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陕西铜川宜君推广地膜玉米密植技术促农增收记事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13日11:24
  金秋十月,记者来到被农业部定为春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重点县——陕西省宜君县,在城关镇南塔村的田间地头,正在自家地里搬玉米棒子的张金海高兴地告诉记者:“我采用密植地膜玉米五项技术,一亩地比普通种植模式增加2000多株,每一棒按三两算,一亩地增加600斤,增收540元,这是最低的。”说话间,他难掩心中喜悦。

  跟随的宜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贺亚庆介绍:“当时,推广这一新技术,好多农民不接受。我们便组织农民代表走出去,亲眼目睹新技术新品种助推粮食丰产丰收,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服农民。同时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办法,积极推广五项关键技术,以改大穗平展品种为紧凑耐密品种,示范地里的种植密度可以达到每亩5000株—5500株,亩产超过900公斤,最高的甚至超过1063公斤。”

  去年,该县城关镇南塔村李金良20余亩玉米采用密植地膜玉米五项技术,比当地其他群众平均亩产达 800公斤,整整高出100 多公斤,家庭人均玉米纯收入也突破了8000 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今年仅南塔村就发展优质地膜玉米1800 多亩。

  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过程中,该县抽调精兵强将,现场指导,跟踪服务,采取包村包户的办法,做到“三个直接”,即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领会直接到人。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开辟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在哭泉乡杨坪村挂点指导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杨邦民说:“密植这么密,它离不开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还有机械化播种,也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年初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域内的46个行政村取土化验,按化验的标准,确定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把这些配方开成单子送给化肥厂家生产,由厂家把肥料统一拉到46个村。同时我们为农民推广耐密紧凑型品种郑单958,每亩留苗可达5000株左右。”

  在一旁的哭泉乡杨坪村王小林接过话茬:“我种了一辈子玉米,都是常年用的老办法。去年,南塔村先试点,我跑了几趟山路去看看究竟,当时,那儿的人也是嘀嘀咕咕。到了秋后,每亩种植5000株玉米的,亩产增产少则600斤,多的到800斤,最高亩产突破1000公斤,提前半个月上市。真没想到郑单958比正大12高产,还能多卖钱。这下就坚定了我用新技术种植地膜玉米的决心。今年,我用这种方法(密植技术),种了10亩玉米,预计亩产超过900公斤,最高的甚至超过1100公斤。亩产可增收600多元。”2009年,宜君农民大面积种植紧凑、耐密、抗旱、抗倒伏品种郑单958、榆单9号优良品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23500亩,今年发展达到60000余亩。

  据悉,该县自古就有种植玉米的历史,玉米除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农民增收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近年来,宜君县把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通过抓宣传培训、现场指导、抓点示范和政策激励等措施,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的。2009年宜君县被农业部级定为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重点县,同时被省农业厅定为陕北、渭北春玉米旱作技术示范县。该县按照“行政推动、项目带动、多点示范、整县推进、技术集成、主攻单产”的思路,大力推广“换品种、盖地膜、上密度、配方肥、标准化机播”五项关键技术,由过去的单一地膜覆盖向综合技术集成的科技方向发展。采用宽窄行种植,中等肥力留苗4500-5000株,高等地力留苗5000-5500株,实现了“吨粮田”零的突破。全县地膜玉米种植从1986年的0.01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2万亩,累计推广地膜玉米 200 多万亩,全县玉米产量由1983年的1732万公斤增长到2009年的6600万公斤,净增4868万公斤;农民人均玉米纯收入由1983年的230元增长到2009年的1485元。玉米,已成为宜君农业的支柱,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今年,全县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60125亩,百亩核心攻关田6个。全县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20万亩,其中推广地膜玉米12万亩,测土配肥等综合技术6万亩,测产预计,全县玉米增产1000万公斤,增收2000多万元。(张允辉 贺进锋)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