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普普通通的三个字眼,小学时就从课本里读过它;长大后,在广播里、电视里、专家学者的报告里,无数回听到它、看到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竟像一块磁石时时吸引着我。随乘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活动的列车,我们一行人直奔这块早已心驰神往的红色圣土——西柏坡,我们来了!
在一组组白色建筑群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松翠柏拥簇的一座汉白玉砌成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写的烫金大字:西柏坡;背面是黄镇将军的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绿水青山,圣物故人,将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向那峥嵘岁月。
在这“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里,中国共产党人谋划了新中国未来的蓝图。在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里,当我读到那封哈尔滨农民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时,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在遥远的东北黑土地上,一群翻身得解放的农民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后,聚到一起请人给毛主席写信表达最质朴的情感:“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啦。这回我们都翻身了……眼看到冬天了你那里很冷吧,给你捎去了一件皮大氅,一双靴子,一双毛袜,一顶帽子。这是我们的翻身果实,也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请您收下吧……”站在复原了的中共中央旧址前,进入视线的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具。然而,如此清贫的共产党人,却创造了彪炳千古的历史伟业,发出了穿越时空的历史强音。
1975年,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被特赦后,专程来到西柏坡想寻个究竟,看着低矮的土屋、简陋的设施,久久地打量和思索后,他由衷地感叹:“共产党伟大,国民党当败啊!”就是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至今仍在警醒全中国7000多万党员的“两个务必”。在这次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还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60多年后读此“六曰”,依然发人深思,令人折服。纪念馆里展出的老照片,清晰地图说着上世纪40年代的西柏坡。闫青海老人告诉我们,当年的旧址处于西柏坡村地势较低的地方,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时,毛泽东故居和中央旧址全部沉入水底,如今看到的故居、旧址都是按照当年的房屋建筑仿造的。
漫步在波光粼粼的岗南水库边,我想起了一首歌谣:“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一粒米送去当军粮,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首歌谣,历时60多年至今久唱不衰。“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少年英雄王二小……一个个普普通通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不朽的传奇。
我们看到这样一组照片:穿着破烂衣衫的男女老少,有的赶制着军装军鞋,有的推磨碾面,还有数不清的人挑着扁担、推着小车在曲折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圣物无声,但可以想象出那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场景!
1949年3月23日清晨,满心欢喜又依依不舍的思绪同样弥漫在西柏坡。五大书记豪情满怀,在村口登车。周恩来说:“我们的战士一个个喜气洋洋,好像是过去举子进京赶考。”刘少奇说:“我们可要考好啊,不要名落孙山。”毛泽东挥挥手,斩钉截铁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赶考,这是毛泽东对西柏坡的告别辞。我们此行圣地寻根,寻什么?凝结心头多日的这个问号忽然有了明晰的答案。赶考,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字眼!清醒的共产党人一刻也没忘记这发人深省的历史嘱托。
仰望精神高地,心绪不能平静,一串声音直叩耳鼓:“今天"赶考"的考官仍然是人民,"赶考"的标准依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面对历史的考验,我们的党在"赶考";面对人生的答卷,每个人每时每刻也无不在"赶考"。”说不完的“赶考”事,话不尽的“赶考”情。走进西柏坡,我们在体味、我们在找寻,体味共产党人的胸襟和操守,找寻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