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解读西昌航天人的“零心态”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10月02日06:51
  西昌航天人有个共同的特点,讲话缓缓的,笑容浅浅的,甚至连脚步也是轻轻的。他们物欲“零诉求”,成绩“零处理”,问题“零容忍”,诠释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零心态”。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状态。淡泊做人,方能淡定做事。航天是一个风光无限的事业,但能站在镁光灯前面的人毕竟是少数。以“沟里人”为荣的西昌航天人,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把航天当作共同的事业,风险共同承担,风雨共同承受;把航天当作终生的事业,在工作中忘我,在忘我中工作,每个人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当“1”背后那个“0”。

  当人问及在所进的一千多个球中哪一个最精彩时,球王贝利的回答是“下一个”。对西昌航天人而言,打得最好的星也永远是“下一颗”。他们对任何小小的失误从不放过,对所有取得的成绩却总是一笑而过。从几年难打一颗,到一年要打十几颗;从一次只能打一颗,到同时可以打两颗,西昌航天人笑言:“过去喜新恋旧,如今喜新厌旧;过去一"星"一意,现在三"星"二意。”宇宙没有边境,创新永无止境。新错误永远掩盖不了旧错误,新成就则必须盖过旧成就。昨天再大的成绩难叫成绩,明天再小的进步也是进步。

  “零心态”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职业标准。西昌航天人深深懂得:航天是高风险的领域,你不将问题归零,问题就将你归零。为此,他们首创了“五零”质量考评体系,要求做到“组织指挥零失误,设备设施零故障,任务软件零缺陷,技术操作零差错,数据判读零遗漏。”正是对问题的“零容忍”,从零起步的西昌航天人,才敢于叫响“零窗口”发射的口号,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让国人为之自豪,让世界为之瞩目。

  “零心态”是一种深远的忧患。1957年10月4日,当前苏联宣布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远在美洲的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长叹一声说:“美国输掉了这场比珍珠港更重要的战役”。抬头仰望,苍穹浩渺,卫星轨道和电磁频谱却终归有限;繁“星”点点,属于我们的却并不多。从睁眼看世界,到漫步于太空,是西昌航天人的梦,也是所有中国航天人的梦,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唱了一千年的《步天歌》,做了两千年的飞天梦。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