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湖南黄丝桥古城保护几荒废 8年搬迁五起五落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30日14:23

  黄丝桥古城北门“日光门”城楼,城楼上的瓦片已杂乱无章,彩绘的吊顶有木板脱落,城柱上的红漆已经褪去,城楼也布满了青苔。 张玲 摄

  正午的阳光直射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阿拉营镇黄丝桥古城的西城门——“实成门”的城楼上,城拱中一道长约两米的弯曲裂纹清晰可见。城楼上的翘角或是脱落,或已残破不堪,巨大的城楼也已略微向城外倾斜。

  年近古稀的黄丝桥村村民滕树保指着城拱说,住在古城里的村民和零散的游客大多从此门出入,万一坍塌,后果不堪设想。“黄丝桥古城是我们的祖先修建,一代一代保护下来的。谁破坏黄丝桥古城,那就是历史的罪人。”他有些激动。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丝桥古城为何已呈老态?为此,本报记者近日驱车赶往凤凰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采访。

  八年搬迁的五起五落

  黄丝桥古城始建于唐朝,有13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古城之一,198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凤凰县将包括黄丝桥古城在内的该县八大景点委托给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承包经营。2003年,经考察论证,决定将城内居民全部迁出,把古城内的官衙、兵营等原汁原味地修复呈现出来,恢复原古唐城旧貌。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搬迁先后启动五次,不仅没有达成目标,还使得古城陷入发展困境。

  2003年,黄丝桥搬迁指挥部成立,当年9月全面开始搬迁工作。由于部分居民对补偿标准不满意、资金不足等原因,搬迁工作于2006年1月停止。

  2007年3月,搬迁虽重新启动,但搬迁造成的矛盾日显尖锐,黄丝桥古城旅游事务受到严重影响,搬迁工作5个月后再次停顿。鉴于此,凤凰县当年末在黄丝桥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黄丝桥古城暂停旅游经营,以缓和矛盾。

  2009年5月,搬迁工作第三次启动,仅一个月就难再继续。

  据阿拉营镇副镇长王翠珍介绍,今年黄丝桥古城搬迁工作又先后两次启动,随后又被迫停止。
古城东门“和育门”城楼和城楼下的临时收费处。 张玲 摄

  屡次搬迁不成原因何在

  2008年初,阿拉营镇政府自筹资金组织搬迁户代表去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大理参观考察,了解当地百姓配合政府搞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的经验。古城居民逐渐意识到,只有古城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自己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也才不枉自己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那份厚重的感情和责任。居民们表示,只要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愿意搬出古城。

  根据阿拉营镇的最新统计,黄丝桥古城搬迁工作共涉及6个自然组141户580人,已迁出41户。剩余的100户有的已在古城外选址并建好房屋,但尚未签署协议;有的已选地但尚未建房;另有27户尚未选址。要完成全部搬迁工作尚需征地62亩,建房1.12万平方米,增加预算3544万元。

  记者从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在该公司与凤凰县政府签订的合同中,关于黄丝桥古城搬迁的预算资金是2000万元,目前该公司用于搬迁补偿的一期投入已达到1952万元,加之支付给搬迁指挥部的工作经费200多万元,总计投入2170万元,但搬迁工作仍然无法推进。搬迁历时8年,目前涉及搬迁的户数较2003年也有所增加。此外,在古城暂停对外开放、没有收益的情况下,公司仍然要交纳承包费。因而,要求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追加3000多万元的搬迁费用难度很大,搬迁的资金问题仍无法解决。
颇为破败的古城街道。 张玲 摄

  古城在风雨中飘摇

  历时8年的五起五落之后,黄丝桥古城搬迁工作至今仍处于僵局,搬迁指挥部已名存实亡,古城保护工作几尽荒废。

  自2007年底暂停营业后,黄丝桥古城的日常保护性维修很少,除西门城楼外,东门、北门等都随时可能发生坍塌。黄丝桥村委会主任涂林英告诉记者,城楼上建筑材料脱落、石块坠地之事时有发生。此外,古城上的杂草已两米多高,气候干燥或逢年过节燃放鞭炮之时,极易引发火灾。

  散客经营也是一个隐患。由于对古代城堡建筑艺术的研究以及考证凤凰古城历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早在凤凰旅游快速发展之前,黄丝桥古城就吸引了很多文化界人士、美术好爱者和历史研究者。景区暂停开放后,依然有零星散客慕名前来旅游、写生。由于利益的驱动,古城居民开始向散客收取门票。一间老宅内安放一张桌子,就称之为“官衙”,也要凭票进入。一些游客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凤凰县旅游局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游客的利益,但黄丝桥古城目前暂停营业,旅游局并不负监管责任。

  古城居民渴望黄丝桥古城得到保护和开发,能使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但就目前而言,其生活居住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有的房屋直到下午都没有光照。尽管如此,因居民大多是祖居在此,对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破坏古城的行为,他们会集体加以制止。1965年,一户居民在古城东北角取了4块青石来砌自家院子,在全村人的反对下只好将青石又砌了回去。

  如今,这座千年青石唐城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威胁,在风雨中飘摇,古城保护陷入各方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本报驻湖南记者 文 述 通讯员 张 玲

  黄丝桥古城 位于湖南凤凰县境内,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是唐朝渭阳县治。

  该城全部用青光石块建筑,占地2900平方米,古城墙高5.6米、厚2.9米、周长686米。砌筑时以糯米稀饭拌合石灰为砌浆灌缝,使城墙浑然一体,坚固结实。古城开有3个城门,分别为“和育门”“实成门”“日光门”,均建有十余米高的清式建筑格局的高大城楼。3个城楼的屋顶均为歇山式,下层覆盖以腰檐,上布小青瓦,飞檐翘角,分外壮观。城墙上部为锯凿形状,箭垛300个,还有两座外突的炮台。

  此城原系土城,经宋、元、明、清历代改造修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铸成石城,设都使、巡介等衙门。世居在古城的人们仍保留着祖辈风俗。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朝廷为了安抚和镇压少数民族,在这里设立了凤凰直隶厅和沅永靖兵备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这里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苗民起义。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