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记者李晓东
“这个假期,开发区的民间救助站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求助。”开发区义工队的祝瑞伍队长唏嘘不已,“来求助的不是家庭困难的,而是一些家境比较好的家长,他们求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没吃过苦,不听话,惹是生非的孩子到民间救助站受教育,一时之间,开发区义工站成立的民间救助站竟成了富家子弟的教育课堂。”
据祝瑞伍介绍,一个十一长假,就有四五拨这样的富家子弟来受教育:“效果看上去还不错,这不,假期一结束,就有家长来电话,说希望周末也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一位家长所以把孩子送来,也是被逼无奈:“我们家经营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还不错,对孩子简直就是有求必应。”这位家长说,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有求必应”的后果竟然是孩子的胃口大开,“没有他不敢要的东西,才读高中,就希望我们给他买车,不满足就抱怨。我和孩子的爸爸教育他多次,告诉他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孩子却告诉我说,某某同学买了什么,某某同学多有钱。对于我们所说的有一些孩子在贫困线挣扎,根本就不相信。”
没办法,这位家长把孩子送到了民间救助站。
老祝说,民间救助站救助的是那些贫穷的孩子:“这个孩子来了之后,听了其他孩子的经历之后,根本不相信。因为他不相信一个孩子还会为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拿钱读书犯愁。可是当我问这两个孩子一百元钱能买到什么的时候,贫穷孩子说能买好多好多东西,而富家孩子说什么也买不到。贫穷孩子说,自己从来没见过100元,这让富家孩子吃惊不已。”祝瑞伍说,从孩子的表情能看出来,他被触动了。
“还有一个家境不错的孩子来到这里,毛病还真不少,这也看不上眼,那也瞅着闹心。孩子的父母告诉过我,这孩子懒惰,什么也不愿意干,天天想着‘一夜暴富’,总说自己不是干活的命儿。”老祝笑着说,“看来知子莫如父呀,这个孩子在这方面确实不敢让人恭维。”
可是,当这个孩子住了一天之后,发现被救助的贫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好时,很纳闷。“当时,他就问他们,你为什么会做饭?为什么会扫地?为什么会叠被褥?”在老祝看来,这些问题有点好笑,但这个孩子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看着和自己同龄的孩子忙这忙那的时候,他也感觉到自己懒在一边有点不像话了,“傍晚的时候,他竟然主动帮着扫地收拾卫生了,还忙着择菜,想学学炒菜呢。”
假期过后,孩子的家长来电话说,这孩子回家之后好像变了个人:“眼睛里有活了,知道要给大人搭把手了。”
让老祝感到欣慰的是,不但这些富家孩子受了教育:“这个假期,还有几位我们资助过的大学生都到民间救助站帮这些孩子补习功课。看到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大家在一起,能帮帮别人,能受点教育,感觉真是挺好的。也许,对那些富家孩子而言,转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