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评论:慈善晚宴并非真假慈善试金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0年09月29日01:00
  一场反客为主的宴会今日将上演,持续高涨的舆情集中于那份被邀请的赴宴者名单上,各方媒体为此做足了文章,似乎一场“慈善晚宴”就会验明某些人的伪善、决定某些人的命运。

  由股神巴菲特及其好友盖茨发起“捐赠誓言”,号召富豪将自己一半财产捐出作慈善事业。他们更希望将善举扩大至美国以外地区,中国将是他们游说的第一站。

  舆论由此“抓狂”,“巴比”共同出席的“慈善晚宴”,在各路媒体的持续挖掘中,不断产生着一些新闻:婉拒者有之,回避者有之,应约者亦有之。焦点集中于中国的富豪,责备富人的声音四起。

  “劝捐”的“巴比”已经站在高处,被劝的中国富豪面目尚未清晰,急躁的舆论开始了某种程度上的声讨,公众也跟着抓狂了。

  一场“慈善晚宴”真的那么重要?中国富豪没有除捐款之外的慈善之路?

  面对舆论主要针对民营企业家的“裸捐”叫板,公众其实需要冷静思考: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有贫富差距的现状,也有地区发展的严重失衡。企业家在依法经营好企业、善待员工的同时,已经履行了其社会责任,当不当慈善家不该成为又一个标准。责难没有法理依据,来自道德高地上的声音只能是一种鼓噪;其次,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或义务,已经有“先富帮后富”的实践与示范,而不仅仅是捐款数字所描述的“慈善家”。事实上,10多年前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所倡导并践行的“光彩事业”正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创新之路。因为,再大的慈善行为也是个体的,众多民营企业家以项目投资,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创造出的效益,远远大于捐款方式的慈善救济。

  进一步说,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慈善事业,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现状。而光彩事业以项目投资为中心,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并通过包括捐赠在内的多种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进步,共谋利益,共享文明安乐,以先富带未富,促进共同富裕。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质变而非救济,其所实施的项目既能创造就业,又能促进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民生进步。

  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基本国情,民营企业家在做大自身企业的同时,投身光彩事业,此等行为更是功德无量。

  光彩事业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又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也完整阐述了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光彩精神。慈善当然是一项事业,但光彩事业同样崇高伟大。

  一场“慈善晚宴”不会改变什么,尽管我们期待发起者制造某种契机,进而完善民间的救助力量。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外国慈善家传递的善举,终归是一种姿态,中国的事情还得由中国人自己去解决。

  公众其实大可不必去计较出席宴会的富豪名单,一次宴会并非真假慈善的试金石;对于“漩涡”中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也不必因为是否赴宴而纠结,坚定地走自己特色的慈善之路,必将赢得国人的爱戴。(29A6)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