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破解四个关键问题 推动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20日10:12
  编者按:2010年8月10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也存在“四难”,“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他强调,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用改革创新的方法来破解教育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亚伟教授结合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国、全省教育规划纲要,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视角,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深入阐述,为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河南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绘就了未来10年河南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号角。高校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要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的要求,持续提升认识、拓展思路、强化保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这四个关键问题,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一、切实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支撑,狭义上是指人、财、物等硬资源;广义上是指办学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硬资源及政策、信息、影响力等软资源。教育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竞争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钱”的问题必将是高校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

  一从政府来。我国高校绝大多数是公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从政府获取。近年来,我省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3.7%,高等教育经费困难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按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要求和经济发展9%的增长率预算,2012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5万亿,教育经费投入将达到1003.25亿,比2009年增加414.35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综合实力不强、财力支撑相对薄弱、教育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的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来说,政府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一方面政府确实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我们的思路也要从单一等待政府拨款转变到多渠道获取办学资源上来。

  二从社会来。高校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吸纳投资融资、争取社会捐助、吸引更多生源,把社会的钱引向高等教育。过去十年,银行信贷为高校扩招提供了必要资金支持,形成大批优质资源,支撑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可见,政府投入并非唯一渠道。当然,目前高校债务数额庞大,还贷压力巨大,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社会捐助是高校获得经费的又一途径。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捐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以美国为例,社会捐助的资金占到高校经费总数的30%~40%,而在我国只占0.5%~1%,争取社会捐助的空间还很大。学费也是来自社会的资源。一所好大学要有“吸引力”和“生产力”。吸引优秀学生和培养栋梁之材的情况直接决定着学费资源的获取效果。

  三从服务来。服务既包括教育服务,也包括科研服务。全国高校集中了大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有2826万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学科门类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是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课题的基地。这些优势为高校实施科技创新和高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资源保证。高校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取到了经费支持。与国内知名大学相比,我省高校在这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广阔。

  四从有效使用资源中来。作为高校资源配置的主渠道,政府目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粗放型”配置方式,导致有些高校出现重资源获取总量、轻资源利用效益。克服这种现象,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整合大学现有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现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是转化办学资源为办学效益的主要平台,是高校职能的主要承载者。二级学院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使用是保证大学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基础。河南师范大学对二级学院引入了绩效管理,构建了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绩效产出指标体系和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对资源使用效益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大大提高了学校资源使用效益,确保了 “好钢用到刀刃上”。

  二、切实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人往哪里去”,包含了“人”、“哪里”、“去”三方面的因素。“人”指培养的学生,也就是大学的“产品”。“哪里”指社会、市场需求,也就是大学“产品”的去向问题。“去”指连接“人”和“哪里”的渠道、途径和方式。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因困难多、压力大而备受关注。这主要来自“三个不对称”。一是观念、素质不对称。学生的就业观念、能力素质与社会需要和就业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是“人”的问题。二是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对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能力强、潜力大,然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偏低、发展不均衡,造成“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高校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迟缓,造成“适岗人才”不足。这是“哪里”的问题。三是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就业招工“双难”及人才消费盲目性现象,这是“去”的问题。要解决这三个不对称,回答“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就学校而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社会适应力。二是科学调整和优化设置学科专业,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和统一。三是畅通渠道和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吸纳人才创造良好的平台和环境。2003年以来,河南师大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师资型、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人才。大学生的就业从入校起,就已经被“统筹考虑”。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依然高达96.08%,2009届达到92.21%。

  综上所述,“人往哪里去”,表面上讲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讲的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归根结底是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内涵建设问题。因此,谈“人往哪里去”,必然要涉及“质量如何保”的问题。

  三、切实解决好“质量怎么保”的问题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大学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因此,“质量如何保”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保证和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分学校内部和社会两种评价尺度。前者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看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后者主要是以毕业生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综合这两个方面,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

  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经在统一模式培养基础上,转变到更加注重创新性、个性化培养,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学校招生人数增幅较大,生均资源下降,加之一些高校在条件并不成熟情况下设置的一些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短期内就难以保证;三是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四是长期存在的“分数挂帅”、“一考遮百丑”的人才评价标准,一直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适应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该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起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探索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点,与社会、市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按需教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构筑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大力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位一体的特色专业、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第三,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市场为杠杆,以学生能力评价为核心,建立健全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第四,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

  四、切实解决好“学校怎么办”的问题

  所谓“学校怎么办”,就是要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建设这样一所大学的问题。

  合理定位发展目标。近些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和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同质化倾向。对此,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正确引导,对全省高校实现分类管理,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首先,要合理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这种定位,应该目标准确、规划科学、路径清晰,具有资源支撑和可持续性,并且实现最大程度的广泛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形成特色、突出特色。特色是高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获得社会认可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挖掘自身潜力,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并突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所大学才能吸引并稳定住自己的消费群体。其次,还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教育大众化基础上进行精英教育。也就是说,大学既要培养数以万计的合格劳动者,也要培养一大批在各条战线上引领潮流的“高精尖”人才;既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也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从而使每所高校都有在不同专业领域“独领风骚”的优秀人才。

  规范高校内部管理。目前,高校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甚至覆盖了应由学术机构决策的事项,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获得学术资源及其配置的话语权,不得不占有管理岗位,导致了行政泛化现象。现在高校“去行政化”就是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去行政化”实质是正确处理决策权、执行权、学术权与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厘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围与界限,给“学术权力”应有的地位和权威,减少或者去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影响。不能把“去行政化”简单地理解为去掉管理和层级。高校内部需要管理;没有层级的管理不仅缺乏效率,也不符合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要通过“去行政化”,使那些代表学校行使学术权力的岗位,成为专家、教授轮流为学术活动承担的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官位”。

  正确处理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一是政府主导。通过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保障高等教育的基本经费和公共服务。二是市场调节。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优势,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适度调节作用,使高校在激烈竞争和动态发展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不断突出办学特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三是社会参与。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各种形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助力高校建设与发展,从而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发展。四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通过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内部管理,更好地协调内部和外部两部分资源,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