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兰州老人跳拉面舞庆重阳 手持大碗和橡皮筋(图)

2010年10月16日18:02
  10月15日,业余老年文艺团体——兰州喀喇昆仑战友艺术团在皋兰县跳起自创舞蹈《牛肉面之歌》。该舞蹈生动地将兰州独有的地方名吃牛肉面搬上舞台,用舞蹈的语言展现牛肉面的制作过程,节目的音乐、舞蹈及服装突出回族特色,并运用了“拉面”以及牛肉面碗等道具。中新网发 杨艳敏 摄

  来源:甘肃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10月15日电 (记者 朱世强) 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兰州一个平均年龄63岁的老年人艺术团15日来到兰州市皋兰县,用舞姿将兰州牛肉拉面的整个制作过程搬上了舞台。舞步轻盈、韵律欢快,再加上翘舌的现代说唱,尽显当代老人摩登的金色年华。

  当日,团队中的十余位老人身着艳丽的中国少数民族回族服饰,手持硕大的“青花瓷”碗和用橡皮筋做成的“拉面”,用舞姿为当地老人讲述了一幕牛肉面背后的故事。

  舞台上,一位“老手艺人”舒缓地拉“面”,身边簇拥的学徒一遍遍恳请“师傅”传授技艺。一边是不能外传的独门手艺,一边是学徒的虔诚恳求,在无数次的挣扎后,心地善良的师傅决定传授技艺。

  于是,十余位年迈的老演员,通过轻盈的舞步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牛肉拉面制作过程中的调汤、活面、揉面、拉面等程序依次表现出来,“男孩们”学得汗流浃背,“女孩们”则学得毫不费吹灰之力。

  在这部名为《牛肉面之歌》的舞蹈中,这些老人尽显蓬勃朝气和敬业精神,他们的一点头、一顿足、一勾脚毫不失专业水准,“身姿依然挺拔,风韵犹存”。

  看完演出的一位刘姓老人竖起大拇指连连叫好。他说,牛肉面是兰州的特色,用舞蹈表现出来即形象又生动,极富感染力,看得自己都想吃牛肉面了。

  说这些老人“老当益壮”一点不为过,音乐的作词作曲、舞蹈的编排都由他们自己创作和制作而成,并且音乐中还注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民歌“花儿”的元素。

  领队孙琳告诉记者:“牛肉面起家于回族,为让舞蹈更趋传统和民族,便在歌中注入了这一民歌。舞蹈不仅讲述了牛肉面和兰州人无法割舍的情感,也暗含着人的一生就如这碗面,充满苦辣酸甜。”

  舞蹈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十余位老人用节奏感极强的西方音乐Rap说唱形式,将牛肉面的独特之处一一说唱出来,富含时尚气息。

  队员齐孟江说,虽然我们老了,但年轻人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我们一点不落伍。上网、玩音乐、学刻碟、理财……只有跟上步伐,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这个自发组织的兰州喀喇昆仑战友艺术团中,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0岁,他们的足迹遍及北京、内蒙、延安、新疆、宁夏等多地,还于去年在韩国举办的国际老人文化艺术节上,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老人的风采。(完)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