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停车管理不能单靠涨价(民生观)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20日07:44
  提高中心地区或者停车压力相对较大地段的停车收费,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引导合理停车,是国内外不少大城市用以治理难停车、乱停车的一个流行“药方”。

  可是这个药方在哈尔滨似乎失效了:原本“一位难求”的停车位在收费之后却大量空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车辆、居民车辆索性将街道两侧和人行道当作了“免费停车场”,加剧了商业区交通秩序混乱状况。

  这个结果也不难理解。谁不希望能吃上免费的午餐?有能不花钱的地方,干吗要花那个“冤枉钱”?

  但是,就此说用这个方法引导交通需求不奏效,不免武断。不过,哈尔滨的这次实践,至少可以说明,单靠提高收费这一条,无法解决停车的难题。

  2009年,哈尔滨市可供停车泊位约14万个,而机动车保有量却超过70万辆。停车供需之间的失衡,显然很难通过提高收费一策,就简单地加以化解。一直免费的停车场骤然收费,由于习惯和观念的惯性,如果没有做好事先解释宣传工作,恐怕一时间也难以改变。想要在短期内达到引导交通需求的作用,自然很难。

  而且,许多其他地方的实践也证明,提高收费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如北京提高重点区域收费后,车流涌向周边收费较低的区域,造成了这些区域的车位高度紧张。

  所以说,停车管理不能靠单纯的涨价。哪些车位涨价、哪些区域涨价、涨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根据变化着的车位供需,进行相应调整。而要从根本上化解停车难问题,交通管理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疏堵结合,扩容和降需都不可少。

  从扩容上看,一方面,在不影响路面基本通行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路边车位;一方面,通过发展立体式停车系统,向空间要容量,增加停车泊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失衡状况。

  从降需上看,还是需要通过加大宣传绿色出行,通过更为便捷和迅速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引导社会车辆和个人车辆更有效率的利用。

  如停车管理一样,城市管理的许多项目,看来细碎,似乎也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执行起来,任何一项都是具有独特特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自身管理系统的配套和跟进。只有增强管理的协调性和科学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良性管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