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最新消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40年:大凉山托中国航天梦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29日17:27
  新华网四川西昌9月29日电(记者王玉山、李清华、白瑞雪)一枚乳白色的火箭矗立在中国西南大凉山深处,静静等待起航的时刻。“嫦娥”卫星的第二次奔月,将开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第60次航天之旅。

  这个位于山沟里的航天城,已走过整整40年。

  40年壮歌前行,筑梦太空,中国航天事业在汗水与泪水中走来。

  40年岁月变迁,青丝华发,中国航天人在成功与失败的磨砺中成长。

  一曲航天梦,一部大国志。40年来,西昌航天人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千百年来只有火把的地方升起了火箭

  火把,这件夜行照明用的工具,对于千百年来生活在大凉山的彝族人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自汉唐起,沿袭至今的火把节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1984年4月8日傍晚,一个拖着长长火焰的巨大亮点从菠萝沟腾空而起的那一幕,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曲比阿让和他的乡亲们至今难忘:“火把飞上天啦!”

  老乡们所说的“火把”,是一枚搭载“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火箭。

  这颗试验通信卫星的首发成功,标志着在36000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轨道上从此有了属于中国人的一席之地。

  “你们猜火箭升空后,我们什么反应?”当时在指控中心工作的王永军说,“你绝不会想到,我们这些30多岁的汉子会高兴得躺在地上打滚!”

  为了这一天,王永军和他的同事们整整等待了14年。

  1970年12月29日,国家正式批准在西昌建立我国第三个航天发射场。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边扎营房。三块石头支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初建时期发射场的状况,以这样一首打油诗的形式在一代代西昌航天人中口口相传。

  没有营房,1000多人全住在用草席和油毡搭起来的棚子里,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衣服被子都是湿的,几乎从来没干过。

  “我们喝山沟里的水,水质硬,凡是北方来的人一定会拉肚子,什么药都无效。大夫说这叫"西昌病",无药可治,忍着点吧。”当年的情形,亲历者林昭朗记忆犹新。

  但,困难再大,也无法阻挡中国航天人创业的激情。

  大冬天,抢建安宁河大桥,团长马长根把白酒分给部队,每人灌一口后,脱去棉衣,跳进河水;塔架吊装,没有机械,大家手拉肩扛37天完成任务,创造了塔架安装史上的最高速度……

  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的标志。

  1981年3月20日,在香港举行的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韩两队进行到决胜的关键时刻,电视信号突然中断——因为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时间已到,央视不得不停止转播。

  那个年代,中国观众想要完整地观看一场国际体育比赛,都是奢望。

  卫星要到达地球同步轨道,必须经过多次变轨,程序十分复杂。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3年后,西昌航天人见证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诞生。

  又2年后的1986年2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人从此告别了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西昌航天人一天天迈向中国航天事业的新台阶。

  1990年4月7日,我国首颗国际商业卫星“亚洲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2000年到2003年,3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先后发射,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7年5月14日,我国首颗以整星整箭方式出口的“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卫星首次走出国门;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写下了中国航天的崭新高度……

  岁月不老,历史长青。自1984年执行首次发射任务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先后将58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首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首次发射国际商业卫星、首次发射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等多个“第一”。

  今天,78岁的曲比阿让老人依然没有弄清当年那个又大又亮的“火把”是怎样飞上天的。但老人看到,随着一个个“火把”升空,电视频道越来越多,家人个个用上了手机。

  白云深处的航天城改变了古老的大凉山,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

  走向太空也是走向世界

  再高的山,也遮不住西昌航天人远眺的目光。

  1984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

  1986年,中心接到第一单外来“生意”:发射“亚洲一号”卫星。

  1986年是一个人类航天史上糟糕的年份: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法国火箭和美国火箭相继失利。这一年,被称为“国际航天灾难年”。

  暴雨并未淋湿西昌航天人激情澎湃的心。他们的目光穿过阴霾,投向雨后那道最美的彩虹。

  为了迎接“亚洲一号”,中心修建了亚洲当时最先进的卫星测试厂房。对方提出“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超过十万级”的要求,工作人员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土办法”,拿绸布和酒精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地板和墙壁反复擦洗了几十次,最终使厂房空气洁净度达到一万级的“世界之最”……

  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洲一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外电评论说:“中国这次成功发射的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原子弹爆炸!”

