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北京孔庙举行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组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28日16:07

  9月28日上午,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仪式在北京孔庙举行。来自台湾和北京的两岸师生共计500人,共同祭奠孔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刘舒凌 )28日是孔子2561年诞辰。当天早晨在北京孔庙,两岸中学生、老师500多人在温煦秋阳下踏进古老的庭院参加祭孔仪式,表达对孔圣人的敬重。

  9时许,古老的大成殿前广场上,鼓乐齐鸣,师生同声咏颂《礼记·大同》篇,祭孔仪式开始;两岸嘉宾在持敬门整衣冠、肃立,由国子监进入孔庙;两岸学生在大成殿前跳六佾舞,嘉宾在肃穆的气氛中进殿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仪式随师生进殿拜谒孔圣人而结束。

  来自新竹忠信学校高二女生张鉯亭在祭孔仪式后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到北京并且是专程来参加盛大、正统的祭孔活动,她感到荣幸。张同学说,在学校曾学习《论语》,孔子有关孝道的论述让她受到震动,因为孔子说对供养父母不仅要给与食物、照顾,还要有好的态度;她希望两岸同学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携手传承这样美好的中华文化。

  这是一项名为“第三届中华文化快车——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的交流活动,邀请了台湾新竹及台南地区150多名师生和北京300多位师生一同祭奠孔子。2008年、2009年,北京师生曾2次应邀参加在新竹举办的“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

  仪式前,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对两岸师生表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关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规范已经内化为中华文化基因;历史上,中华文化随大陆居民迁徙来到台湾,祭孔如今已成为了两岸共同民俗仪典,希望年轻一代共同继承传统文化,增进彼此了解。

  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饶颖奇表示,孔子思想对人类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建构上产生了无价贡献,近2年来两岸和平发展、开放交流为人民带来福祉,期望同胞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发扬孔子精神,不断融洽感情,迎来更光明前途。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学习可以来自伦理、社会经验和书本等不同经验;在通往远大理想的路上,希望两岸同学不要忽略孝道、笃诚守信等社会伦理,站稳学习的起点、传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