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将在全校推行全员聘任,探索退出机制
1249名教师已提出聘任申请
●本次教师聘任范围为全校教师(不含师范学院),包括事业编制教师、全职聘任教师和雇员教师。其中,对事业编制教师,拟签订“深圳大学教师聘任合约”,对全职聘用教师和雇员教师,拟协商更改原聘任合同。
●改成聘任制后,对教师的工作量要求有所提高,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服务学生等情况挂钩。“改成聘任制之后,每周教学量有所增加,譬如要求系主任每周上课的课时要达到10—12节课。此外,还提出一些约束,例如带学生实习之类的社会工作也必须参与,否则就算违约”。
●将探索退出机制,新人一步退出,老人是三步退出:2009年9月以后进入深圳大学的新人,如果违反聘约,就一步退出;而至于三步退出———正教授首先退到副教授,再次安排做其他工作,再不行就直接退出。
南方日报讯(记者/罗莎)近日,深圳大学教师聘任委员会、技术人员聘任委员会正式成立,拟对1249名教师和446名技术人员进行签约聘任。深圳大学将在全校推行职员制、聘任制,打破原教师岗位的“铁饭碗”,人员去留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服务学生等情况挂钩。
据了解,目前该校大部分教师已提出聘任申请。相关人士透露,近期该校将下发教师聘书。
教师聘任委员会、技术人员聘任委员会成立
深圳大学早在2005年便开始酝酿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已经深圳大学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方案提出,深圳大学将逐步淡化行政本位,实行全员聘任制,今后全校所有教职员工不再具有传统的国家干部身份,每个岗位能上能下。
根据《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要求,10月11日,深圳大学教师聘任委员会、技术人员聘任委员会正式成立。据聘任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教师聘任范围为全校教师(不含师范学院,下同),包括事业编制教师、全职聘任教师和雇员教师。其中,对事业编制教师,拟签订“深圳大学教师聘任合约”,对全职聘用教师和雇员教师,拟协商更改原聘任合同。
据统计,在本次聘任的1249名教师中,教授310名,占教师总量的24.8%;副教授504名,占40.4%;讲师411名,占32.9%;见习讲师24名,占1.9%。其中,长聘教师410名,占32.8%;固定期教师830名,占66.5%。
在本次教师聘任中,现中层领导(院长、书记、副院长等),符合教师聘任条件的,先按教师予以聘任。而此前,深圳大学校领导曾透露,学校原来具有行政级别的处级以下干部,其行政级别将变为岗位级别。
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11日在会上指出,深圳大学的人事改革目前正在有效平稳地进行,聘任委员会须具高度责任感,使聘任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记者从深圳大学了解到,全校1249名教师目前已经提出聘任申请,所在单位同意聘任的教师1188名,拟通过协商更改合同的教师44名。
考核与教科研、服务学生等挂钩
原在编教师国家干部身份的改变,意味着“铁饭碗”被打破。根据深圳大学一名教授的说法:聘任前学校下发了相应的岗位说明,教师定夺能否接受,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则可能面临换岗的境地。深圳大学另一名教授则向记者透露,“已经向学校提出聘任申请,在等学校方面的通知,再与学校签订合同”。
据了解,改成聘任制后,对教师的工作量要求有所提高,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服务学生等情况挂钩。深圳大学某系相关负责人透露,“改成聘任制之后,每周教学量有所增加,譬如要求系主任每周上课的课时要达到10—12节课。此外,还提出一些约束,例如带学生实习之类的社会工作也必须参与,否则就算违约”。
章必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深圳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既非辣椒水,也非温吞水。而其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大学将探索退出机制,新人一步退出,老人是三步退出:2009年9月以后进入深圳大学的新人,如果违反聘约,就一步退出;而至于三步退出———正教授首先退到副教授,再次安排做其他工作,再不行就直接退出。对此,深圳大学一名老教授评论说,聘任制对于“老人”有些保护,相对比较温和。
对于长聘和固定期的区别,据该校某研究机构一名教授透露,“长聘例如对于教师任职教授/副教授的时长,在深圳大学工作的时长均有一定硬性指标”。而据该校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固定期教师每3年签订一次合同。而不论是长聘还是固定期教师,均为三年一考核。
根据《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要求,通过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深圳大学将自主设岗,自主聘任,以岗定薪,同时保持10%—20%的流动岗位(编制),面向国内外招聘人才。
师范学院也将实施全员聘任
根据深圳大学官方网站上的数据,深圳大学现有2259员教职工,此次聘任的除了1249名教师之外,还有技术人员。
记者了解到,本次技术人员聘任范围为全校(不含师院,下同)在技术岗位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和雇员(含校内雇员,下同)。其中,对事业编制人员拟签订“技术人员聘任合约”,对雇员拟协商更改原雇员合同。
本次聘任的446名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133名,占技术人员总量比例的29.8%;中级技术人员146名,占32.7%;初级技术人员132名,占29.6%;未定级人员35名,占7.8%。其中,事业编制人员262名,占技术人员总量的58.7%;雇员(含校内雇员)184名,占技术人员总量的41.3%。在本次聘任技术人员中,聘期为长期的有124名,占技术人员总量的27.8%;聘期为固定期的有322名,占72.2%。在全校262名事业编制技术人员中,拟签约256名。
另据深圳大学知情人士透露,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此次之所以没有纳入聘任之列的原因为:师范学院前身为深圳师专,为副局级单位,因此比深圳大学其他院系高半级。据了解,目前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的教师人数为150人左右,该院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将推进,只是不在此次聘任之列而已。
■专家观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
建立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体系
很多高校包括一些事业单位已经推行了全员聘用改革,但操作的情况并不理想。有的教授由于低聘(教授被聘为副教授)而离开学校,全员聘用让教授有了压力和危机感,并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的目的。
我认为,所有的改革都是手段,真正要服务于高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学校应该以学术自治、教授治校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其中比较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体系,摆脱行政力量对教授考核、评价的干预、影响。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体系不用外在压力(奖励与惩罚)去促使教授出成果,而是通过教育声誉与学术声誉,引导教授专注于高质量的教育与学术。
目前,很多学术研究过于功利,这与行政导向下的高校指标学术体制不无关系。一些高校采取量化的考核指标,导致大量的垃圾论文、垃圾成果的出现,学术成果丰盛的背后更多是功利学术、经费学术、泡沫学术。
制度的改革必然涉及到利益的重新配置,高校改革应该约束行政权,将教育权、学术权从行政权的主导下独立出来。如果行政主导下的高校对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不调整,对教师考核的评价体系不变,就不可能朝向现代大学制度的有利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