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游戏”或被取消 “农友”网上吵翻天
正方:“偷菜游戏”无益于智力开发 反方:不是游戏的错,叫停实属因噎废食
热辣头条
不明真相的围观网友
羊城晚报讯 记者邓琼、实习生高金花报道:12日最热闹的网络新闻莫过于一条微博上的转帖———称文化部可能着手取消或改良偷菜游戏,因其无益于开发智力,过度泛滥引发社会负面作用,甚至有律师已做好就该游戏的不良影响提起公益诉讼的准备。
文化部有意取缔“偷菜”?
此消息从12日一早便开始被热闹转帖和评论。所链接的报道显示,事起甘肃天水妇女李某受网上“偷菜”游戏误导,上演现实版偷菜闹剧而违法被拘一案,当地媒体就此事采访了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执法监督处。一位姓李的值班人员表示,“偷菜”游戏确实能提供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虚拟网络平台,但互动“偷菜”功能属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并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接下来,他们会把相关意见收集上报,“有可能对此类游戏的‘偷菜’功能逐步取消或进行改良,彻底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虚拟平台,减轻对青少年道德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到羊城晚报截稿时为止,文化部尚未对此说法给予说明或证实。值班人员的意见仅代表他个人,还是表达了文化部的某种考虑,不得而知。
羊城晚报记者随即联系广东省文化厅、新闻出版局相关人士,他们均表示对此事尚不知情,更未得到过来自主管部门的指令或信息,暂时不予置评。
网友激辩“偷菜”去留
虽然在报道中所附的一个网民调查显示,52%的参与者支持将“偷菜”游戏网站关闭。但是,网友评论以及微博上的反应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大家都反对以“关闭”或者“取缔”的手段对待这款游戏。
“插画师小飞”说,游戏的主要功能是娱乐,本来就不是益智;再说,不益智的游戏多了去了,难道都要禁止吗?“夏秋冬”比较理性,认为“网上偷菜”与天水妇女进菜地偷菜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有人把游戏当现实或是当模板复制生活,不是游戏的错。叫停实属因噎废食。“汪熙杰”表示:“虽然我不玩,但广大人民群众喜欢,你就不能说取缔就取缔!”
不过,也确实有人赞成叫停。例如“常在猩间”就说:“赶紧取缔。解放这一代中老年上班族以及部分公务员,政府公职人员,还有一部分无聊的学生。”
争论也从网上蔓延到现实中。资深“开心农场”玩家“sunflower”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对于绝大多数游戏参与者而言,心态也就是“把自己种的菜给大家分享”,而且不会涉及真正的金钱投入或者装备损失,所谓“取缔”确实言之过重了。
中山大学大四学生小黄说,周围沉迷其中的同学确实很多,但这还是属于个人的爱好行为,没有必要强行制止。大学教师滕先生说,作为一名家长,自己也会限制孩子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但是反对动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对待一款游戏。
其实,有关“偷菜”的风波这已不是第一起。去年年底就曾传出消息,文化部要求“偷菜”游戏改名。而“开心农场”开发商“五分钟游戏公司”随后也证实,顺应文化部即将出台的社交游戏管理政策,该公司已经自愿将“偷菜”改为“摘菜”,而且还针对一些沉迷偷菜游戏的偏执狂,对游戏规则做出了修改,即调低游戏里每天可以采摘的菜的数量上限,以避免用户花费大量精力在其中。
那么这一次,“偷菜”游戏还能过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