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崇文重教崇德向善 文明之花绽放“五邑”大地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27日10:24
  新华网广州9月27日电(记者魏蒙)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重要平台,素称“五邑”的著名侨乡广东省江门市大力倡导崇文重教、崇德向善之风,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之路。

  文明城市建设牵动海内外乡亲的心

  在796万江门乡亲中,有376万人散居在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百余年来,数百万的华侨华人与家乡保持着紧密联系,中外文化在激荡碰撞中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侨乡文化:爱国爱乡、崇文乐善、开放兼容、和谐文明、创业拼搏。

  吴乐年今年89岁,祖籍江门所辖恩平市牛江镇西盛村。在过去18年里,在香港经营客运业的他为家乡捐资3600万港元。困难时他曾将专线小巴营运牌照拿到银行抵押,以筹够认捐的500万元港币。

  江门在海外的乡亲素有崇德向善的“爱心基因”。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和华人、港澳台同胞捐给家乡的资金达60亿元人民币,铺桥修路、捐资助学、捐建公共设施。当地最高的学府——五邑大学就缘于此,在2亿多元的捐款中,捐款最多者金额数以千万元计,最少的是50元人民币。去年,这所大学荣获了“中华慈善奖突出贡献项目奖”。

  “紫线规划”是江门文脉相承的一大平台:保留其从元代墟市向近代城市演变的文脉,使历史风貌村及工业、港口等历史产物呈现区域性保护状态。与此同时,建起馆藏华侨文物数量居全国之首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将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起两年一度的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江门由此成为传承华侨遗产与精神的代表性城市。

  现在,崇德向善成为海内外江门人共同具有的文化特质。“慈善公益万人行”“爱心桥”“圆梦行动”“慈善一日捐”……一个个品牌性的慈善活动蓬勃兴起。在去年全国“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中,江门市以10名个人、5个单位(企业)和2个项目的获奖总数列广东省首位、居全国前列。

  政府、社会、企业和海外华侨共同参与推动慈善事业的格局,不但先后救助困难群众7万多人次,而且各地利用捐赠款物先后新建、扩建中小学校2910间,新建扩建幼儿园、托儿所481间,新建扩建医院、医疗卫生站434间,新建扩建敬老院433间,兴建大小桥梁949座,修建大小水泥道路1.36万多公里,兴建自来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1441宗,新建文化中心、影剧院、图书馆232间,兴建侨联大厦98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山水中有城市 城市中有山水

  江门的林业用地绿化率达89.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3平方米,水、气、声、尘的污染指数在珠三角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江门市代市长刘海这样介绍江门:“山水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山水。”

  6年前,江门市就开始以坚守“3个门槛”来创建文明城市——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投资强度守住黄色门槛;以环保准入制守住绿色门槛;以发展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守住金色门槛。近4年来,江门否决和劝退环境破坏性的建设项目187个,投资额达数十亿美元,付出了发展速度的代价、政绩的代价。

  在有些人看来,江门的有些事是不可思议的: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市政建设同样成了重点,却把大量财力投入看不见的地下管网工程之中,同时还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建设广东规模最大、服务项目最多的行政服务中心,投向江门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建设……

  但正因为严守三大门槛,使江门可供打造绿色GDP的土地资源的潜力大。2009年,江门市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的产值已达到66.29亿元,计划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现在,台山核电初见成效,核电装备工业园项目也已启动,江门还将成为南方重要的动力机车制造和维修基地……江门人认为,这也是一种崇德向善。

  多了一分清爽、温馨和从容

  江门有一个奇特的地方:独木成林,小鸟天堂。经过380多年的生长,一株古榕枝蔓相连竟达15亩,树长青、根相连、鸟成群……巴金先生曾在《鸟的天堂》里描绘过这个情景。

  从一棵榕树成风景,到从家乡走出的明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等,以及当今多达32名的院士和包括刘德华在内的百余香港影星身上,江门人感悟到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据江门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2010年,江门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的资金达24亿多元,通过强势投入作保障,江门的教育已实现布局调整促均衡、内涵发展求优质、品牌打造树特色,不但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年前又成为广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8个地级市之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江门注重打造学习型城市,不但举办有18项内容的“全民读书活动”,还开设了使市民读书氛围浓厚的一批论坛,建设了“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流动书屋”、文化服务“百镇千村行”等基础文化设施,打造城市的“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全力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

  知书达理。现在,“社工+志工+义工”成为江门人钟情的社会志愿服务新模式,全市已有注册义工13.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0%,义工服务时间超过70万小时。10多万义工(志愿者)长年活跃在城市街头巷尾、社区楼院,开展扶贫帮困、法律咨询、关爱空巢老人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去年,江门还成为全国首个推行市领导做义工形成制度的城市。目前,已有52名市领导及市政府组成机构领导成为注册义工,市领导带头参与义工服务活动,推动义工精神在全市传播。

  一位从南美回乡省亲的侨领兴奋地说:“现在的江门市民处事更宽容、更大度,生活态度更祥和了。现在的江门市民少了一分喧哗,多了一分清爽、温馨和从容。”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