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都认为,众望所归。而去年,宣布赫塔·米勒名字时,几乎国内所有人都感到吃惊,因为她的作品在中国找不到。近日,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公司一下推出了米勒中文简体版作品全集10卷本,喜爱米勒的读者一定会大呼“过瘾”。与以往诺奖得主相比,米勒是幸运的。获奖不久,作品就可以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规模出版。可对出版方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高水准的挑战。据悉,全集由国内第一位翻译米勒作品的李贻琼和另一位翻译家余杨共同翻译,著名设计师韩家英担当封面设计。
14部作品整合为10本 此次,凤凰联动将赫塔·米勒 14部作品整合为10本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心兽》、《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呼吸秋千》,中篇小说集《人是世上的大野鸡》,短篇小说集《低地》,散文集《镜中恶魔》、《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国王鞠躬,国王杀人》和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2009年10月,赫塔·米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予的授奖理由是:“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然而,对米勒的解读可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总有人无可避免地将她作品的内涵掩映在政治大旗下,却在某种层面上淡化甚至彻底忽视了她的文学意义和美学风采。对此,《饥饿与丝绸》的译者丁娜赞扬米勒的作品时说,“米勒学会了隐晦的文学表达,以剪报拼贴的方式,用最少的词语表达出了最丰富的意蕴。”
被误贴冷战标签的女作家 自赫塔·米勒获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她成了“贴有冷战标签的东欧作家”,各国媒体将米勒获奖归因于其作品的政治寓意,美国“耶鲁学派”学术界对米勒的意识形态写作则更是嗤之以鼻。
在针对米勒获奖的一片“政治”质疑中,国内各界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国内报道认为:“诋毁一位优秀小说家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或她贴上"政治作家"的标签,傲慢地分离其人生实践和创作实践。”作家邱华栋说:“赫塔·米勒的获奖一度被认为是有着鲜明的、纪念冷战结束和柏林墙倒塌20周年的意义,可是,当我面对她的具体的文学文本的时候,我觉得,其政治意义降到了很低。她的作品,是为人生和人性而写作的文学。”网友这样评论米勒的作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表象还是隐喻,都是纯粹的文学样式,不是常人理解的所谓政治小说,更不是或拙劣或高明的政治宣言。她的作品不构成对当下罗马尼亚的伤害。因为齐奥塞斯库时代已成为历史,而历史自有或已有公论,不在乎一家之说。”
罗马尼亚的“草根文学” 赫塔·米勒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在表达同一个主题——被剥夺者的孤独与绝望,描写的是底层人群的生活图景,堪称 罗马尼亚的“草根文学”。
在移民德国之前,作家生活在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独裁统治之下,“每天早晨都被惊醒,也许到晚上又有人将永远地消失了”。米勒以虚构故事的形式将这段被当权者刻意掩埋的历史揭露出来,并用独特的语言文风为其增色,为这群被政权压迫、被生活抛弃、任自我堕落的“边缘人”争取话语权。她说;“若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心里会觉得不舒服;若我们说话,我们会变得可笑。”
被誉为“回忆宣言”的《呼吸秋千》以一个17岁男孩的视角,讲述了二战之后罗马尼亚德语少数民族的非人遭遇和流亡经历:二战结束后,苏联为弥补战争损失,将罗马尼亚裔德国人遣送至劳改营,在那里,生命、尊严一钱不值,肉体、精神布满了创伤,作家在小说中刻画了一群被政治边缘化、生活边缘化、道德边缘化的“三重人”,并因此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具有强烈的自传体色彩 米勒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却在字里行间留下大量的空白、隐喻和暗示,这种陌生化策略将自然语言、日常表述加以扭曲,迫使人们在阅读中超越人性的惰性和习惯性思维,反观自身、批判现实、直面黑暗。米勒以其作品语言和主题之间的矛盾促使人们洞察人生的腐朽、荒谬、虚伪、罪恶和苦难,体现了作家的尊严和使命感。诺奖评委彼得·恩格隆认为,米勒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即使你只读了一半,你也会立刻知道这是赫塔·米勒的作品。译者告诉记者,他们竭尽所能地保留米勒作品语言的诗性与残酷美,力争将她的风格完整、精确地奉献给读者。
本报记者 蔡 震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