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二更适合广州等大城市
广州属于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家庭用电量高,不少市民建议应适当提高基准线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晓莉报道:历时近一年讨论的中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终于在昨天上午掀开面纱。尽管还只是征求意见稿,但专家纷纷指出,在全国推行居民用电阶梯式累进电价,意味着中国将告别全民低电价时代。
“改革比较温和,电价上涨幅度小,最大的意义在于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使用电少的居民少负担,用电多的居民多负担。”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指出。
用得越多 涨得越多
推出“阶梯电价”,市民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家电费变化情况。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坦言:“总体而言,70%-80%的居民包括低收入和生活困难家庭的电费支出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具体看,用电量不同,居民家庭的电费支出影响是不同的。”
曹长庆以全国平均水平为例分析指出,如家庭月用电量为90度(即千瓦时),按方案一,每月电费支出不受影响;按方案二,则每月电费支出增加0.9元。如家庭月用电量为150度,按方案一,每月电费支出增加2元;按方案二,每月电费支出增加1.9元。如家庭月用电量为300度,按方案一,每月电费支出增加23元;按方案二,每月电费支出增加13.9元钱。“可以看出,实行阶梯电价后,月均用电量在第一档电量以内的居民用户电费支出基本不变;月均用电量超过第一档的用户,用电量越少,增加电费越少,用电量越多,增加电费越多。”
市民建议提高基准线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广州属于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家庭用电量比较高,不少三口之家的每月用电量都在230-350度左右,“特别是夏天,开了空调,用电就多”。家住天河的林女士拿着电费单跟记者说,“你看,我这是刚收到的,7、8月份用电量高达663.88度,那就是一个月超过330度了。”
若以林女士每月330度计算,按照方案一,她将面临29元的增幅,而方案二则增加19.9元。如此算下来,第二套方案显然对广州这类用电量高的城市影响更小。“我们也算是比较节约用电了,”林女士指出,“家里的电灯基本上全是节能灯,电器基本上都达到节能标准的,除了空调、冰箱、电脑等电器之外,也没什么更多的电器了”。然而,记者在林女士的电费单上看到,由于家住高层,还需摊分电梯、电灯的公用电量,记者看到,林女士一家仅一个月,便要摊分近40度的电量。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坦言,东西部用电量不一,以全国每月每户110千瓦时来说,东部很多城市都超过这个标准,而西部则很多城市尚未达到标准,不能一刀切。
有数据指出,以广州海珠区居民去年的用电情况计算,居民用电量大约在20多亿度左右,而海珠区的居民有58万户,平均算下来,一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大约4000度,平均一个月333度。所以不少市民建议广州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准线。
暂不会催生“分表潮”
针对阶梯电价中最大的阻力———合用电表用户,这次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开绿灯”,曹长庆指出,合表用户是指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多户居民合用一个电表的情况。合表用户需逐步改为 “一户一表”,由电网企业抄表到户。对合表用户按照略低于三档电价加权平均提价水平执行,有利于激励电网企业加快“一户一表”改造,为全面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创造条件。
但记者发现,征求意见稿中还有一些有待明确的———例如,全家合住问题。由于这次阶梯电价是针对一家一户、通常是三口之家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整,并未细分住户人群。“我们家就是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的,”芳村许先生告诉记者,“我太太的父母、我和太太、以及我们的儿子一共7口人,今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曾经试过一个月用了500度电。”如果面临调整,许先生全家用电最高将涨58.5元。
不少网友表示,或将采取“分表”的方式躲避“阶梯电价”。那阶梯电价是否会催生用电大户分装电表呢?广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用户必须凭房产证申请电表的开户。换言之,一套房子里只能有一个公认的电表,不存在催生分装电表之说。
■链接
其他国家的阶梯电价
从国外情况看,第一档电量较高的国家有:沙特2000度,澳大利亚1750度,美国得克萨斯州400度、第一档电量较低的国家有,泰国5度,马来西亚40度,印度、埃及、伊朗50度,韩国100度,日本120度,菲律宾200度。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分别为110度和200度。
可以看出,按照这次的方案,我国第一档电量水平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本接近,比发达国家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