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侨法20年:落实侨房政策 做好凝聚侨心大工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28日09:57
充满岭南民居特色的旧南海县社区

  中新网9月28日电 题:依法护侨 中国落实侨房政策做好凝聚侨心大工程

  记者 董方

  “别人住高价小区,住的是豪华,我们住这里,住的是文化。”老街坊梁叔骄傲地谈着自家房子所在的“宝地”——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的旧南海县社区。这片隐藏在广州闹市区的百年华侨建筑群,因被广州亚组委选定为首个亚运社区而名声大噪。带来这份荣誉的不只是其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还有那份“原汁原味”,虽历经近百年风雨,但因保护有道,街道上的华侨房屋仍完好如初。

  根之所系 侨胞呼唤把“根”留住

  目前,中国已有超过4500万的海外侨胞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贫富,无论身居何处,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落叶归根。他们中有的在出国前便购置了房产,也有不少人将财富带回家乡,甚至不远万里运回砖瓦玻璃,建起一栋栋房屋。这些侨房不仅是广大侨胞出生、成长之地,更是其根之所系。

  侨房凝聚了华侨华人的思乡情怀,是广大侨胞与祖(籍)国联系的重要感情纽带,保护侨胞房屋、解决侨房问题就成为凝聚侨心的关键。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干扰,“侨房”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断受到侵犯,有的被没收,有的被挤占等。

  根据宪法第50条关于“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和党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侨务政策的有关规定,一批归侨侨眷的历史旧案得到了复查纠正,在“文革”中被挤占的侨房也得以清退,侨胞权益得到维护。

  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13条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20年来,各地加快落实侨房政策步伐,大力归还侨房,使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财产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清退近4000万平方米的华侨私房,许多房屋拆迁的侨胞也得到妥善安置和合理补偿。

  立法保护 解决侨房历史遗留难题

  由于时间久远,政策变迁,加上具体情况各有差异,侨房问题成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反映的热点、难点。为了妥善处理城镇拆迁侨房,保护华侨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各省市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应运而生。尤其是广东、福建、海南等主要侨务大省皆出台了关于落实侨房政策的专门性规章,如广东有《广东省关于拆迁城镇华侨房屋有关规定》,福建有《福建省保护华侨房屋租赁权益的若干规定》等。

  在新修订的《海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若干规定》中,突出了对归侨、华侨私有房屋的保护政策,更加注重对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合法权益的保障。规定要求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责令侨房占有人或使用人在规定的期限内退还归侨、华侨本人或者其遗产继承人;已被拆除、改建的侨房,应当给予补偿;省和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落实侨房政策工作给予财政支持。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在第14、15条针对因国家建设或者城镇建设需要以及因村庄和集镇统一规划建设两种不同情况下,依法拆迁归侨、侨眷的私有房屋及其附属物进行了规定。

  侨房问题由历史原因形成,因此在处理侨房问题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历史问题进行梳理。不仅需要厘清房产的继承人,确保侨房的真正归属,并进行有效协调,还要在做好侨房腾退工作的同时,妥善安置原住户。可以说,这是一项关系到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维系侨胞和祖国联系的大工程。

  中山市在推进城市改造的过程中,在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华侨房屋时曾陷入两难。一方面政府不能随意处置私人物产,市外事侨务局要求对涉及侨屋要谨慎对待,不能随意拆除或整改;另一方面这部分侨房的业主大部分又移居海外,难以联系。于是,一场关于华侨房屋管理的大讨论便应时展开。无论是市外侨局建议的政府托管华侨房屋,还是有政协委员打算起草相关建议递交政府,这些无不体现出社会各界对于维护侨胞权益的重视和解决涉侨历史遗留问题的决心。

  温暖侨心 各地积极落实侨房政策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一个拥有300万旅外乡亲的著名侨乡,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集中力量筹措经费,用于侨房住户腾退的奖励和补贴。截至去年底,该市已基本完成侨房腾退任务。同时,福州市侨务部门也采取多项措施,保证侨房中的困难住户安心住上政府安排的住房。

  福建省的另一个侨乡厦门则采取政府先购建安置房,原承租户再退房的政策,既维护了侨房业主的权益,又使原承租户得到了妥善安置,

  海南省积极筹措落实侨房政策资金,支持完成落实侨房政策的工作任务。至2007年12月底,海南省退还侨房产权达93万余平方米,退还侨房使用权92万多平方米,全面完成了落实侨房政策的工作任务。

  自1984年以来,广州市在落实侨房政策工作上走在了全国前列,落实住宅、非住宅私改经租和代管侨房共达8600户。

  思考:保护侨房也要打好“文化牌”

  “为了保护好这些侨房,我们主动跟华侨联系”,据现任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的旧南海县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冯女士介绍,在华侨的积极支持下,一批文化商户进驻该社区,建起了一片社区文化长廊。

  当这些承载着侨胞心血和遥思的房屋成为一种文化,这个百年华侨建筑群拥有的也不会只是亚运社区的美名。在保护侨房的同时加以开发,进一步弘扬华侨文化,或许将在未来各地落实侨房政策时被借鉴。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