营长潘万青流泪了。

  把官兵亲人生活场景,拍成亲情光盘送到执勤一线官兵手中,把执勤一线官兵战备执勤的情景制成光盘送到其家人手中,只是该师以人为本、关爱官兵的实际举措之一。

  10年来,该师部队长期远离营区执行任务,长期连续作战,官兵实际困难不断增多。有的官兵亲人有病无法请假照顾;有的长期见不着孩子,等见了面,孩子已认不出爸爸。

  “一线官兵们为党分忧为民解愁,我们也有责任让他们兵行千里无后忧。”从师团党委到连队党支部,从前方指挥部到后方留守处,都坚持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全力以赴为执勤官兵排忧解难,把温暖送到执勤官兵的心坎上。

  四川籍战士陈关洪不会忘记,母亲在汶川地震中被砸伤,急需手术。母亲却担心一旦手术不成功,再也见不到儿子,不愿配合手术。当时陈关洪正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无法请假陪母亲做手术。关键时刻,指导员董恒波多方联系、协调,在执勤目标单位和医院支持下,通过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让陈关洪与母亲“见了面”,了却了母亲的一桩心愿。

  为208名符合条件的干部在省城联系解决经济适用房;为200多名随军家属解决就业和子女上学问题;帮助百余名战士处理家中涉法问题……组织的关心,给全师官兵注入一股强大动力。每逢关键时刻,官兵们总能舍小家顾大家,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