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将建“空天一体”天文观测网络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0月15日21:54
  新华网贵阳10月15日电(记者黄勇)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透露,2020年,中国拟建成从地面到空间,从内陆到南极冰穹“空天一体”的天文观测网络。

  14日在贵阳结束的中国科学院2010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研讨会上,赵刚展望面向2020年的天文发展规划时说,中国天文学发展需求多,空间大,应该统筹规划,实现跨越发展。

  赵刚透露,目前,中国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单口径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并积极参与建设国际30米巨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TMT)计划,同时筹划在南极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和在南半球建造南天LAMOST望远镜。其中,选址在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台址详勘已经完成,进场道路开始施工,移民搬迁完成,力争年内开始施工。同时,国家天文台正计划申请建立贵州射电天文台,推动在贵州设立电磁波宁静区的保护工作。

  赵刚还透露了中国南极天文台的建设方案。中国已在冰穹A上建设了夏季站昆仑站,“十二五”期间将建设越冬站,而天文科考是建越冬站的主要科学目的之一。2008年以中国天文学家为主导的中、澳、美联合天文选址初步结果表明,冰穹A的天文观测条件较冰穹C更为优越,特别是在红外和太赫兹波段方面,可与空间相媲美。作为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合作项目,南极天文台被列入中国极地战略发展规划重点和优先发展项目。 据介绍,中国天文学家在南极冰穹A成功架设并运行“中国之星”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等一批观测设备后,又在南极冰穹A架起了新“天眼”,即一台太赫兹傅立叶变换频谱仪和一台月光闪烁仪。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正在紧张研制3台通光口径为50/70公分的施密特广角望远镜,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11年底前后,中国天文学家就将把广角望远镜架设到冰穹A上,届时望远镜阵将用于暗物质、暗能量、变星、双星和太阳系外行星等方面的观测。

  赵刚表示,到2020年,要利用中国航空工业技术优势和卫星载荷研制成功的基础,争取实现中国自主空间天文卫星零的突破,建成从地面到空间,从内陆到南极冰穹“空天一体”的天文观测网络,大幅度提升前沿科学研究整体能力,在天文学前沿领域形成有重要显示度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