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去哪了?
三成受访者 “宅”在家
记者 骆家烨/报道
三天的中秋假期刚刚画上了句号,对于假期,大家都是怎么安排的?昨日,记者随机对市民展开调查发现,竟然有三成受访者在中秋成为“宅人”。
回家 仍旧是主题
在中秋之前的头一天,中东大市场附近一铁路客运票务代售点,平时冷清的地段,在当天早上8点30分,购票的队伍就排出了20米开外。
当天傍晚,长春自由大路与亚泰大街交会处、南关高架桥附近、动植物园门前、东岭南街、东岭北街等多个地段,长春出现了少有的大堵车……
“宅人” 让我一次休个够
“休假,不睡觉干什么?!”按照长春市民刘女士的说法,“三天的时间,我就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平时工作特别忙,动不动就加班,这下好,大睡特睡!”
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20位调查对象,有6个人选择了利用假期在家休息。
加班 白领群里大行其道
在某网站针对白领的调查中,竟然有51.85%的网友在中秋假期在单位加班,而记者的调查中也有两人明确表示,自己的三天是在加班中度过。
网友“小黑裙”表示:“中秋独自加班,为了明天,拼了!”同样在节日里加班的网友“领袖衫”回复道:“中秋加班,毫无怨言,不能陪父母过节,只能在远方祝愿父母身体健康!”
大学生 结伴短程游
在记者调查中就有4位四平的在校大学生。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中秋节。“我们这几天,先是和老师们一起吃饭,和老师联络联络感情。然后中秋那天我们开了个老乡会,正好大一的新生也都来报到了,他们刚来,肯定特别想家。把他们都叫来一起吃饭,不仅热闹,还能暂时让他们忘记想家。接着就全到长春来了,全当旅游了,毕竟没来过,挺开心的,伪皇宫、净月潭,我们都去了!”
调查 中秋传统悄悄改变
“虽然说中秋‘人月两圆’的传统仍然是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这一传统内部打开缺口。”社会学者崔永军教授认为,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千百年以来,人们在这一天放下手中工作,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出游,中秋合家团圆的传统悄然改变。
延伸阅读
三种中秋祝福短信最让人无奈
实习记者 聂芳芳/报道
本报讯 中秋佳节,收到祝福的短信本是件开心的事儿,可省事儿心态的驱使,一些人乐于转发别人的祝福短信。这类短信不但不能给人带来温暖,反而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敷衍。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这种短信太没诚意,不如不发。
/抓狂/
收到内容相同短信
“我中秋节期间收到了100多条祝福的短信,几乎10条的祝福内容相同。”市民李先生表示,从中秋的前两天一直到中秋节当天,自己共收到了100多条短信,这些短信多是来自朋友、亲人和同事的。“有些短信确实编写得很华丽,可我一看就知道是转发的。”
无独有偶,市民张女士也对这种“敷衍式”短信感到头疼。她说,中秋期间,自己也收到了5条内容相同的短信,而且有些短信特别的长,大概要2-3条才能阅读完。“我宁可收到几句平常的祝福语,文字不需要很华丽,短短的几个字就能说出对方的祝福。”张女士表示,每当过节的时候都会收到一些经过转发的“敷衍式”短信,并称一旦收到这类短信自己都没有心情把它阅读完。
/荒唐/
留存原发信人的名字
“这哪算是祝福的短信啊,看着实在让人闹心。”市民吴女士说,她在中秋节当天收到了朋友的一条祝福短信,可往最后看上面竟写着别人的名字。“哎,一到过节时,短信就满天飞,这类没有删除原发信人名字的信息也并不稀奇。”吴女士无奈地说,这种“敷衍式”短信实在让人受不了,她说,自己在过节的时候很少主动给朋友发信息。“如果在过节的时候,双方不能见面的话,打电话问候多好,何必要转发那些‘敷衍式’的信息呢,看着还让人心烦。”
/纠结/
陌生号码送祝福
“我中秋期间接到的信息更让人纠结。”市民宋女士表示,自己在节日期间还收到了3条“无名氏”的祝福信息。“这些信息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宋女士说,这些没有署名的短信让她不知道怎么处理。“不回吧,让人觉得不礼貌,可回又不知道对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