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4日讯 现在台湾有248万名老人,但是15年后,老人将倍增为475万人,占总人口的20.3%,相当于每五个人,就有一位老人!对整个社会与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快速增加的老人潮,像海啸一般袭来,但是不论政府或个人,都未做好准备。在九九重阳前夕,台湾《今周刊》特别制作专题文章,提醒台当局以及个人应该及早因应,以安度这场迫切的危机。文章部分内容如下:
六十多岁的赖老先生,身体失能,头脑失智;二○○五年时,被女儿带到桃园大溪元福护理之家安养中心,申请为期一周的家属喘息服务,暂时安置。
但赖老先生的三子一女再也没来带他回家,五年来,女儿和么子分别现身探望过一次,但留下的联络电话,根本找不到人。按每月二万六千元的收费,赖老先生已经欠费一百五十六万元,安养中心业者李建兴仍继续收容;去年,才向社会局申请到每月一万七千元的安养补助。
幸好赖老先生不知人事,并不知道自己被子女弃养的残酷事实。在元福,像这样被子女“丢包”弃养的老人,共有六位。
因经济恶化和家庭型态改变,家人无力也无暇长期照护失能、失智老人。台北市老人基金会执行长李雄推估,台湾被弃养的老人,正以每年二千人的数量不断累积中。
嘉义大林镇上的独居老人李秋冷阿嬷,满头白发、总是笑容可掬。她和先生在镇上经营建材行,辛苦拉拔六个子女长大,如今一半子女在美国,事业有成,剩下的子女在北部工作,都已成家。
一九九六年后,先生中风,李秋冷独自照顾先生,毕竟年轻人事业忙,她不想让子女挂心。九年前,在先生过世前,李秋冷想起婆婆当年猝逝,因买不到棺木,只好放在木板上下葬。她拿起家里的建材木料,亲手为老伴钉了一副棺木,里头还铺上棉被,让先生后来温暖、安心地离开。
远在美国的儿子和孙子,经常寄卡片回来关心独居的李秋冷;她不想搬去外国或北部打扰子女的小家庭,子女也不可能放弃事业住回嘉义老家。独居,是她成全下一代不得不的选择。
台湾老了/社会和公部门做好准备因应了吗?
因为家庭形态改变,年老的长辈或因子女不在身边,或不想打扰子女的生活,当老伴过世之后,选择独居。不论城乡,像李秋冷这样独居的老人将愈来愈多。
台湾迈入高龄化社会,形成弃养老人、独居老人潮;九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快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却日趋淡薄。面对台湾人口结构变化的新课题,政府和整个社会环境若缺乏准备和因应,将很难让老人有尊严、幸福的安度余生。
今年,“内政部”和“经建会”不约而同地发布了一连串人口海啸警报:目前,全台湾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有二四八万人,占总人口的一○.七%;但是十五年后,老人将倍增为四七五万人,占二○.三%。这接近五百万的老人,意味着走在路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台湾将迈入“超高龄化社会”;五十年后,老年人口更将占四二%!
“经建会”人力规划处处长陈世璋指出,台湾麻烦的地方在于老化速度太快,其他国家和地区约花了五十年时间,从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七%)进入超高龄化社会(二○%),台湾只花了一半时间!
由于严重的少子化问题,加上明年起婴儿潮世代(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六四年大量出生的人口称为婴儿潮世代)开始步入六十五岁,形成一波可观的老人潮,造就了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地方——台湾。
现在,台湾是七个有生产力的青壮人口养一个老人,十五年后变成三个养一个,二十五年后就开始人口负债——每两个青壮人口抚养超过一个小孩或老年人,几乎是一比一的沉重负担。而且,最大洗肾通路商佳医集团执行长陈启修甚至提到,这当分母的青壮人口,“还不知道有几个是在中国大陆工作的,根本不在台湾!”
若以全台高龄人口比率一五%居冠的嘉义县来看,早期年轻人外流到都市打工,乡下只剩老人固守家园。现在的嘉义县,恐怕就是未来急老台湾的缩影;全球化让年轻人具备国际移动的能力,远赴外国工作,台湾未来可能变成老人岛。
未来无人奉养的台湾,老化速度像坐云霄飞车;发展如此迅速的一股趋势,产学界不敢忽视,但当局准备好了吗?你,也准备好了吗?
在《今周刊》于八月底针对一○六八位五十岁以上民众进行的“台湾银发照护大调查”中,高达五五.六%的受访者认为,政府不重视人口老化的问题。
“人口老化一直是沉默议题。”台北荣总高龄医学中心主任陈亮恭表示,老人不会抗争,是选举时最易被忽视的族群。毕竟政党只在乎今朝的输赢,才不管明日的危机。
“不过,二○一二年的总统大选,没有老人政策的候选人,就不用选了啦!”佳医集团执行长陈启修对当局有关老人政策的牛步化,深感愤愤不平。
长期照护险明年上路?/六成二民众听都没听过
而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老人政策话题,莫过于当局原本喊出明年就要上路的“长期照护险”,希望派出照护服务员,给付老人居家的照护“服务”,或补贴部分入住安养机构费用。但据《今周刊》同一项调查发现,竟有六成二受访者听都没听过长照险!
