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紧随世情侨情变化 福建省侨办着力创新侨务工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26日17:13
  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福建侨网消息,“此行返乡,我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到家的热忱、家的关爱,心与家贴得更近了!我们会积极寻找机会,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将是我脚步延伸的另一个新起点……”被问及此行访闽的感想时,现任马来西亚IOI集团董事主席的李深静表示。

  据悉,李深静的一番感慨缘于今年4月份的家族式访问:受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邀请,李深静携家族访问团一行23人访闽,他们考察了福州、厦门、泉州、龙岩等地,故土的情愫及海西发展新形势的深深震撼,使得李深静毅然决定参与在厦门的投资与厦门城市建设。

  2009年,福建省侨办精心筹划推出“闽侨精英故乡行”主题活动。该活动以省委书记、省长的名义陆续邀请为祖(籍)国为故乡做出重大贡献的侨胞家族、闽籍侨胞财团新生代等,带夫人、带子女组成小团组回故乡考察。

  此举可谓端出了创新工作的活棋盘,它既有效激活了利于祖(籍)国和海外侨胞的“留根工程”,加深侨胞新生代对家乡的感情,使老一代与家乡的联系薪火相传,也将使新形势下的“引智引资”工程得以有效持续。参加“闽侨精英故乡行”活动的受邀家族在住在国侨胞中有较大影响。陈嘉庚家族访问团之陈嘉庚先生的孙子陈君宝先生接到福建省党政领导邀请后,通过越洋电话,向省侨办主任说出了心里话:“家乡对我们太好了,我们要沿着先辈的足迹走下去,让嘉庚精神代代相传。”他们认为,华侨华人身在海外,但心系祖(籍)国,心系家乡,开展“闽侨精英故乡行”活动,对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了解祖(籍)国、了解故乡,激发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类活动长期举办。回闽访问期间,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在看到家乡的变化后感慨地说:“20年前我来过福州,和这次一样都是住在西湖大酒店,但是前后20年变化太大了。现在的福州楼高了,路宽了,城市更美了。”得知福建正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时,陈立人说:“这是福建发展的一大机遇,希望海外侨胞能够积极参与海西建设,也希望自己能在海西发展中觅到商机。家乡的繁荣富强是我们所有嘉庚后人及海外华侨的共同心愿,因为我们的根在这里!”

  李深静先生和陈嘉庚后人的心声反映了“家族式访问”的独特魅力。相对于大型侨务活动,这种小范围活动使得中国大陆同胞与海外侨胞,特别是新生代联系更直接、洽谈更具体、沟通更深入。再者,这种活动凸显的是“侨情+亲情”,其最具感召力的是特定的家族宝贵精神,这种精神容易在本家族弘扬甚至向外渲染,具有稳定的情感维系纽带。故而,“闽侨精英故乡行”活动具有其他大型侨务活动所无法比拟的生机和活力。

  历时一年多来,以“闽侨精英故乡行”为载体的创新型引智引资工作成效初显:先后有6个著名侨胞家族及闽籍侨胞财团访闽,他们深切地体悟故土最新最强劲的脉动、撒播龙的传人亘古不变的爱乡恋乡情愫;他们踊跃于故土寻觅商机,先后有2个家族在闽投资新产业或参与城市建设。

  “侨务无小事,工作须创新”,这是福建省侨办人的共识。近年,福建省侨办领导频频科学决策,锐意带领侨务团队不断进取,创新之花朵朵盛开,芳香四溢,弥漫侨务工作的各个方面。

  侨务外宣方面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工作上。夏(冬)令营是开展华裔青少年工作、实施“留根工程”的有效载体,也是新形势下涵养侨力资源的重要途径。2009年以来,福建省侨办全面创新夏(冬)令营活动模式,一改过去由省侨办唱“独角戏”,忙得不亦乐乎却成效不大的格局,采取国侨办、省侨办、各市县(区)侨办“三级联办”,重心下移、以县(市、区)为主的做法,有效调动了基层侨办的积极性,扩大了夏(冬)令营办营规模。2009年全省办营人数就达3100多人。沿海地区的一些重点侨县(市、区),办营的热情空前高涨,有30万海外侨胞的石狮市,2009年以来就办营3批,参加人数175人。一些山区小县(市﹑区)也不甘落后,积极地尝试着在办营方面能有新的突破。地处边远的邵武市也开辟了营地,2010年接纳了营员43人。面对尝试的成功,邵武市侨办张主任信心满满:山区条件差一些,但只要努力,我们照样能够为“留根工程”建设﹑为涵养侨力资源作出应有的贡献。

