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人“偷”出再向院方要人 警惕有人“敲诈”养老机构
周其俊
把患有痴呆症的老人送进规模小、设施相对简陋、门卫不严的养老机构,签好入住协议一两个月后,乘老人用餐或洗澡之际,悄悄把老人“偷”出来,然后向院方要人,最后漫天要价……
开始,一些敬老院还自责管理上有漏洞,后来几家养老院在几起官司纠纷中看到了同样熟悉的面孔,才发觉陷入了设计好的陷阱中。
无奈被“斩”一刀
业内人士透露,养老机构被“斩”一刀的事还有许多,如当事人把年事已高、步履蹒跚的老人送进养老院后,关照院方老人患有糖尿病,需每天散步几回。开始一两周,当事人还三天两头来院陪老人散步,后来就推说忙,买上一只助步器让老人自己去走了。院方劝阻家属,他们却说,不要紧的,在家都这样走,不会摔跤的。可往往没过几天老人就摔成了骨折。于是院方就陷入了官司中。这种事常发生在走廊宽敞、地砖映人、硬件设施较好的养老机构。
而在处理这些事件的过程中,院方也曾洞察到对方的一些蛛丝马迹,但因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证据,只好无奈地拿出赔偿金。
服务高危人群的高风险“因子”
“应该说,养老机构被‘斩’,不排除本身在管理或某些护理环节上存在一定漏洞,但老年人是高危群体,养老机构是一个专为高危人群提供服务的高风险公益行业。”上海百达、申新敬老院负责人刘柱告诉记者,很多人不了解养老机构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了一有纠纷,子女就将责任全部推给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在尽到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有的意外发生是不可抗拒的、也是难以预料的。
徐汇区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陆美玲举例说,“比如脑萎缩,虽然表面看老人还是健康的,但患有脑萎缩的老人特点是肢体不平衡、身体协调能力差,容易摔跤。还比如,老年人到了一定年纪后吞咽功能明显变差,吃食物不小心很易气管阻塞。所以我们提倡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院方要及时将老人身体状况的变动登记在案。但很多家属不愿带老人上医院。”陆美玲表示,根据体检结果,院方可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管理漏洞亟需防堵
一些老年人在家经常受子女的辱骂,进敬老院后,子女从不来看他们,但偶有意外,子女们就闻讯而来,与院方大谈“条件”。一些敬老院迫于压力,只好满足他们的要求。一位曾挨过“斩”的敬老院院长说,我们现在每收进一位老年人都“战战兢兢”,除了认真对老人进行体检外,还要反复和家属接触,尽量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了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律师曲月萍接受采访时认为,养老服务机构一定要加强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防欺诈能力,同时要继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规章制度,杜绝管理漏洞,更好地为老人服务。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