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莫小松常鑫本报通讯员秦付林黎剑平
广西柳州市中心五星街,地王大厦第16层的一套一房一厅住宅里,堆积着各种化学制剂,玻璃器皿。房主或白天或夜晚,将各种化学制剂从这罐倒入那杯,不时又将这个杯放入加热炉加热,俨然一个做化学实验的化工师。呼呼着响的排风扇,将混杂的气味排到房外……
一个百来户的偏僻小屯,靠近村口的一间3层的砖混结构的楼里,一名30来岁的男子,一会儿将一些液体倒入有计量刻度的玻璃杯,再放入什么东西后摇晃几下,又倒入一个玻璃漏斗里。顿时,一股刺鼻、恶心的气味充满房内,并飘出门窗……
一个在城市中心,一个在边远乡村,却都在“玩”化学制剂,两者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2009年4月,柳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高层禁毒部门转来的一条绝密涉毒情报:一名叫“阿勇”的柳州人,有制造冰毒之嫌。但“阿勇”的具体姓名、住址不详,就连电话号码也无记录。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侦查,有8个“阿勇”的信息先后记录在专案组的工作日志上。经过筛选,其中一个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此“阿勇”年约30岁,五六年前靠偏门赚了一大笔钱,后又与人合股搞锰矿生意,结果亏损严重;此后又参与六合彩的赌博,几年下来已成一个“麻角鬼(柳州方言,指穷困潦倒)”。近年来,他远离江湖,但有几个农伯仔(柳州方言,农村男青年)紧随左右,经常往返城乡之间。于是,这个先富后穷的“阿勇”被列入了侦查视线。
“阿勇”,实名宁心勇,1979年12月4日生,职校毕业,家住柳工社区和平路工程区,租住解放南路地王大厦1607号房,是制冰的主谋、出资者及技术师傅。
金松,实名韦金松,1980年6月23日生,小学文化,家住柳江县成团镇同乐村黄毛屯,租住柳江县基隆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对面一私人住房,是制冰团伙的二师傅。“阿勇”的制冰毒工厂或者叫实验室就设在韦金松家。
“阿勇”一伙所购置的制毒原料,多是国家规定管制的限量复方制剂,购置的化工制剂也是易制毒化学品严管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从外省购置后,通过物流公司发至柳州。
苦心经营了两个月后,经过梳理,令侦查员震惊的是,嫌疑人竟然用含有微量麻黄碱的滴鼻液作为制冰原料来提取合成,一改过去仅仅利用麻黄素(注:制造冰毒的主要成分)或利用化工制剂勾兑的制造方法。这种新的犯罪动向在广西罕见,在柳州更是前所未有。
六七月间,侦查目标的活动频繁:进货数量由一两件骤增到七八件,甚至十几件,进货时间间隔也不断缩短。“阿勇”四处联络本地和外地的关系销售冰毒,重量也由10多克、30克直到上百克。
“阿勇”的同伙将制毒点由柳江县成团镇转移到土博镇,并将家住土博镇西朗村热水屯的韦炳荣招募为制冰毒的帮手,韦炳荣姐姐的家也成为制毒点。
……
这说明,这伙人制毒的规模在扩大,同时,他们也在为制毒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找销迹的地方。
收网!2010年8月25日下午,“阿勇”、韦金松、韦炳荣被一一抓获。韦炳荣姐姐的家———制毒的第一道工序加工车间也被捣毁。
经过审讯,这起制毒案的脉络清晰展现:
先富后穷的宁心勇,一心想挽回昔日的风光,无奈身无超人技能。2009年春,宁心勇无意中听“道上”的朋友讲,场子(指娱乐场所)里那帮小青年十分钟爱“嗨药”(指冰毒和含冰毒成份的毒品)、K粉,制造冰毒生意很有搞头。
经过一番苦学死钻,宁心勇依葫芦画瓢,买来化学皿具和制毒原料,并拉上在社会上厮混、也为钱烦恼的韦金松,声称合伙搞化工原料,要利用韦金松家在农村的地理环境制毒。然而事与愿违,钱花了不少,结果却是一塌糊涂。
此时,宁心勇终于明白制毒这潭水很深,没有高人指点难以“点水成冰”,于是投钱拜师。“师傅”支一招,宁心勇就汇一次款。
今年6月,为了扩大制毒加工,隐藏罪恶,韦金松找到无业的韦炳荣,声称搞一个化工项目,钱很好赚。韦炳荣见有钱捞,家住土博镇西朗村热水屯的姐姐又长期在外打工未回,便将姐姐家提供作工场,并参与制毒。
宁心勇一伙在进货、提纯、合成、出货方面干得正欢时,法网恢恢,罪恶被终止,非法提供、销售制毒原料与易制毒化学品的柳州市和外地货主也悉数落网。
(责任编辑:Newshoo)