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将达到4亿吨,其中2.1亿吨需要进口满足,而2000年中国需要进口石油7000万吨,短短10年进口量增长了3倍,未来可能更高,那时油还供得上吗
索马里海盗的枪声,让整个世界颇感揪心,那里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脉,这条油脉供应着大约80%的中国进口石油,在中国的西北、东北以及西南供油战略渠道还未完善之前,每一位中国人都为这条“海盗油路”捏了一把汗。
9月末,中俄石油管道的全面竣工在某种程度上,分解了这种风险,但它仅能分担大约1/13的风险,其他的风险分担线路虽然任重道远,但依然给我们带来喜讯,比如,中哈石油管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哈萨克的石油流进新疆的油管中也将指日可待,还有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在同月开工。
但大家不要以为,我们的石油就安全了,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石油需求是多么的岌岌可危,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将达到4亿吨,其中2.1亿吨需要进口满足,而2000年中国需要进口石油7000万吨,短短10年进口量增长了3倍,如果照此继续,未来可能更高,那时油还供得上吗?
索马里的枪声不仅给整个世界提了个醒,更是向世人昭示:如果中东和非洲的油口子紧缩了,我的枪声也就再也响不起来了。
同时让欧洲国家揪心的还有俄罗斯老大哥,这位老兄仗着自己的油气资源要么漫天要价,要么左右逢源,欧洲弟兄们整天看着这位老兄的眼色行事,还时不时地被敲竹杠,被掐住脖子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欧中两大经济体不像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老兄,人家在基辛格博士的英明引导下,早早捷足先登,为自己备下殷实家底。欧中的继续发展,要么推陈出新抛弃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要么就得受制于人。面对石油等能源“困局的方程式”什么才是求解的答案呢?答案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去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们商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保护环境就意味着要减少煤、石油等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样的答案又是发展新能源。
欧盟诸国受自家兄弟俄罗斯的压力,不得不潜心钻研新能源的科技结晶,而美国在货币争吵还未结束时,又开始对中国的新能源政策指手画脚。看来,想悠然自得节能减排,发挥大国的作用是何其艰难。纵观欧中两大经济体的能源困局,我们不难发现,这对患难兄弟有着很多的共性,同时在新能源和技术方面存在着非常的默契。
彼得这个叼着雪茄的西班牙人与中国的风电设备企业缘结多年了,他说自己看到风电设备在中国巨大的市场,真希望能将更多的风电设备卖到中国。而资金殷实的中国朋友也乐于这项合作。
到内蒙的大草原上转转,再去听听新疆伊利大叔的介绍,当然还可以去风景秀丽的东海沿线,你就知道泱泱中国有着多么广阔的市场,任由风电驰骋,任由阳光飘洒,欧洲朋友就此一转将会流连忘返,因为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宝藏,等着钟情于清洁能源的国际友人来此挥洒方遒。
欧中兄弟间的新能源合作由来已久,西班牙风电巨头歌美飒本月14日宣布,分别与大唐可再生能源公司、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河南维特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新合作协议。而中国的华锐风电也在西班牙设立了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这算得上是欧中兄弟的强强联手,资源互补,技术共享。
将于10月30-31日,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主办的“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将为欧洲朋友提供了解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平台,来自中国的200余个地方城市的市长们将乐于向朋友们展示中国的风采。
作者:黄俊玲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