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加瑞特在演奏。纪武军摄 昨晚,肯尼·加瑞特四重奏登台北京音乐厅,成为在第13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亮相的首支室内乐团体。此后,还将有三场风格迥异的室内乐演出。不太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室内乐演出占据相当比重,足见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室内乐推广方面的作为。
辛酸泪 国内生长土壤很贫瘠 “室内乐文化在国外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国内生长的土壤却很贫瘠。目前国内还存在一个思想误区,室内乐是"二等公民",一个演奏家,如果搞独奏不行,才去搞室内乐。”乐评人张克新说。像他一样,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言及此话题,都是一把“辛酸泪”。
室内乐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在14世纪的欧洲音乐中,室内乐是和演唱、演奏形式正规、声音宏大的宗教音乐相对而言的,到后来则是和交响音乐、歌剧、舞剧音乐相对而言。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管弦乐。
室内乐可谓器乐演奏的最高形式,更是交响乐发展的基础。乐评人刘雪枫将室内乐比作一个交响乐团的细胞,乃健康机体之重要组织。“国外乐团非常重视室内乐训练,从而强化声部内乐手的配合,以及不同声部之间彼此关系的把握,这对一个乐团来说至关重要。”国外很多交响乐团尤其是像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名团,都拥有自己出色的室内乐重奏组。
相比之下,中国的室内乐发展还处于襁褓期。“室内乐的概念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亚洲其实都没有很好地生长起来。我经常在欧洲行走,说起这个话题心里一直有种缺失感。”钢琴家陈萨说,“在国内,演奏家等音乐专业人士在这方面有一定意识,但却没有赋予它足够的价值。”
与欣赏交响乐等古典音乐演出形式相比,中国观众对室内乐的认知和欣赏水平也相差很多。一位古典乐迷说:“中国观众喜欢热闹,交响乐震撼恢弘、感情浓烈,容易把观众吸引进来,室内乐则太安静了,需要人耐心坐下来体会。很多观众觉得,室内乐对应的只是城市小资。”
票房差 “出力不讨好也得做” 室内乐仿佛就是古典发烧友的“御宴”,一般观众不敢触碰,这也是很多室内乐演出赢得业内认可,却难以吸引普通观众的重要原因。就像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相对于名家独奏音乐会、交响音乐会等演出场次,四场室内乐场次的票房均不够理想。“做室内乐出力不讨好,但也得做!推广室内乐需要时间,一开始肯定不会顾客盈门,但得熬得住!”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秘书长王纪宴说。
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的四场室内乐,涉及弦乐、爵士乐、古典吉他等领域,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对观众来说不失为一次领略不同类型室内乐的契机。
昨晚登台的爵士乐大师肯尼·加瑞特算是一个另类,不仅是因为他演奏的是爵士乐,更主要的是他把爵士乐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进行混搭,创作演出作品《飞越长城》。爵士乐融合中国民乐并非首创,但以长城为主题进行创作却很新鲜。
接下来,上海四重奏将于10月25日在北京音乐厅亮相。10月26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亮相的罗梅罗家族四吉他重奏,被称作“吉他界梦之队”和吉他王国的“皇室家族”。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古典吉他四重奏乐团,开创了这种吉他四重奏的艺术形式。
10月28日在北京音乐厅亮相的上海四重奏与应四重奏室内乐音乐会,也是观众一次难得的感受世界顶级室内乐团风采的机会。上世纪90年代初,四位美籍华裔艺术家——应氏四兄妹组成了一个家庭室内乐乐团。而今,他们在古典音乐界占有举足之地位。他们因新奇独特的演绎风格而著称。在纽约百老汇“交响乐空间”长达数年的表演经历中,他们和舞蹈演员、电工、流行乐手、魔术师甚至中国面点师同台演出。这种大胆的尝试颠覆了大众心目中古典音乐严肃正统、曲高和寡的刻板观念,极大丰富了“古典+流行”的演绎模式。
新信号 中国与世界潮流对接 如果说,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四场室内乐演出,是在为室内乐打广告,向观众推广室内乐的概念,那么另外两个信息的出现,则表明中国演奏家、演出机构正在努力引领中国室内乐与世界潮流对接,向更高层面提升。
信号之一,据说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曾有过邀请钢琴家陈萨与青年歌唱家沈洋同台的想法,俩人一个弹钢琴,一个唱艺术歌曲。不过最终未成行,据了解原因之一是因为陈萨2010年演出档期和曲目早已排定,不宜变动、更改。
设想,此事若成,不仅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演出内容上的一次大胆突破,更是对一种观念误区的挑战——在国内不乏有人认为,作为一个演奏家,独奏搞不好,才会去搞室内乐!殊不知,器乐与人声的室内乐合作,在国际上早已司空见惯,舒伯特、舒曼的很多作品便是为此而作。
信号之二,虽然陈萨与沈洋的合作告吹,不过她将迎来另一位搭档——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明年开始,他们将以二重奏方式进行全国巡演。“这种组合形式在国外很常见,而他们应该算是国内领风气之先的。”乐评人张克新评价说。
如其言,国际乐坛,顶级演奏家之间的合作司空见惯。比如,已故小提琴演奏大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室内乐领域中创造出了极其光彩的业绩。他曾与钢琴家奥波林、大提琴家克努塞维茨基组成三重奏小组,演奏了大量室内乐作品。在他后半生,他与钢琴家奥波林合作演奏了几乎所有著名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中国何时能出现“黄金搭档”?陈萨与宁峰?既开始,便可能。
本报记者 李红艳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