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江苏雨润集团引进的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冷鲜肉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5亿元的唐一新能源锂电池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兴建、本土果汁企业厦普赛尔和丝麻服饰企业佶利迩成长为知名品牌……一度严重依赖煤炭的高平市因致力转型跨越发展,经济结构从原来的“一煤独大”逐步转变为“多元并举”,目前发展水平已进入全省前五位,发展指数位居第二位,成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之一。
高平煤炭资源丰富,但长期的煤炭开采,既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继乏力、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高平提出了“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战略,以改变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求得完成转型发展。
转型需要改变软环境和硬环境。近年来,该市实施“六市联创”行动,即开展县域经济强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平安和谐城市、一流宜居城市、活力魅力城市的创建活动。目前,城乡水、电、广播电视、道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既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高平。
与此同时,高平市政府出面聘请高资质的单位和专家学者,规划了七个经济区块,提出了招商引资和“盘活煤资”相结合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配套政策,引导煤炭老板发展农业、旅游等非煤项目。前些年,高平市的煤炭资金外流每年都在30亿元以上,如今通过积极引导,煤炭资金外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煤老板主动找好项目,投资二次创业,形成“留住钱、钱生钱”的良性循环。据统计,高平有近百位煤炭老板把煤炭积累的资金投入到非煤产业,投资总额达50亿元,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10个,创办旅游园区4个,生态园区8个,一批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精密铸造企业等已经投产或正在建设。三甲镇党委书记张晋文说,随着产业的转型发展,地上企业越来越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单是三甲镇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3个,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 (郭俊)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