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域外华闻

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培养“不走的防疫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25日11:02
  中新网巴基斯坦特达9月25日电 (姚洪华)“洪灾过后最易发生由于水污染引发的肠道传染病。因此,一定要将水煮开,防止病从口入……”防疫专家马立芝一边通过乌尔都语翻译仔细讲解如何科学饮水,一边运用肢体语言示范每一个细节。这是当地时间24日中午,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灾区组织当地志愿者和患者进行卫生知识讲座的情景。

  为了帮助灾民有效预防接触性传染病,防止疫情发生,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开设卫生知识“小课堂”,为志愿者和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培训。

  38岁的马立芝是武警总医院的一名防疫专家。到达“中国流动医院”后,马立芝利用休息时间分析研究灾后的疫情特点,制定了详细的讲课计划,精心准备的“洪灾后如何科学饮水”、“洪灾后的疾病与预防”、“请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等授课内容很受当地志愿者和患者的欢迎。

  “天气炎热潮湿,蚊虫很多,容易发生登革热、疟疾、痢疾病等传染病,我们要在开展医疗救治的同时,积极发动当地灾民加强防护意识,尽可能地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首席医疗官、武警总医院副院长梁立武说。由于风俗风情、生活习惯和卫生状况等多种原因,当地灾民防护意识不是很强。因此,他们决定利用闲余时间开设卫生知识“小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培养一批不走的"防疫队",对于医疗救援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武警总医院医生刘庆春说。当地有20多位志愿者,主动参加到健康知识培训中来,医疗队员也不厌其烦地教授他们如何正确洗手、配制防疫药物、使用喷雾器等知识,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彻底消毒防疫。

  据梁立武介绍,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开诊短短9天时间,就救治了7000多人次,其中危重病人30多例,开展医疗卫生知识讲座近10次,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学鉴定等方式确诊痢疾7例,为世界卫生组织在该地区开展疫情监控和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