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图
“戴蒙德是思想家,他的成就可不仅仅局限在市场摩擦研究方面。”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后,诺奖“前辈”保罗·克鲁格曼在博客中这样描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彼得·戴蒙德。
同样是听闻戴蒙德获奖的喜讯,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资深共和党委员、阿拉巴马州参议员谢尔比却说:“获得诺贝尔奖当然能够证明一些东西,不过,瑞典皇家科学院可不能决定谁有资格担任美联储理事。”
在与另外两位学界同仁戴尔·莫滕森和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分享诺奖殊荣前,戴蒙德刚受了一次挫。美国参议院驳回了总统奥巴马的美联储理事提名。这份被驳回的名单里,戴蒙德赫然在列。而参议院反对戴蒙德进入美联储的理由是,他缺乏在类似机构工作的经验。
“我不相信他已经准备好成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成员。在当前复杂的经济景况下,我不认为美联储应该吸纳一个没有经验、需要上岗后再学习的新人。”否决奥巴马的提名后,谢尔比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发表上述言论。
“最合时宜”的诺奖
“缺乏实践经验”、“上岗后再学习的新人”,谢尔比的评价很容易让人联想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不合时宜的学者形象。
在经济学领域,埋头研究艰深的数学公式,把经济学问题当数学问题处理,以在核心期刊刊发论文为目标的经济学者确实大有人在。然而,戴蒙德却并非如此。从某种角度而言,本年度的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不仅与“书呆子”标签无关,甚至可以被列入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最合时宜”的得奖者之列。戴蒙德之所以没有入选美联储,也与两党之争有关。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奖理由中肯定,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各国政府解决顽固的就业难题。在评奖结果公布后,甚至有评价认为,金融危机后,诺奖这几年越来越“赶潮流”,诺奖获得者所研究的领域往往是当时全球经济面临的直接难题。
“我不会放弃,我仍将争取加入美联储。”获奖后,北京时间10月12日下午,在麻省理工大学发表得奖感言时,戴蒙德又一次阐述了“从政”之志。与此同时,白宫方面也给予戴蒙德相应回应。奥巴马白宫高级经济顾问贾森弗曼说:“诺贝尔奖或许可以让那些反对戴蒙德进入美联储的人注意到,戴蒙德可以用他非凡的专业知识帮助美国解决就业难题。”
除了戴蒙德,另一位获奖者皮萨里季斯更是“从开始到现在”都在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学问。谈及选择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初衷时,皮萨里季斯说:“我当初想到研究劳动经济学,就是因为欧洲失业率的上升。我知道这一问题将会影响政府的政策,将会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曾经有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过,经济学不是单纯的科学,而是“忧伤的科学”。金融危机在让世界“忧伤”的同时,也让更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学家崭露头角。尽管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几年屡次被评价为“冷门迭出”,但冷门背后,这项在经济学界分量十足的评奖无疑具有风向标作用,把经济学研究引向越来越务实的领域。
“三个诸葛亮”的冷门
不管多么迎合“潮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性仍然毋庸置疑。那么,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又靠什么与保罗·萨缪尔森这样对经济学贡献卓著的泰斗同登诺贝尔殿堂?这3个让所有预测诺奖归属的人大呼“冷门”的学者究竟有何本事?
在求学和执教经历方面,三位得奖者不输此前的诺奖得主。1963年,年仅23岁的戴蒙德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为此,他被萨缪尔森誉为经济学“神童”。他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大学两所名校任教,并一度担任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职务,门生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2年至2003年,他还曾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
莫滕森与皮萨里季斯的求学与教学经历同样不乏精彩。莫滕森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任职于名校西北大学。2000年成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有塞浦路斯和英国双重国籍的皮萨里季斯曾在著名的经济学殿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并留校任职至今。他同时是英国科学院院士。
除了教学经历不俗外,3位获奖者虽然没有数量众多的被大量引用的论文或著作,但却都有“名著”传世。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1994年共同发表了题为《失业理论中的就业创造和毁灭》的论文,被看成20年来经济学领域最重要、最优秀的论文之一。皮萨里季斯的代表作《失业均衡理论》至今仍是失业经济学领域的标准教科书之一。戴蒙德的著作更是涉及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为后来研究者搭建了多个经济学领域的基础框架,其中,就包括为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的研究提供“搜寻和匹配”的基本模型。
另外,3位得奖者在学界的“人缘”看似也相当不错。除了克鲁格曼主动撰文赞美戴蒙德,美国国家经济局首席劳动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也评价称,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搜寻机制分析是经济理论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之一。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正是这一领域的领路人。
其实,要想了解3人在学界的地位,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在经济学中,用以解释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摩擦”和信息沟通的“空场”的经济学模型的名称叫DMP,正是由3位得奖者姓氏的首字母组成。
中国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今年3位诺奖得主的经历其实足以支撑他们成为经济学界的“三个诸葛亮”,而诺贝尔,只给了他们“一个诸葛亮”应该享受的殊荣。
作者:本报记者 刘洋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