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超募神话将迎来终结?机构坦言应规范询价过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0月19日11:17
  “他们赶上了好时机!”内地省份某拟上市公司高管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而他口中所谓的好时机就是之前新股发行普遍存在的超募现象。如今,新股发行改革进入第二轮,监管层对超募资金的监管也日益严格。

  超募的困境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通过登陆资本市场募集而来的资金通常都是投向招股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项目,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一级市场的定价日益偏高,越来越多上市公司IPO即出现严重的超募现象。

  仅以创业板为例,统计显示,从创业板开板至今,已上市的127家创业板公司,每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均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的数量。127家创业板公司首发预计募资总额为298.98亿元,但实际募资总额却达到了931.27亿元,超募资金632.29亿元,超募比例高达2.11倍。

  从表面上看,公司上市之后超募带来的更多资金对于公司而言充满利好。但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一夜暴富”之后,面临巨资会让更多的人丧失方向,从而最终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近日就表示,大量的超募资金会让上市公司高管不思进取,甚至催生违规操作。实际上,不少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之后,面对巨额的超募资金,纷纷想方设法进行开支,盲目扩大生产,买房炒股,甚至利用目前监管层的一些漏洞进行违规操作。“显然,这对于上市公司是十分不利的。”

  超募迎来终结?

  按照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近日的表示,超募是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必然现象。从积极角度看,融资规模和发行人预期不一致是新股发行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监管层同样表示,将防范上市公司滥用超募资金,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等制度安排上,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显然,太多的上市公司超募现象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交易所方面也一再强调对于超募资金的规范运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并未能真正地做到规范,而监管层的监管超募资金的意愿又是否能最终实现呢?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发现,情况或许并不乐观。

  上海某券商人士表示,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的方向自身就会导致定价向二级市场价格靠拢,这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价格差异过大,但是无形中却催生了上市公司自身的超募现象。

  实际上,超募现象背后还有券商的推波助澜。上述人士表示,作为中介机构,能帮助企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自己所能抽提的佣金就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中介机构必然会尽可能地做高发行价帮助企业超募。

  而某私募基金人士更是向记者坦言,真正的改革必须对于询价机构的询价过程进行更为规范的监管,避免这种合力抬价的现象。“否则,总归是高发行价,大量的超募。”该人士表示,“同时对已经超募的上市公司的超募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管,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就严惩,给拟上市公司一些警醒。”(程亮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