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布厅位于新近落成的外交部南楼三层,总面积为550平方米,约是原发布厅的两倍。环球网发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王慧慧、王琳琳) 550平方米蓝色大厅、活动坐椅、无线网络、多功能工作桌——被誉为“蓝厅”的外交部新发布厅12日亮相,取代沿用了13年的原发布厅,成为见证外交部发言人与中外记者“过招”的新场地。
新发布厅位于新近落成的外交部南楼三层,以蓝色为主色调,厅内最显著的标志是蓝色巨幅背景板,镶嵌着白色的世界地图轮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英文字样,寓意“胸怀中国,放眼世界”。
国庆假期后首场新闻发布会由发言人马朝旭主持,他回答的第一个记者提问不是关于外交,而是蓝厅名字的由来。
马朝旭说:“蓝色代表开放、勇气、真诚与和谐,这也是大海的颜色,按照中国人的理解,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也代表了外交部记者会的精神,希望蓝厅能够成为一座桥梁,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的交流提供良好的服务。”
“我衷心希望它成为一面镜子,不断折射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希望我们把它当做共同的家园,度过愉快的时光。”这位发言人告诉在场的记者。
随后,马朝旭就记者们关心的中日关系、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美宣布恢复发放大型运输机对华出口许可证等问题回答了提问。
由于这是搬入新发布厅的第一次记者会,很多媒体都比平时采访来的人多。可坐140人的前区座无虚席,中间区域被台台摄像机占满,还有诸多记者坐在后区的活动坐椅上。
已经驻华近5年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首席记者麦笛文经常参加外交部的记者会,这次他带领了三个同事一起过来,其中包括两名摄像记者。“同事们都想看看新发布厅什么样子,”他笑着说。
蓝厅得到了在场记者的赞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记者们称赞“漂亮、宽敞”。路透社的储百亮说:“我是个念旧的人,习惯了原来的发布厅,但是我确实喜欢新发布厅里的桌子。”
以前的发布厅只有带写字板的坐椅,记者们常常把笔记本或者电脑放在腿上进行记录。新发布厅里,记者区(前区)的每排座位都配有写字桌。桌子上设有麦克风,以及同传、录音控制器。记者坐在座位上,直接打开麦克风即可提问。只需直接把录音笔和耳机插头插入桌子上的接孔里就可以工作了。
储百亮的同事,路透社电视制片人许晓兴奋地给同事打电话描述蓝厅的先进设备,告诉未能来现场的同事现在有更多的椅子,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桌子。“发布厅的专业音视频接口很方便我们摄像记者工作,不用像以前一样拉很长的线。”她说。
记者会结束后,很多的记者仍然留在蓝厅核对笔记,整理素材,编辑稿件,充分利用覆盖全厅的无线网络第一时间发稿。
1983年外交部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建立了发言人制度,至今共诞生了24位发言人。初期的发布会在国际俱乐部举行,1997年外交部大楼落成后,专门设立了新闻发布厅,一直使用至今。
姜瑜透露了一个只有发言人才能体会出的小细节:发布舞台的高度降低了,记者区的位置前移了。以前发布舞台比较高,总感觉发言人“高高在上”,与台下记者有距离感。现在发言人站在台上感觉与记者的距离拉近了,这有利于双方的交流。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