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张涵)“中国现在还没有确定减排总量,还不具备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昨日表示,现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也是相关部门首度对碳排放权交易做出明确表态。
解振华表示,要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国家必须有碳排放的总量控制,根据总量对各个企业、地方分配减排量。“有了总量控制才能有成本,有了成本才能有价格,有了价格才能通过最低的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才能进行市场交易。”
碳交易的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排放权交易,买方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近年来,碳交易市场逐渐兴起。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较早前的一项预测显示,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截至2009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已达1440亿美元,其中欧盟1180亿美元,占82%。
但与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对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碳交易市场。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直言,“目前中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到1%”。
中科院绿色经济研究所主任石敏俊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尚未形成碳交易市场,在国际交易中缺乏话语权,所以难以参与国际市场。
石敏俊表示,尽管碳交易对我国参与国际市场和国内节能减排都有积极作用,但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举,需要明确市场规则和排放配额,欧洲国家也仍在摸索。“即使参与国际市场也不应过于激进。”
事实上,碳交易在我国并非停滞不前,解振华表示,我国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建立了三个产权交易所,开展自愿减排的碳交易试点,随着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加快,中国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会越来越严格,减排目标也会越来越定量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手段减排的做法都会实现,但这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
作者:张涵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