  也许是因为对故乡的情深意长,也许是因为受到家乡重视海外华文教育精神的感动,菲律宾侨领陈永栽先生倾心“留根工程”建设的义举让人敬仰: 2001年至今,陈先生连续10年共资助组织6621名菲华学生回祖籍地福建参加为期50天的学习中文夏令营。此举有效发挥了著名侨领的“旗帜”作用,在菲华社会兴起了长盛不衰的华文教育热潮,也给其他国家华侨社会的华文教育工作树立了榜样。

  如果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网络信息的力量则是无法估量的。这不,此刻,您可能在美国的唐人街,您可能在中国偏远的某个村落;您可能是位令人仰慕的高管,您可能是位简居深山的农民,但不论您身居何方,也不论您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您拥有一台配备上网设施的电脑,那么,不论黑夜与白昼,您信手点击福建侨网,就可以平等地享受福建侨网提供的侨务信息,可以轻松领略八闽侨情、闽籍华人风采等等。

  然而,您或许未曾想到,目前性能齐全的福建侨网的建设也才历经几番春秋。2007年,福建省侨办领导提出“基础建设年”的目标,要求着手创建侨网。在网络创建之初,办领导明确指示:“侨网创设应高起点、高标准、高性能,务必开拓思路,敢于创新,真正建立起与侨务大省相匹配的网络资源”。就这样,在开拓创新的工作氛围下,全体福建省侨办人员精诚合作,仅两三年时间,福建侨网已建设成相对完善的政府门户网站。目前,福建侨网设置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福建乡音、侨企之窗等12个一级栏目和40多个二级栏目。

  福建侨网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广泛欢迎。曾经,一天,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见到福建省侨办领导,老人紧握领导双手,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啊!如今我在家里就可以知晓我们侨的各类政策,可以知晓我们侨乡的各种信息,还可以在家里找你们办理事情哩!”笔者了解到,老人来自福建漳州梅州华侨农场——1个距福州千里之外的归难侨安置农场,他的子女都在国外,平时十分关注侨务信息,对福建侨网的诞生欣喜异常。在2009年度福建省政府网站绩效考评中,福建侨网的“网站性能设计及运行维护”位列省直机关第2名,在2010年4月份召开的福建省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福建侨网受到表扬。

  言及福建侨网的创新成果时,笔者的友人曾经打趣:“瞧你说的神了,新侨新形势,那福建省侨办还能一切迎刃而解?!”友人的提问,让笔者想起了福建省侨办近年针对新世情、新侨情,积极调整办事方略,在一些专业领域问题上创出新路子——“借力”务侨及“合力”务侨的一些事例。

  “借力”务侨及“合力”务侨,当推福建省华侨农场改革及厦门房产权益保护问题解决的做法。针对华侨农场改革存在的现实难题,考虑到侨务工作者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局限性,福建省侨办领导果敢作出决策——向专业团体借力,创造“1+1>2”的合力务侨工作方法。于是,厦门市侨办、华侨大学华侨华人资料中心、竹坝华侨农场联合开展《厦门竹坝华侨农场社区化转型研究》,为华侨农场的改革难题做决策指导。针对华侨财产保护问题,厦门市侨办联合厦门大学法学院开展《物权法与华侨房屋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提出法律对策。

  福建省侨办的侨务课题调研是“借力”务侨与“合力”务侨的另一类典型创新。近年,福建省侨办主动与省社科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开展联合调研活动。以2009年为例,一是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开展“深化与华侨华人的合作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战略”课题研究,二是与福建省社科院联合开展“海外侨商投资福建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课题研究。重点课题联合调研的“借力”做法,使得福建省侨务系统的调研工作质量更高﹑效果更好。2008年以来,已开展了4个重点调研课题,其中,1个课题成果刊登于《海峡经济》,1个课题成果被国务院侨办《侨务工作研究》采用。与此同时,福建省侨办要求本系统45周岁以下干部,每年都要结合各自岗位开展课题调研,完成一篇调研文章。2008、2009两年已有66篇调研文章结集成册。如今,在福建省侨办,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是什么力量推动福建省侨办的工作不断创新、不断上新台阶呢?简言之,在于两个拥有:拥有一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能对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的领导集体;拥有一支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侨务工作队伍。

  随着世情、国情、省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侨情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何适应发展变化,不断取得侨务工作新成效?福建省侨办的实践证明:关键在于创新!创新,将给予侨务工作以汩汩涌动的动力;创新,将给予侨务工作以勇健翱翔的翅膀;创新,将给予侨务工作以隽永清新的希冀!我们殷切期待,明日的福建省侨办,创新之旅硕果累累!我们衷心期许,明日的福建省侨办,前路处处芳香!(李雪华)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