没有长期照护险,家里的长者一旦生病,就要面临像江先生的窘境——任职于科技业的江先生,父亲中风又失智,外籍看护难申请,本地看护要四到六万元,几乎是他一个人的薪水;为了省钱,他只好和太太、年迈的母亲轮流照顾父亲,但每天耗尽心力,搞到全家都快得忧郁症!
2008年,当局先推出“十年长照计划”应急,并培训本地的照护服务员,受训九十小时即可取得资格,但是参加者多是中年失业者,“而且这些人力并没实际投入照护工作,约流失了八成。”接受“经建会”委托,进行长期照护需求推估的台大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王云东指出。
王云东说,长照十年计划只能照顾到五万老人,实际上有二十几万老人需要照护;二十年后台湾将有四十万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员需求极大。
一位上班族抱怨,台湾申请外籍看护条件严苛,当局一厢情愿希望“由本地人照顾本地人”;偏偏本地人根本不爱从事照护工作。当老人潮来袭之后,照护人力短缺,将是长照险上路的最大绊脚石。
想仿效日本已实行二十年介护保险制度的台湾长照险,尽管起步太晚、太仓卒,却不得不做;但目前当局在人力的配套规划,和事前的宣导上,都明显不足。
台北护理学院长期照护研究所所长李世代便指出,日本介护保险上路前,以约五年进行全台宣导,甚至编入教科书,让“国小”学童也理解日本的高龄化危机、推行介护保险的必要性。
在人力上,日本将照护服务员专业化、证照化,还成立照护学校,专门培养照护人力。健保给付,是由专业的医师判断,介护保险给付服务,则由专业的照护经理(care manager)来判断,地位和医师平行;所以照护服务员的角色是专业、有升迁路径、有社会地位的,自然能吸引民众投入。
现行十年长照计划中,受当局委托的弘道基金会北市服务处主任谢延仁感叹,招募的照护服务员提供老人居家服务时,常被老人或其家人当作“帮佣”使唤,“要他们跑腿或拖客厅地板”。
没有宣导、未建立照护服务员的专业地位、不破除非得由本地人照护本地人的迷思,长照险不论何时上路,都将是只闻政策响,不见人服务的空头支票。
麦当劳卖老人餐/产业、生活环境都将大改变
“不过,长照险只是老人政策中的一棵树。”辅大护理系副教授、老人学程的创办人陈惠姿直指,高龄化社会到来,将全面改写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游戏规则。
二十年前,陈惠姿在美国匹兹堡念书,那里是美国最“老”的城市,当时老年人所占比率就有二二%了,“那里很多红绿灯要一百二十秒,就为了让老人过一个马路,而麦当劳还能买到老人餐(senior meal)。”
急老的台湾,却还缺乏预想老人社会样貌的能力。以交通法规为例,各国已意识到银发族开车的安全性。如英国明定七十岁以上老人强制更新驾照——须有医师证明和视力测验,才能取得驾照;日本则是七十一岁以上的老人,驾照效期只有三年就须更新。双连安养中心牧师戴约信提到,日本还提供购物优惠卡,吸引老人缴回驾照。
但台湾驾照六年一换只是行政手续,每年要验车,却不必验“人”。2007年,“交通部”运输研究所曾研拟六十五岁以上老人,须每年换照的法规,之后却没有下文。
台中前市长张温鹰高龄八十岁的老母亲,在五年前曾发生驾车连续冲撞五辆轿车的事故,虽无人伤亡,却让张温鹰不得不出面道歉。这项关系银发族开车安全问题的驾照定期更新政策,迟至今日仍无任何行动,难道非得等到老人开车撞死人,政府才会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
厚葬是对生者爱面子的交代
简单最好 沈富雄的身后事SOP
被喻为台版“送行者”的“国片”“父后七日”全台票房冲破新台币3000万元。但是,今年71岁的前“立委”沈富雄,却自有一套和“父后七日”完全相反的身后事SOP(标准作业流程)。
沈富雄一对子女都在美国,住小巨蛋附近的他,每天跑4000公尺,努力维持身体健康,延缓老后失能。不过对于死亡,他很豁达:“我死在哪里都可以啊!”
2004年沈富雄的父亲在奇美医院病逝,没有公祭,出殡时,也只通知近亲约30人送行,让叔叔很不谅解。沈富雄表明,他相信墨家的薄葬,其实“厚葬是对生者爱面子的交代,将来我会比父亲更简单!”
去年他开始思考身后事,并诉诸文字确立SOP,“我一旦忽然间死掉,最靠近我的人马上把我的尸体带著,不洗澡、不换衣服、不化妆,放进盒子里,然后烧掉。骨灰用最简单的树葬,不留痕迹,也没有墓碑。最后不发讣闻、不公祭、没有告别式,也没有相片。”
“光为了选相片,家属都要吵翻天;而且死就死啦,灰飞烟灭,后人每年还要来祭祀扫墓?很麻烦的!”沈富雄直言。尘归尘,土归土,就是最简单的人生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