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浙江义乌经济预警平台为经营户挽回3500万损失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25日18:16
  中新网义乌9月25日电 (记者 董齐 通讯员 陈正明)“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经济犯罪动态预警信息平台都要渗透进去,防范经济案件的发生。”今天,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朱金弟接受采访时说。记者了解到,自去年9月18日经济犯罪动态预警信息平台(以下简称“预警平台”)投入运行后,截至今年9月,该平台已成功防范、侦破了14起特大市场合同诈骗案件,直接为市场经营户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达3500万元。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0余名外商常驻采购,经济外向度达到65%以上。但随着市场的持续繁荣,各类经济案件日益增多。据统计,2007年到2009年,义乌经济犯罪案件数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市场商贸领域的合同诈骗案件大幅增加。

  “仅去年,涉嫌诈骗或老板逃逸拖欠货款的外贸公司就达159家,涉及货物价值4亿多元,受害经营户3000余家。”朱金弟告诉记者,在经济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传统重打轻防范的办案模式已满足不了现实需要,如何实现打防完美结合成为义乌警方思考的问题。

  2009年9月18日,义乌警方经过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几个月的探索后,“预警平台”被投入使用。“预警平台”运行机制是以市场贸易信息采集分析为防范切入点,借助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作用,把广大市场经营户联合起来,通过对分散、隐性贸易信息的有效综合和公安机关的调查排摸,来实现在初始阶段或损失造成之前遏制犯罪、降低市场经营户贸易风险的目。

  “平台投入使用一周就立下奇功。”义乌市经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龚卫东向记者介绍,去年9月25日,一位经营陶瓷制品的市场经营户在“预警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举报信息:一家名为润嘉的外贸公司向她订购了一批陶瓷制品,但是货物交出后,这家公司的外籍老板一再拖延付款日期,怕是要在国庆期间逃匿。民警立即前往调查,发现该公司确实存在骗货可能。在警方努力下,2名外籍老板最终把经营户价值200万元的货物退回。

  首战告捷后,“预警平台”的预防功效很快得到市场经营户的认可,浏览量迅速发展到如今的15000人次,涉及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靠平台,义乌警方也成功的防范、侦破了14起特大市场合同诈骗案件,直接为经营户避免和挽回损失3500多万元。同时因为预防及时,今年义乌的合同诈骗案发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经营户反映外贸公司拖欠货款逃匿案件仅为56起,同比下降了26%。

  而为进一步推动“预警平台”的功效,接下来义乌警方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派出所、出入境等警种的内部联动核查机制,及时调查、反馈经营户发布的信息。“我们还将成立专业信息中队,以加强经侦情报信息工作,让不法分子想骗不敢骗,想骗来不及骗。”朱金弟说。

  但让办案民警无奈的是,由于经营户薄弱的安全意识,外商骗货行为还是时有发生。今年8月份,150多名经营户到经侦大队报案称价值300万元的货物被保加利亚外商骗走,但他们没有任何人在“预警平台”上填报过相关信息。

  “如果经营户的安全意识强烈,在平台上填报了预警信息,这起案件完全可以避免。”朱金弟说,目前义乌发生的诈骗案多数为经营户没有填报预警信息,他希望经营户在首次与外贸公司合作时都可要到“预警平台”上填报信息,这样平台的功效就会成倍放大,诈骗行为就更容易被发现。“当经营户都养成填报预警信息的习惯,预警平台就能够形成一个无法逾的网,让不法分子无处藏身。”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