  面对赞誉,西昌航天人深知,茫茫太空变幻莫测,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禁不住丝毫固步自封。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发射场上格外醒目的几个大字,每一个西昌航天人都谙熟于心。

  “火箭,重达数吨的庞然大物,由成千上万个元件组合而成,其元件的可靠性必须达到99.999999999%,也就是说,抽检100亿个元件,不可靠的元件不得超过1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陶钟山说。

  而今,西昌发射中心的一线操作手,个个身怀绝技:在一万多平方米的测试大厅里,航吊操作手可以从13米高空把一支铅笔插入啤酒瓶口;拉卫星的特装车上竖直垒起6个易拉罐空瓶,行进数公里罐身纹丝不动;火箭加注,面对100多个形状相同的阀门,操作手们蒙上眼睛也能一次操作到位……

  还是在1990年,一件外星发射前星箭对接的往事,在一代代西昌航天人中传为美谈。

  火箭上4个小手指粗的“对正锁”必须对准卫星上的4个小孔,稍有不慎就会撞伤火箭或卫星。出于对中国专家的不信任,美国公司拒绝了中方的帮助,专门从本国请来吊装专家。然而,两个小时过去了,卫星和火箭还没能“吻”上。满头大汗的美国专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请中方援助,中心立即派出年仅19岁的操作手陶敬。迎着外国人写满问号的眼光,陶敬稳健地控制吊车,仅用4分钟就将星箭一次对接成功!

  走向太空,走向世界,离不开开放的胸怀。

  无论是世界一流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还是国内一些研究院等产品研制单位,全部按照国际通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了认证。

  2006年9月,中心顺利通过认证审核,与国际竞争对手们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

  “40年来,中心始终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为奋斗目标,先后实现了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0颗以上、从近控测试发射到远控组织指挥的六大跃升,跃居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之列。”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说。

  2007年8月,中央批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并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管理、使用。这座将完全对外开放的新发射场,将承担起我国新一代大型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基本满足国内外各种轨道卫星发射的要求。

  “海南发射场建成后,中国航天将形成沿海和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发射新格局,极大提高中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李尚福说。

  “奉献”的古老主题续写一代又一代

  梦想也许并不遥远,但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是布满荆棘。

  作为一项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的重大工程,西昌航天人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甚至牺牲。

  10多年前,中心准备发射的一颗卫星突然起火,引发卫星上数百公斤燃料以及大量火工品燃烧爆炸,卫星被毁,测试厂房及设备受到严重损坏。

  两年后,中心在发射外国的一颗通信卫星时,火箭起飞几十秒后,因平台倒台,在发射场山坡上触地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场区通信设施遭到破坏。

  接连的失利并没有击倒西昌航天人。走出阴影的他们在深入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一步步完善组织指挥、技术协调、生活保障的规范和经验。

  “挫折是一笔财富。回顾中心40年的发展历史,正是这一群从挫折中走出来的英雄航天人创造了后来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说,“在成功与失败、鲜花与泪水中得到磨练,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成功的力量,源自航天人内心的勇气。

  从600多年前明朝的万户飞天起,在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曾付出生命的代价。

  1992年6月1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加注燃烧剂时设备出现故障,涡轮流量计一只叶片突然脱落入防空罐内。为排除隐患,18岁的操作手王京辉和20岁的陶勇春主动请缨下罐检查。由于罐内氮气浓度太高,两人先后窒息昏倒。紧急关头,在发射场工作了21年的加注系统操作手谢兆胜不顾个人安危,再次主动请求下罐救人,终因氧气不足也倒在罐内。

  因窒息时间过长,王京辉、陶勇春抢救无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谢兆胜在昏迷了7天7夜之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病愈后,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的他,又在这个危险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8年!

  在西昌,在发射场,“奉献”这个古老的主题走进了一个个动人故事,又从故事里一代代传了下来。

  空调岗位操作手姜于,来自西昌发测站地面设备站。这个部门,也是他的父亲姜秋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1990年6月19日,“长二捆”火箭正要转往发射场,卫星测试厂房的加注电动大门突然发生故障,如不及时修复,不仅火箭发射要推迟,而且还直接威胁卫星的安全。

  姜秋江修复好电机返回时,不慎将门框底板踏落,从10多米高处摔了下来,牺牲时年仅31岁。

  那时,姜于只有5岁。他并不知道父亲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工作的地方有高高的塔架、长长的火箭。

  13年后,姜于来到西昌,继续父亲的事业……

  “我的妻子,我的爱人。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你,离开了我们温馨的家。亲爱的,你不要悲伤,当我选择了这项神圣而危险的事业的时候,我们不是已经共同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吗?”

  1984年初,担任中心发射测试室主任的李联林在执行首次发射前,分别给妻子、女儿和父母写下了3封遗书。

  幸运的是,遗书没有派上用场。但这段朴实的文字,却让人们读懂了一代代西昌航天人的赤子之心。

  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和最宝贵的生命融入追梦之旅!

  他们把祖国的利益和茫茫太空的召唤视为至高荣誉!

  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西昌航天人。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